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雨清泽
他是一个“地摊网红”,繁忙奔走于各大小地摊,与成功学有关的书,都有他的名字,他的家书及全集,也有很多人在仔细研读。他也曾是一个考了五次才中秀才的愚钝之人,但是他也有着一定的智慧,有着一些值得我们学习的过人之处。是的,他是曾国藩,作家张宏杰《曾国藩的正面与侧面》从细节入手,让我们了解了一个立体的曾国藩。
▶▶01一序一跋比内容更有魅力
这本书的一序一跋我读了好几遍,甚至觉得远比内容好。开篇是柴静做的序《岁月让人从批判走向了建设》。经常读书的我们大概知道,一般作序或者是自序,要么是请个比自己厉害的人或者自己尊敬的人来作序。柴静做的序,果然角度新颖。她先是从自己在写的顾准拿来和曾国藩做了比较。继承和吸收一切良好的东西,批判一切不正确的东西,然后得出他的一个特点“实事求是”,他和顾准都不是那种灵感一闪、思想飞跃的人物,“困而求知,而勉而行”,接着得出这样的结论“以中人之姿,人人可为”。大致意思就是,哪怕你是普通人,照着那样的路径走,一样可以有所作为。
刚出道时,他就是个小愤青,面对晚清溃烂的体制,他看什么都不顺眼,都要骂两句。后来皇帝说他“你不是天天骂这个骂那个,你觉得自己了不起,比谁都强,办与朕看!”
他受到挫折之后,开始反思、开始改变自己。开始走上“多磕头,少说话”的官场套路。
曾国藩一辈子强调勤与恒。从两点做起,不讥笑人,不晚起。而且他终身就是这样践行的。
最后我想,我们也能从他身上的学到一些做事之道“为之不已,将有可时,若其不为,则天下事无一可也。”
很简单,想做什么事儿,为就有可能,不为就没有可能。
刘瑜的跋《成圣又如何》写得很是精彩。我们知道刘瑜是个幽默聪明的女学者。她的几本书《送你一颗子弹》《观念的水位》《民主的细节》也值得一看。在跋里,她写了老曾的自我鞭策与无奈。老曾有很多优点,这个我们通读全书,就会明晰,但是在那样的体制下生存,他也有自己很多无力改变的地方,比如晚清的溃烂、晚清的贪污腐败,这些,都是他这个小人物所不能左右的。但是正如刘瑜写到,在那样的体制下,他还能奋发图强,“对他的钦佩不禁如滔滔江水。”
不知道是编辑刻意为之,还是作者为之。总之,两个女子的一序一跋立即增添了此书的魅力。
▶▶02解析细节,立体呈现
作者张宏杰,在自序中提到要以细节给我们呈现一个立体的曾国藩。
日光之下,并无鲜事。历史发展到今天我们很少能创出一些新情节,新人物。包括电影电视剧,都是旧有套路。那么要想取胜,只能拼“细节”,如果在这些套路里,再强调一些细节,那么就是创意了。立体的,强调了这一人物形象的鲜活。
书的内容一点儿也不枯燥,很可读。分了三编,八个章节,来细写曾国藩。
作者开篇先从五次耻辱写起。比如一个农村的腼腆孩子考到京城做官,他画的图遭到一些京官的嘲笑。所谓,知耻而后勇。五次耻辱,每一次他都会总结,有所感悟,才能成长。
人无完人,曾国藩也有自己的缺点。他也会送礼,官场潜规则他深谙其中的门道。有一段时间,他也会迷信风水和信天命。
书里还细致写了他和左宗棠的恩怨。也可以透过这段恩怨了解他的为人。
▶▶03“内圣外王”的儒家最高境界
为了写好这一段,我专门重新看了一遍《罗辑思维》中关于曾国藩的一期视频节目。
五次耻辱算是老曾的黑历史,从小愤青到到处磕头办事,这样看来,好像他是堕落了,不,他是进行了“脱胎换骨”般的变化,变得柔顺、圆滑了。他有了新的办事原则和方法。不是那个看一切不顺眼就要喷两句的愤青了。
儒家传统道德中的君子、圣人都是非常清高的。像海瑞、方孝孺等。而老曾在做这些的时候,会考虑到别人。比如他晚上是不吃荤的。他非常清廉,然而他却不愿意把清廉名声传出去,因为他会考虑到那些晚上吃荤的官员的心态。他处事的原则是“不给别人难堪”,这是他的内圣的一个境界。
外王就是能调动一切对自己有利的资源,来帮到自己。比如当时,军队作战要报销军费,这一切由户部书办来办理,但是他们会索要一笔不成文的好处费。三千万两需要40万两的。后来他出面协调,答应给8万两。后来因为打了胜仗,有了别的来源,这下子可以不用给户部书办了,他还是坚持给答应的8万两。“阎王好见,小鬼儿难缠”他怕他们在别的时候为难自己报销。
作者在自序里说,曾国藩的主要意义在于证明了一个资质平平的人,在意志力的推动下,可以达到什么样的高度。全面展示了中国文化的正面价值,证明了中国文化有活力、有弹性、有容纳力的一面。这本书也可以让我们认识传统文化中温和的一面。所以值得一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