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选择
史蒂芬·柯维 (作者)
中信出版社
柯维,大名鼎鼎的《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的作者,在《七个习惯》一书畅销后,陆陆续续出了与七个习惯相关的系列书籍,而这本《第3选择》,是柯维的最后一本留世图书。
本书要讲的是一个至关重要的原则,我相信它能够改变你的生活,改变整个世界。这一原则是我在研究真正高效能人士的生活和行为模式后,最深刻、最重要的领悟。
作者在书的前面给出了一幅极富吸引力的画面,所要述说的原则就像是仙女小叮当的魔法仙尘,没有它解决不了的难题:
你可以将这一原则用于:
. 处理工作中与老板或同事之间的严重冲突。
. 解决婚姻中“不可调和的分歧”。
. 处理与孩子学校之间的纠纷。
. 应对财务困境。
. 做出工作中的关键决策。
. 处理与邻里或社区对某些问题的争议。
. 解决家庭中的长期不和与交流问题。
. 处理体重问题。
. 解决工作中令人不满意的地方。
. 应对不愿“试水”的孩子。
. 帮助客户解决难题。
. 处理可能对簿公堂的争端。
这个登峰造极的终极版本武林秘籍,就是“第3选择”的思维模式——协同。我看到自己——我找到你——我和你协同。
作者对比了两种选择:
第1选择:我自己的片面地图,那么解决问题的唯一方法就是说服你转变你的认知模式,甚至强迫你接受我的选择。这也是我维持自我形象的唯一方法:我必须赢,你必须输。
第2选择:放弃我的地图,追随你的地图,也会面临同样的问题。你同样无法保证你的心像地图一样全面,所以我有可能会因为追随你的地图而付出惨痛的代价。你可能会赢,而我可能会输。
而第3选择,是完全不一样的效果。
第3选择:协同。协同就是1加1等于10或100甚至1000!协同就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决定放弃成见、迎接挑战的硕果。
协同与妥协是两码事。妥协时1加1最多等于1.5,双方都有损失。协同则不仅能够解决冲突,而且在协同达成的时候,我们能够超越冲突。我们会达到一种新的境界,人人为新希望而激动,未来因此而发生改变。协同比“我的方法”或“你的方法”更好,它是“我们的方法”。
知道了第3选择的威力,那么如何能拥有这一强大的魔力武器呢?作者很诚肯的给出了事实:
问题的关键不在于我们属于哪一方,而在于我们如何思考。真正的问题是我们的认知模式。
“认知模式”一词指影响我们行为的思维形式或类型。它就像一张地图,帮助我们决定要去往何方。我们所看到的地图决定着我们的行为,我们的行为决定着我们得到的结果。如果我们转换认知,行为和结果也会相应改变。
缺乏“第3选择”心态是达成协同的巨大障碍。对特定问题持有“两种选择”心态的人只有承认协同的可能性才能达成协同。“两种选择”思维者只看到竞争,看不到合作,在他们眼中永远是“我们对他们”。“两种选择”思维者只看到“虚假的困境”,在他们眼中永远是“没得商量”。“两种选择”思维者患有某种程度上的色盲,在他们眼中只有蓝色或黄色,永远看不到绿色。
这就是事实,只有选择抛弃自己的“两种选择”思维模式,努力去接受并学习运用“第3选择“思维模式”,才可能最终拥有并将其内化。“在刺激与反应之间,存在一个空间。那个空间是我们决定做出反应的能力”。这句话,在我自己觉得,是能让自己思维模式转型成功的关键。在反应之前,停留那么一刹那,就多了这么一刹那,你就掌握了选择如何反应的权利。
作者在书中用了大量的篇幅来分别介绍职场中、家庭中、校园中、社会中以及全世界的各种第3选择场景和案例。
书中还见到了非洲原始部落的身影:
“我看到你”是有效的思维模式,是源自从非洲乌班图人的智慧中获得的领悟。
“乌班图”很难翻译,它的意思有些像“人性”,但更为复杂,表示“一个人依赖他人而成为一个人”。健康专家伊丽莎白·莱瑟是这样解释的:“我需要你成就我,你需要我成就你。”
愈加觉得,久远的原始部落文化中似乎蕴含着非常大的智慧,只是我们没有注意,没有去传承。
《第3选择》一书,精彩内容和片断举不胜举,我个人对此书强烈推荐。
《要事第一》,是读到柯维的另一本书,人生里放在第一位应是“原则”,是“方向”,是“真北”。扎尔伯格2017年在哈佛毕业典礼上的演讲,提及的“我们都要找到自己的使命”,在我自己觉得,也是《要事第一》中强调的要放在人生第一位的“原则”的另一种叫法。
《个人可持续发展精要》,这本虽然写着是柯维所著,但与作者的英文书目清单对比后,并没有发现此书。略读后更觉得这是后人从柯维其他图书里摘录和拼凑出来的一本。
持续不断地保持阅读的习惯,好处之一就是会提高辨识好书与坏书的敏感度。好书可能是越读才越能体会到,但坏书是只要翻上前面一小部分就能感觉得到。阅读坏书中的内容与吃到难吃食物的感觉是一样一样的。所以,那些读着有食不下咽的感觉的书,就赶紧丢一边去吧~~ (但是,教科书除外啊~~)
- 这是无悔在2017年速速读的第134-136本书。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