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给帝王写的教科书,司马光很看重的是品行和为人,所以他曾经有过圣人、君子、贤人和小人的具体的分类标准。也的确如此,很多时候,有很多人才能差别不大,但是为人处事差别就大了。
同样为汉朝知名的将军,李广、卫青和霍去病三人的军事才能都很强,但是为人处事就是大不一样了。
李广之前在《留三分与人》中我们说过,他因为他没有考虑团队的一致性,没有考虑自己做事时会给整体和他人带来不利的影响。正所谓“气势不必倚尽,留三分余地与人”。他在成名之后,在以后的日子里,同样是考虑个人功业和感受的多,而从全局和他人的角度考虑的少,给自己带来了不利的影响,也给他人带来了不可弥补的后果。以至于在后来自杀而死之前还认为他的失败是天意,而没有考虑到自己的不足之处。
霍去病,少年成名,其军事天赋和晋升速度无人能比,在《风一样的将军》译文中我们也从曾经写过。但是司马光先生也对他的为人处事也做了描述:“少贵,不省士,其从军,天子为遣太官赍数十乘。既还,重车余弃梁肉,而士有饥者。”试想,作为一个将军,自己的部下在战场上忍饥挨饿,可是朝廷犒赏军事的粮食和肉类还装满了十几辆大车。实际上这就是一种失职,在这个意义上,霍去病不能算是一个合格的将军。更有甚者,他在士卒常常缺粮而士气不振之时,他自己却修建球场去踢球。像这样的事情还有很多。大家想,亏得霍去病的军事才能足以让军事们信服,否则后果可想而知。即便是这样,作为一个将军,不顾惜士兵的感受自己率性而为也不能说是好将军的标准。
大将军卫青就不一样了。“为人仁,喜士退让,以和柔自媚于上。”在卫青出击匈奴成功时,汉武帝对他进行嘉奖,封他的儿子皆为侯。他很诚恳地推辞,说是自己的成功完全靠的是皇帝的威严,士卒们的拼搏,要奖赏也应该奖励他们。还说自己的儿子尚在襁褓之中,不能受如此封赏。他的这种谦逊的态度为大家所赞扬。后来,卫青因为军功颇受汉武帝的青睐,大臣们看见他都对他鞠躬行礼,只有汲黯不肯对他行礼。汲黯说,自己这样做是为了显示卫青的为人平和。卫青对汲黯的这种言行不但没有生气,反而更敬重他了,经常向他请教一些国家大事。由此可见卫青的心胸与气量。
在书中,司马光先生专门把卫青的为人和霍去病的为人放在一起,而且说“两人志操如此”,也就是说他们二人的性格和节操竟是如此的不同,可见是多么重视一个人的品行和处事方式。“才德全尽谓之圣人,才德兼亡谓之愚人,德胜才谓之君子,才胜德谓之小人.凡取人之术,苟不得圣人、君子而与之,与其得小人,不若得愚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