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一年,我们十四岁

作者: 小李子的夏天 | 来源:发表于2018-07-19 21:24 被阅读368次

前几天,我接到了一个老家的陌生电话,电话那端声音很嘈杂,但熟悉的乡音,听到名字的一瞬间我脑海中就跳出了她的笑脸,我初中时的一位同窗好友。她的声音有些激动,说经多方打听联系到了十几个同学,在和袁老师一起聚餐呢。我才清楚电话那端是怎么回事了,三十年后师生重相聚,让大家一下子又回到了我们的那段青葱岁月,怎能不激动呢?那段岁月见证了我们十四岁的青春,还有那一段最纯真的感情。

思绪一下子回到了三十多年前,记忆的闸门一旦打开,便如洪水般倾泻而出。那一年,我们十四岁,读初二;那一年,袁老师高考落榜,做了我们的英语老师。那时候,农村地区的中学英语老师,几乎是没有正规师范学校毕业出身的,大部分都是从当年高考落榜生中挑选出来做代课老师的,很庆幸,袁老师做了我们的英语代课老师。

不知道袁老师是因为什么原因落榜的,总之,他把一个高考落榜生的满腔抱负都倾注在了我们身上,他第一堂课上慷慨激昂地给我们讲的是学习的重要性,鼓励我们一定要好好学习,考上好高中,才有希望考上好大学,一定不能像他一样高考名落孙山,到时候后悔也来不及了。第一堂课上的自我介绍,有他落榜后的悔恨,失意,但更多的是对我们的希冀,他不是平白的叙述,而是一场激昂的演讲,声泪俱下,令人振奋,不亚于当年从越南前线战场上归来的英雄代表到我们学校做的一场英模事迹报告,讲述战士们如何在恶劣的环境中奋勇杀敌,让我们心潮澎湃,热血沸腾,只不过袁老师带给我们的热血,不是上前线杀敌保家卫国,而是要发奋学习,把以前虚度的时间补回来,考上县一中。

说不清楚为什么,我们的贪玩、不求上进,一直让家长和老师们束手无策,平常父母、老师们苦口婆心的劝说我们都当作耳旁风,袁老师用一堂课四十五分钟的时间就让我们开窍了,觉得不好好学习真是对不起自己,对不起所有人,真的就觉得身为学生没有不好好学习的理由了。也许是他的切身体会感染了我们,也许是因为他发自肺腑的真诚感动了我们,总之,从那一天起,我们丢掉了以前的嘻嘻哈哈,一门心思地投入到学习当中去了。课堂上,袁老师用心讲课,我们认真听讲;课堂下,袁老师又和同学们打成一团。记得有一次一个同学因抄袭作业被袁老师叫到讲台上训斥,最后袁老师真的是恨铁不成钢,忍不住打了那个同学一巴掌。也曾有老师打学生的情况发生,一般情况下被打学生会不服当面顶撞老师而且还会去校长室告状,但那天,那个同学一直低着头一个劲地认错道歉,我们坐在下面,一个个都屏住呼吸,不敢出声,像兄弟姐妹们在外面闯了祸,回到家里被父母呵斥打骂一样,只有自责,没有一点怨恨情绪。从来没有一个老师让我们如此心甘情愿地听他的话,用现在的一个词,那就是“走心”,袁老师真正地走进大家的心里了,与大家成了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团体。那段时间,我们班不仅仅是英语成绩突飞猛进,而是整个班级的班风有了质的变化,其他老师们看在眼里,也都夸赞袁老师真的是教学有方,是个称职的好老师。

可惜好景不长,得知袁老师要去当兵的消息,教室里像炸开了锅,同学们一个个唉声叹气,那天,当袁老师神情严肃地走进教室,向我们正式宣布这一消息时,同学们再也抑制不住自己的感情,教室里一片唏嘘落泪声,袁老师也几度哽咽,泣不成声。袁老师入伍前的最后一个晚上,是在学校里的宿舍里度过的,那天晚上,几个男生和袁老师聊了一夜。第二天天刚蒙蒙亮,女生宿舍里就亮起了烛光,同学们匆忙洗漱后聚集在袁老师的宿舍门前,当袁老师走出宿舍时,女生们早已哭成一团,断断续续地告诉袁老师到部队后一定要来信,最后,袁老师一边答应着一边让大家进教室读书,几个男生陪袁老师去乡武装部报到。那是怎样的一种离别场景啊,一个仅仅做了一年零四个多月的代课老师,却让同学们万般不舍,让同学们失声痛哭,我相信那是发自我们内心的一种真情实感,那眼泪没有半点的虚假和伪装。我经历过无数次的离别,即便是和家人,也没有哪一次的离别,比得上1987年的那场伤感。

袁老师来信了,山东省即墨市,那是我第一次听说这个地方,也永远记住了这个地方。当班长手里扬着袁老师的信走进教室时,同学们顿时欢呼雀跃起来,互相击掌抱作一团,争相传阅袁老师的来信,那场景,不亚于当年任何一个喜悦的场面,甚至比过年有过之而无不及。兴奋了一天的同学们,晚自习时再也按捺不住心中的喜悦了,纷纷摊开纸笔给袁老师写回信,自习课上从未有过的寂静。晚自习结束后,宿舍里的点点烛光一直持续到天亮,同学们把对袁老师的思念全部倾洒在了纸上,每个同学都向袁老师报告自己的好成绩,想了写,写了想,唯恐漏掉一丁点,唯恐袁老师看不到自己的进步。

第二天,班长收集了我们的回信一起寄给了袁老师,我曾多次想象过袁老师收到我们的回信时的场景:邮递员大声叫喊着袁老师的名字,无视周围一群战士渴望的眼睛,然后把一邮包的信都交给了袁老师。一个人在同一天收到了几十封信,我相信这一定是那个邮递员从未经历过的事情,也是那个部队里从未发生过的事情吧,袁老师一定抱着那一堆信高兴得手舞足蹈,他一定又流泪了。新兵营里的小战士们,多么盼望家里的来信啊,他们就那么眼巴巴地看着一堆信全部落入了袁老师之手,他一定被战友们羡慕、嫉妒得不得了吧。我后来曾把我们给袁老师写信的故事写进了一篇作文里,平时作文一直不及格的我,那篇作文竟破天荒地被老师当作范文在课堂上朗读,记得老师最后的点评是:情真意切,感人至深。

我翻看了与袁老师分别时的留影照片,上面写着1987年11月16日。时间过得真快,一晃就过去三十多年了,此间大家各自忙于生活,无暇联系,只得将那一段记忆、那一份纯真的感情尘封在了心底最深处的一个角落里。现在孩子们长大了,我们终于有时间整理一下自己纷杂的内心了,才发现,任时光荏苒,流逝的只是时间,一切都还在,人在,情亦在。纵然我们不再年轻,纵然岁月在我们额头上平添了皱纹沧桑,但我们十四岁时的情感依然存在、依然真切。

那一年我们十四岁,如花一般的年龄,还有至真至纯的感情。十四岁不再来,十四岁的情还在!

相关文章

  • 频率是个奇怪的东西

    那一年我十三岁,你十四岁, 我们在期末考试的考场相见, 我低头做题,你帅气明媚。 那一年我十四岁,你十五岁, 暑假...

  • 那一年,我们十四岁

    前几天,我接到了一个老家的陌生电话,电话那端声音很嘈杂,但熟悉的乡音,听到名字的一瞬间我脑海中就跳出了她的笑脸,我...

  • 那一年,十四岁

    人生是一条长河 那里有冲动掀起的巨浪 也有思想泛起的的浪花 看不见波澜 宁静中透彻着平凡 平凡中彷徨着忧愁不安 那...

  • 老姑奶回乡

    那一年,老姑奶八十四岁。俗话说:“七十三,八十四,阎王不请自己去!”老年人,老了老了,越老越胆小,八十四岁是人生的...

  • 再见,我的大男孩

    初遇。 那一年,我十四岁,姑娘一枚,这巧落在“豆蔻年华”里。 那一年,你十五岁,束发之际,正巧站在“白衣少年”行列...

  • 同性之殇

    一 那一年,我十七岁。高考失利。 那一年,她三十四岁。孑然一人。 那一年,我最引以为傲的学业已不复存在。我没有什么...

  • 懵懂爱情:第一章 不打不相识

    那一年我十四岁,我上初中,那会我们学校一个班六七十人,我算是学习中上的,因为我们的学校也不很好,市里面是排不上名的...

  • 此情可待成追忆

    1 那一年我十三岁,他十四岁。我们俩从一所农村带帽子小学(含初中)毕业。 从小学到初中,我们一直都是隔壁班的,他在...

  • 认真且怂

    2015年8月31日. 男孩跟女孩相识,那一年女孩十四岁,男孩十五岁,那一年他们都上初二,分到了一个班里,八...

  • 那一年,她十四岁

    (一) 阿毛出生在一个举人的家庭,日子过的还算不错,阿爹和阿娘都很疼她。阿毛生的落落大方,...

网友评论

  • 相由心生MM:美好回忆
    小李子的夏天:@相由心生MM 是的,追忆美好的青春🍉🍉🍉
  • 牧尘Muchen:花季时节,能遇到一位让学生们都佩服且难忘的老师,是多大的福气呢。老师用心和理解打动了那些少男少女的心,他们心甘情愿的去学习去努力,尽管相处时间不长,却被放在记忆深处许多年!这份情意纯真而久远!文字情感真挚,一气呵成!👍🍉🌺🍇🍵
    小李子的夏天:@牧尘轻语 谢谢牧尘的用心评论🌹🌹🌹
  • 刘笑东:回忆都是美好的,真情实感最难得,我想起了我的十四岁。。。
    刘笑东:@小李子的夏天 的确是,那时的感情都是纯纯的
    小李子的夏天:@三脚猫学功夫 那个时候的感情是最纯最真的,回忆起来都是暖暖的幸福。
  • 吻过地平线_8781:美好的回忆!👍👍👍🌺🌺🌺
    小李子的夏天:@吻过地平线_8781 谢谢🌹🌹🌹
  • 一叶微岚:花季里的真情在岁月里留香🎻🌟🌹
    小李子的夏天:@一叶微语 是的,一辈子都不会忘的情谊🌹🌹🌹
  • 潘小山:来送个🐷
    小李子的夏天:@简小潘 🍉🍉🍉
  • 精进的医生:袁老师真好!碰到这么好的老师是你们同学的福气哦!
    小李子的夏天:@精进的医生 是啊,满满的幸福!
    精进的医生:@小李子的夏天 幸福的人儿!
    小李子的夏天:@精进的医生 是的,多年来心里一直想念和惦记着他,现在终于又联系上了😀

本文标题:那一年,我们十四岁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uurtm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