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文质老师在《教师的使命》中写:做个合格的、优秀的教师的重要前提是:你是不是真的爱这个职业,是不是真的爱学生?这种发自内心的爱是最难的。
每次读到这句话,我都会默默地问自己,而答案无疑是肯定的。对于我来说,这一生能够做老师是命运的恩赐。我深感幸运,也倍感幸福。
当我初闻朱永新教授所倡导的美好愿景——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内心有极大的震动,深深认同,并坚定追寻。从读写开始,引领着学生,品味大美语文,构建诗意课堂。
课前三分钟,从诵读诗词开始,由青春演讲导入。
景毓班的吴莹华讲《褪去平凡,享受成功》。她说,不经历磨砺的人生怎会精彩?给自己一个不平凡的目标,收获一份属于自己的非凡人生。
圆梦班的杨雪凤讲《你不必完美》。她说,上帝为你关上一扇门,便会为你打开一扇窗,正是不完美造就了最完美。所以,不必完美,只需做好独一无二的自己。
忙里偷闲,将孩子们的分享文字和演讲视频发布在公众号,分享至微信群,也是一件很快乐的事。
当然,更快乐的事莫过于教学尝试。
今天的公开课,我把讲台留给学生。让他们走进诗歌,走近诗人,用自己的体会作精彩赏析。
张世芮讲阮籍的《咏怀八十二首》,刘幸苑讲陶渊明的《杂诗十二首》,徐清清讲李白的《越中览古》,姜珊珊讲李清照的《一剪梅》,张富泽讲黄遵宪的《今别离》。
站在讲台上,妙语如珠的少年们落落大方,侃侃而谈。脸上洋溢着自信的微笑,眸中闪亮着青春的光芒。恍惚中,让我觉得生命如此富有诗意。
或许,在另一间教室,没有听课的老师,景毓班孩子们的赏析更有味道。
杨成茂以诗译诗,很有创意。刘学禄思路清晰,颇有新意。吴松燕别出心裁,亦有诗意。
孙明霞老师说,我希望学生在我的课堂上学到的不只是考试的知识,而是一生都能受用的能力和渴求知识、珍爱生命的态度……这一切不为别的,只希望能成为一个真正的良师。
是的,在我心里,亦愿如此。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