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上午九时到十二時,看完了这本好书(靠谱),打开收音机听午间新闻,香港電台雷霆88正在播放郑秀文演唱的歌曲:问我。
太应景了,这首歌唱出了我此刻的心情:
向來缘浅,奈何情深。已然情深,何惧緣浅。
如果早看到此书,我在职场生涯的路是否能走得更好些呢?
再次打开这本淡黃色封面的(靠譜),轻轻抚摸,像抚摸愛人的脸。
心中回想起刚才的歌:
问我欢呼声有几多?问我悲哭声有几多?我如何能夠一一去数清楚?问我点解会高兴?究竟点解会苦楚?
我笑着回答,讲一声,我係我。
无论我有百般錯或者千般对,全身去承受結果。
面对世界一切,哪怕会如何?全身保存真的我。
问我得失有几多?其實得失不必清楚,我但求能夠一一去數清楚。
愿我一生去到終结,无论历经几許风波,我仍然能夠讲一声,我係我。
万事皆有可能,不可能的意思是:不,可能(靠谱)书评我係我就是我还是我的意思。
看完此书我还是我吗?答案是否定的。
我的感觉,思索,恍然大悟,后悔过去的錯等等这些情绪交织于心。
像堵了一块大石,我忍不住要去行山,要去山上大叫大喊,去发泄对自己职场上犯了愚蠢的錯誤的憤怒。
王小波不是说过,人的憤怒往往是出于对自己的无能为力的表現。
从山上走回家后饥渴交加,心情反而轻松了,可以坐下写书评了。
(二)
此书要用高屋建瓴的角度去看。
此书作者是日本人大石哲之,译者是贾耀平。
封面设计甚得我欢心。
黃代表金,金代表財富。
打开此书,等于塞錢入你口袋。
2017年6月由后浪/江西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共216页,36元人民币,平裝,值得买。
如果要用一句话总結此书,我能夠想到的是:此书內容所指,靠谱不是对人品性格的描述,而是对一个人职场能力的界定。
又是一本书名和內容联系不上的翻译书。
我猜中了书名却猜不中內容。
之前看书名以为是鸡汤励志文,翻开才知是工具书。
一本告訴人,只有走对路,才能越走越顺的工具书。
尽管翻譯者替作者取了个容易令人误会的名字,但是书中內容真的相当靠谱。
做为职场人士人人必备,必需,必买的好书。
书上副标題:頂尖咨询师教你的工作基本功简洁明白,不废话,不玩高深。
简直是人生职场中,每一个人腳下的道路,眼前的明灯。
(三)此书写得结构內容比较特別,西方的工具书就是讲透一个知识点。
而日本人写的这本工具书讲了很多点,需要反复阅读才能理解其中真意。
这些点贯穿全书,每一页都要仔細看,我比较笨,看书写字都比人慢,
检视阅读不适合这本书,因此我釆用分析阅读和主题閱讀的方法來读二遍。
再用結构笔记法写读书笔记,最后在A4纸上画思维导图,终于明白了此书的意思,并铭记于心。
相信今后的职场我一定比之前走得快而稳。
母亲曾说,沒有金刚钻不揽瓷器活。
感觉得到自己揽到金刚钻,可以接瓷器活了。
老实說,书中的这些点就像母亲在冬天的早晨,不断提醒多穿衣,吃早餐,又塞馒头或苹果香蕉到包里,催着快去上学上班,要迟到了一样。
心里有点烦,但同時心里也明白,她的母愛如长江之水泛滥,亦如黃河决堤洶淘不绝,于是我只有微微一笑,无可奈何接受这样令人感动又心酸的关心。
(四)
以前作为一名职场新人,我曾经苦恼无法有效地向客户或上司表达自己的意见?
我为了想知道什么才是职场人士必备的工作技巧?而花钱请人吃饭,可惜收效甚微。
我长久思索怎样做才能为自己今后的职场生涯打下坚实有力的基础?
怎样在职场游刃有余的做事做人呢?
我看了許多讲职场故事的书,也听了各种培訓课,最后也沒有找到我要的答案。
我把努力放在选择前,大錯特錯。
現在作为职场老人,我又为工作原地踏步,走到瓶頸口,无法突破而烦恼?
为工资一直不见往上漲,而生活指數太高而焦慮?
这个現状下我看到了这本书,真是太及時了。
古語说得太好啦!书中自有黃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呐!
(五)
本书作者曾在咨询公司工作,他发现即使投身到其他行业多年,他在进入咨询行业一年里掌握的工作技巧也仍然适用。
于是他采访了多位曾在咨询行业工作,而现在仍然活跃于各行各业的前咨询师们。
从沟通、思考方式、资料制作、职业化素养这4个方面,用心总结出了30个工作技巧。
満滿干货,滿滿诚意。
他用质朴的语言和真实的案例详地讲給每一位看到此书的有缘人听。
他很坚定地说,书中这些技巧在15年、甚至20年后仍能在工作中发挥很大作用。
能够掌握书中这些受用一生的工作技巧,会让每一个人找到工作的成就感,从而生活得健康快乐。
不信你試試看,作者已经从中受益了。
万事皆有可能,不可能的意思是:不,可能(靠谱)书评(六)
因为书名和內容有點不同。
我特地上网查詢,原來靠谱的意思是表示,可靠,值得相信,托付。
反义词是,离谱,怀疑,玄乎。
靠谱之前是北方方言。
現在变成了現代流行的詞汇。
我们身边经常会有人說:那个人很靠譜,和他(她)交往我們放心。
或是這個人不靠譜,只会吹噓,什么事都做不成。
那么在职场中靠谱是什么?
我认为应该是明瞭上司布置给你的任务是什么?
不懂別裝懂,尽量做一个正直,真诚的人。
在任务推进过程中能简洁又高效地汇报工作,最后工作结果能超出领导的预期。
说起来好像特別容易的几句话,但做起来就不是特别容易。
我十八岁踏入职场,因為思想单纯,个性外向。所以我有话就說,随时打抱不平,正义感爆棚。
因此得罪人而不自知,受到打击报复还莫名奇妙,掉进坑里的机会多了。
用时间換空间后,我才明白原來想要在职场上做好工作。
工作起來心情愉悦,需要掌握一定的沟通技巧及工作方法。
(七)
多年的职场工作经验真是教訓深刻,每每回望过去总是后悔读书少,做人傻到家了。
不读书的职场生活每天都在內心掙扎,自问自答:
生活是什么?
生活就是每时每刻感到不知所措。
感恩遇到这本书,让我有久旱逢甘露的溫暖。
书中的每个点让人回味无穷。
道理很簡單,意义却深远。
令人仿如潜进藍洞,找到自己。
从此喚醒心灵深处沉睡的最好的自己。
(八)
下面我提取书中的三个点来讲讲我的看法。
第一点:明确上司的指示。
我有一个经验,是向一个忘年之交的老板学到的。
几年前,他托我找个保姆,不要外傭,要有文化,外貌端庄的中国女人。
我到处问朋友,问同事終于找到了,介紹二人见面,約了一个時間,是七天后。
第六天傍晚他打了电话来確定。
第七天一早又來电,再次确认下午见面时间未改。
見面前半小時再来电说自己经出门,一会见。
当时接到电话还愣了,怎么这样烦?
后来才恍然大悟,为什么他会是老板?为什么他从国内移民香港三十年,現在住在深水湾?(那里是超級富商居住地)
小事之处见真章。
我们这些普通人一直叫嚷命运不公,我们对身边发生的事都当小事,无感。
而老板们是把每件小事当重要的事,把時間计划得井井有序。
后来在与别人相約時,我也会提前再打电話去确定。
(九)
这件事举一反三运用到工作中时,很少出錯。
如果别人有交代我一件事情,我一般会简单复述一遍。
例如,曾经有一次,上司跟我说,“你去中环总公司取一份文件來,那边同事已經准备好了,因为负责跑腿的员工突然请假,所以只好麻烦你了。
虽然这不是你的工作範疇,但这个客戶是公司的大客戶,下午要到我們這里來,而中环总公司派不出人手来送,現在公司里只有我俩有空,辛苦你跑一趟。”
然后我就会说,“好的,我马上去中环拿一份文件,总公司的同事已经准备好,我拿到马上返回尖沙咀分公司交給您,因為重要客户下午到分公司,需要这份文件,对吧?”
看似好像有点多余,实际上,我是在确认上司的工作指示,避免哪个环节听漏而耽误事。
因为我按照這样的方法完成了N件属于我份內或份外的事。
贏得了上司和同事的信赖。
所以对于书中提到的作为下属的我们,在接受到上司工作指示时,必须要掌握的4个关键点相当认同。
1、 这项工作的目的。
2、具体的工作成果目标。
3、工作质量要求。
4、优先顺序和紧急程度。
当我们完成了解一项任务的这4个关键点之后,相信实施起来就能轻松应对。
也避免花费了大量时间和精力做出的成果变成废纸。
所以如果在听完一个工作指示后,任一关键点有模糊的地方,都要及时和上司沟通,达成共识。
(十)
第二点:懂得简洁又高效地汇报和沟通
职场中,大家有沒有发現,上司职位越高,他越没有时间和耐心听你说话。
那怎样说话才能起到他不觉得你烦人,而且愿意和你沟通的作用呢?
我们可以借用书里的沟通套路:结论先行,直入主题,用数据、事实、逻辑说话。
正如前面说到的,越是职位高的上司,越是没有时间听人说废话。
所以我们应该在短时间内,就把必要信息传达给对方。
而这个必要信息就是结论。
上司往往不在乎你具体是怎么做的,他只想知道你是不是能完成?什麼時間能完成?
所以一上来就说结论,才能抓住上司的注意力。
我刚开始也按照我们传统的思维方式,先交代原因,再说经过,最后才说结论。
后来发现,这样反而说不清楚一件事,上司也没耐心听,就会打断你。
后来我改成先说结论之后,要说的话变简洁了,但是意思却表达得更清楚了。
同时,我们可以运用PREP法来更好地践行“结论先行”。
PREP由一下英文单词的首字母组成:
Point 结论。
Reason 依据。
Example 具体事例。
Point 重申结论后结束。
除了结论先行,还要注意直入主题。
中国人讲话总觉得开门见山不太礼貌,所以总是会绕一大圈,才开始正式进入主题。
但在工作沟通中,讲话不拐弯抹角、直率简洁才好。
当他人问你工作进展的时候,即便你尚未完成或是遇到了很多状况,你也应当坦率回答问题,這樣才不耽误大家的時間。
最后就是用数据、事实、逻辑说话,尤其当我们和合作伙伴出现分歧的时候。
想要说服对方,就应该罗列数据、事实,这类客观性的话语比你说其他话术更具有说服力。
当然在向上司汇报时,同样也要注意数据、事实及逻辑的运用。
因为职位越高的越是重视用数据和事实看问题,以做出理性判断。
(十一)
第三点:让结果超出对方的期望值。
我想大家都听过同个公司两名员工去买土豆的故事。
一名员工在看市场上是否有土豆出售的时候?
还懂得一并问了价格等情况,回来时还带上一个土豆以及自己的建议还有卖土豆的人。
这样经过思考做事的员工走遍天下不愁沒工作,当然这样的员工非池中之物,前途无可限量。
这名员工做了老板沒有想到的事,超出了預期。
另一名员工仅仅是做了老板交代的那件事罢了。
因为两名员工完成的是同一项工作任务,因此他俩的“职场段位”高低就一目了然了。
(十二)
在说要如何超出一点预期值之前,我觉得有必要提一提“云--雨--伞”。
书中提到了这个理论实际上是对事实、分析和行动三者的比喻。
简言之,就是指“天上出现了乌云,眼看就要下雨,带上伞比较好。”
天上出现了乌云,是你看到的事实。
眼看就要下雨,是你根据现状推测出来的分析。
带上伞(比較方便)则是你分析后得出的行动。
那位受老板器重的买土豆的员工的做法,是不是很符合这个“云-雨-伞理论”呢?
老板让我看看市场上有没有土豆卖?
我看了发现有,这个就是“云”,也就是事实。
但老板为什么问有没有土豆卖呢?
不单单是问价钱,也不单单是想买土豆吃吧?
应该是想赚钱吧!
于是去询了价、看了土豆质量,这就是“雨”,也就是分析。
最后我要带回卖土豆的农民和我卖土豆的建议,这就是“伞”,也就是行动。
(十三)
所以在工作中应该多些思考"云-雨-伞理论”。
不要只汇报或沟通,人人都知道的事实。
而要附上分析及建议,这样就能很容易超过,别人对我们的工作结果的预期了。
想要在职场中居于永远的优势?
那就不断地超越对方的期望值。
正如作者在书中所說:
商务合作其实就是不断地超越对方的期望值。
不断地超越顾客或消费者的期望值。
不断地超越上司的期望值。
当我们清楚明白上司的工作指示之后,我们就比较容易超越期望值了,因为只要在他要的成果上在多出一点点就好了。
但要注意的是,别人没有要求的工作,即便费时间做了也不会受到好评。
因此,我们要准确把握对方的期望目标和期望程度,绝不偏离,做到目标上多给一点点才是最好的。
以前我是不靠谱的人,天馬行空,游走江湖,隨心所欲。
人生理想就是:吃喝玩乐!
口袋空了,存折归零了就找工作。
想诗和远方就炒老板。
半生瀟洒,落得一枕清霜,两袖清风。
看完這本书,我決定以后要做一个靠谱的人。
好好运用书中的知识点來走职场道路。
以前,我对奢侈品无感。
現在我喜歡奢侈品。
知识,就是奢侈品!
我们都比自己以為的更脆弱,却比自己想象的更坚強。
好喜欢這樣的場景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