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的书是《透过结构看世界》,主要的收获有这样几点:认知事物的途径是实践、什么样的人才备受青睐、站在未来看现在、使用SMART描述现状和期望。
《透过结构看世界》丨站在未来看现在1.认知事物的途径是实践
我们通过实践,可以深化所了解到的理论知识,对它有一个更深刻的理解。就好比我们常说的“不撞南墙不回头”“纸上得来终觉浅”一样,我们不去真正地实践,我们所了解的事物就只是会存在于脑海里。
这让我想起在《教育的未来》这本书中,提到的“体验式学习”,其实也是一样的道理。这两年我对此也有一些感触,当这两年有了更多的经历之后,再去读书中的内容,你就会发现自己与之前的理解并不一样了,也非常能认同书中的某些观点了。
2.什么样的人备受青睐?
书中提到了三种人:善思之人、善讲之人、善写之人。不知道这三种人是不是真的会备受青睐,但使自己成为这样的人,不会是一件“亏本”的事情。
如果一个人少了思考,那我们就相当于把主动权交给了别人,非常容易随波逐流,没有自己的主见;
善讲之人,我觉得并不是要把自己培养成滔滔不绝之人,而是要把自己培养成讲话有内容,有质量、有重点的人;
善写之人,这一点我多少有些体会,有的时候,我们在写作的过程,也是一个梳理思维的过程,很多解不开的事情,写着写着就有了答案了。
3.站在未来看现在
记得在《稀缺:我们是如何陷入贫穷与忙碌的》这本书中,提到了一个“管窥视角”,这种视角其实就是把主要精力放到了当下,忽视了从更长远的角度来看待现在。也就是缺少了“站在未来看现在”的能力。
我们在提到“站在未来看现在”的时候,其实会很容易把关注点放在“未来”,这本书中给了一个“平衡”,说这句话应该包括两方面的内容,那就是既要站在未来,也要立足现在。
站在未来,是说我们要有长远的目光,从一个更长远的角度来规划生活,规划工作。但是,我们也要在现实的基础上,要从现在的“确定性”出发,不要天马行空,异想天开。从“确定性”出发,我们才能更快使“未来”到达。
4.用SMART描述现状和期望
SMART法则,相信应该有很多人已经听过了,它就是说目标要具体,可衡量、可达到、有关联、有期限。
这个法则我已经知道很长时间了,但对我来说并没有起到非常大的作用。今天再次看到的时候,我忽然意识到了自己之前的问题,那就是“可达到”这一点,自己做的并不好。每次制订计划的时候,总是想“一口吃成个胖子”,所以目标总是不能达成。
这也正是“站在未来看现在”里提到的,少了“站在现在”这样的立场视角。憧憬目标,制订目标总归是好的,但是也要看看你现在在哪里,有哪些“驶向未来”的工具,明确知道自己离未来还有多远。
这本书虽然两年前读过了,但如今读来,又会有不一样的收获,就像是第一点提到的那样,不断的实践与经历,会让我们对事物的理解也越来越深刻,越来越透彻。
书,常看常新。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