一、产生焦虑原因:
(一)求而不得。
但业余时间几乎被不需要动脑筋的事情占据。
警醒之后,一种从未有过的焦虑便油然而生,内心迫切希望发生改变,毕竟无论个体还是群体,人类的安全感都源于自己在某一方面拥有的独特优势:或能力,或财富,或权力,或影响力。
但一阵忙碌之后我发现自己根本无从下手,也没有看到任何变化与转机,那种对独特优势求而不得的心情,就像一个孩子面对最喜欢的玩具却无法拥有一样。
(二)盲目跟风,不得要领.
网络学习时代来临,可以报了很多课,买了很多书,希望能立即改变自己。特别是每次收到书的那一瞬间,总会产生一种好像已经拥有这些知识的错觉,但事后才发现,读书的“艰难”与买书的“惬意”简直相差十万八千里。
为了缓解焦虑,我开始不自觉地求多、求快,结果又陷入只关注阅读量的低水平勤奋——每本书都读得很快,回头却发现什么都没记住。
再抬头看,与一些同龄人的差距早已遥不可及,甚至一些比自己还年轻的人也已成就满满,而自己还得从零开始。
这种情况让我变得烦躁和焦虑,情绪一度低落,心里总是回响着一句话:来不及了,太晚了,一切都太晚了……
二、直面焦虑,掌握主动权
做总比不做强!王德顺79岁走上T台,褚时健74岁开始种橙子,这都是现实中的例子,跟自己的过去比,哪怕好那么一点点,也是值得的!焦虑慢慢消失了。
面对焦虑从来都是被动承受,主动权从来不在自己手中。我既不知道它什么时候会出现,也不知道出现之后该怎么请它走。为了今后不再承受这种情绪起伏,我必须正视它,彻底解决这个困扰。
三、解析产生焦虑的原因和事件。
首先先列出人生愿景,拿出笔和纸,把心中的烦恼、担忧、顾虑和欲望全部列了出来,大到人生愿景,勾勒出焦虑的几种形式。
第一,(完成)焦虑。总是把自己的日程安排得太满,每天都活在截止期限(Deadline)面前。
比如同时想学很多东西,但时间根本不够用;
每天要例行完成的事情太多,耽误一天就觉得喘不过气来;
随意承诺他人,日程安排总被不重要的事情打乱……
总之,只要内在欲望涉及面太广或外在日程安排过紧,我就很难做到深入和从容。
第二,(定位)焦虑。如果在零基础阶段就直视该领域的能人们现在的所作所为,不焦虑都不可能:
某某这么年轻就有如此大的影响力了!他们已经抓住风口、占据先机,我何年何月才能这样?原以为这个绝妙的点子只有自己能想到,没想到人家居然把产品都做出来了……
错误的定位只会让人觉得一切都来不及了,事实上,这根本就是错误的对标。
第三,(选择)焦虑。有时选择太多也会让人陷入焦虑。
比如突然有一段自由时间,却因为想做的事情太多,最后把时间都浪费在了摇摆不定上,静不下心做最重要的事,或者说根本不知道最重要的事情是什么。
另外,很多能人的观点也让人纠结,比如A说阅读要只字不差,B说按主题阅读,不用读完,看上去两个人的说法都对,但做法却完全相反,到底该用哪个方法呢?人喜欢唯一性和确定性,面对多元和不确定,靠天生的习性怕是很难应对。
第四,(环境)焦虑。有时我们不得不面对一些外在环境的限制。
比如因家庭、工作的影响,有些事想做却做不了,还有些事不想做却必须花大量的时间去做。
这种低效或无力有时也会让人抓狂。
第五,(难度)焦虑。有些书就是很难读,有些文章就是很难写,有些知识就是很难懂,有些技能就是很难学……真正能让你变强的东西,其核心困难是无法回避的,不下决心与之死磕,始终在周围打转,时间越长越焦虑。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