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历史历史有意思全球通史
阳光下的阴影——1978-1986世界杯冠军时代,阿根廷的灰暗岁

阳光下的阴影——1978-1986世界杯冠军时代,阿根廷的灰暗岁

作者: d9eb43d08245 | 来源:发表于2018-07-05 14:37 被阅读51次

    足球如此美妙,但国家社会不等于足球,人生也不止足球。它在有些时候甚至成了一种工具,用来转移社会矛盾,为国民的情绪提供发泄口,好让对体育狂热替代对政府的愤怒。

    1978年6月,当马里奥·肯佩斯与队友捧起大力神杯的那一刻,烟花在空中绽放,彩带在绿茵飘扬。足球上的胜利带来的喜悦,在短暂的时间内激励了不少阿根廷人,令他们暂时忘却前总统庇隆遗留下的社会问题,给这个深陷危机的国家打了一剂强心针。

    足球如此美妙,但国家社会不等于足球,人生也不止足球。它在有些时候甚至成了一种工具,用来转移社会矛盾,为国民的情绪提供发泄口,好让对体育狂热替代对政府的愤怒。

    1978年世界杯 马里奥·肯佩斯

    0.庇隆主义的历史遗留问题:泥潭、怪圈

    1974年,总统胡安·庇隆在他第三次任期中去世,留下了一个问题丛生的阿根廷。

    胡安·庇隆的葬礼游行,可见庇隆在当时阿根廷人心中的地位

    回首过往,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胡安·庇隆首次当选阿根廷总统。他提出了一种“民众主义”的主张,人们称之为“庇隆主义”——希望走一种类似“统一战线”的政治路线,满足最广泛的阿根廷人民的利益,试图将各阶层的利益捏合起来。

    庇隆主义带有民粹主义色彩。民粹主义既有点像民主制度,又有点像民族主义,看似美妙而正义,其实它才是毁灭民主制度和民族主义的癌症。它有个现实特点:在经济景气的时候,国民富裕,社会福利高,各阶层基本得到满足,矛盾就会隐藏起来,所以看上去人民团结,相亲相爱其乐融融,热爱祖国,国家富有凝聚力。对外展现强烈的民族主义,莫名其妙的民族自信心高度膨胀,其实是一种民族自大与自负。总之表面看起来棒棒哒。

    庇隆主义一度非常成功,得到阿根廷劳工组织的大力支持

    但一旦出现经济危机,正如大海退潮露出裸泳者一般,社会各阶层开始得不到满足,各类社会矛盾不仅会暴露,甚至还会激化,各阶层的冲突也在一夜之间出现了。民众呈现非理性化,想法永远是国家欠他们太多,解决办法永远选择抗议和暴乱,无视国家的困难而一味向国家提出要求,从不理智面对问题,从不考虑国家如何度过难关。所以突然之间又对国家有意见了!对外的话,如果与其他国家存在宿怨,可能会莫名其妙地强烈仇恨外国,甚至会搞出集体非理性活动。通俗的讲,就是:怼和自己不一样的人,怼政府,怼国家,怼外国,怼天怼地怼空气。

    胡安·庇隆的第二任夫人,艾薇塔·庇隆去世后,阿根廷人举行了超大规模的葬礼游行,世所罕见

    民粹主义打着以“人民的名义”的旗号,国家与国民的关系,就像是国家在不断地贿赂国民。民粹主义实质是一种非理智的暴民主义,是政治层面的鸦片。只是经济和社会福利有时充当了遮羞布。

    二战后初期,由于欧洲受到战争破坏,经济凋敝,缺乏物资,大量阿根廷产品出口欧洲,繁荣的贸易促使阿根廷实现经济腾飞。阿根廷国家实力蒸蒸日上,人民幸福指数看似也比较高,所以庇隆选举支持率很高,获得连任。不久欧洲经济复苏,阿根廷经贸下滑,再后来国际石油涨价,阿根廷遇到了能源危机,加上自然灾害,经济下行,于是阿根廷社会问题百出,政治动荡,政变如家常便饭,各利益阶层互相攻伐。

    自庇隆时代以来,即使是他第二任期结束后,阿根廷长期陷入民粹主义怪圈。前文说民粹主义就像鸦片,一旦习惯了民粹的虚幻美好,就很难自拔。这也解释了为什么即使庇隆流亡在外多年,晚年仍然受民众欢迎,回国后能第三次担任总统。

    胡安·庇隆与艾薇塔·庇隆在五月广场发表讲话

    庇隆是个理想主义者,民众主义也是理想化的产物。面对国内的经济下行,实际已经无法兑现理想中的“民众主义”,始终是无法讨好所有阶层的。

    阿根廷的天主教教会势力太大,保守甚至反动,具有干预世俗政治的野心。19世界初,拉丁美洲独立运动过后,拉丁美洲很多国家建立起“考迪罗”制度——军人与大地主的独裁,即使建立起民主选举,阿根廷社会仍然存在考迪罗传统残余,军人对政治有很强的影响力。另外工业发展带来了工人运动出现,对工人阶层力量也不容小觑,同时,工人阶层的另一面就是社会精英了。各阶层之间是有矛盾的。

    19世纪前期,阿根廷第一代“考迪罗”,胡安·曼努埃尔·德·罗萨斯

    有一句人际关系金句:无论你做任何事,你永远不可能让所有人满意。政治亦是如此,妄图满足所有国民的所有诉求,是不存在的。只要有阶层,就会有矛盾,想要解决矛盾,就会有妥协和牺牲。

    所以民主制度的真正核心是什么?不是什么一人一票,一人一票只是途径,表达方式;也不是任何一个人只要提出主张就一定要得到满足。而是所有人获得充分发言权后,社会各方各阶层利益的平衡与妥协。无论庇隆还是他的继任者,阿根廷在庇隆主义流行的时代,始终无法平衡国内精英、教会、军人和工人四大政治力量之间的关系。

    1.马里奥·肯佩斯与母亲的眼泪

    1974年,庇隆去世了,但庇隆主义已经深入阿根廷社会的毛细血管。

    他的遗孀,第三任夫人伊莎贝尔·庇隆(电影里唱《阿根廷别为我哭泣》的那位艾薇塔·庇隆是他的第二任夫人)由副总统继任为总统。

    胡安·庇隆在世时,伊莎贝尔·庇隆(左一)兼具总统夫人和副总统双重身份

    伊莎贝尔毫无政治经验,面对充满问题的阿根廷,治国理政只能咨询政府部长们,而某位政府部长在出谋划策的时候居然要看星象搞占卜,凭此忽悠伊莎贝尔,骗取财政经费,或者作为他用,或者中饱私囊。

    聪明的人可以看出,伊莎贝尔上任离不开民粹主义——仅仅她是胡安·庇隆的妻子,人民头脑一热,便脱离理性给予支持,爱屋及乌。这便是民粹既可怜又可笑之处。

    那位骗取经费的政府部长,何塞·洛佩斯·雷加,用政府经费资助阿根廷右翼组织,3A党。既然说3A党是右翼,那么他们主要对手就是左翼。

    右翼幕后主使 何塞·佩雷斯·雷加

    虽然右翼习惯用秘密逮捕、私刑处决手段来对付左翼,但左翼也好不到哪里去。左翼的游击队、革命小将们高举阿根廷革命家切·格瓦拉的大旗,时常以炸弹、暗杀、绑架予以报复。甚至挖开将军们的坟墓,以虐尸威胁政府,要求阿根廷政府将庇隆客死他乡的第二任夫人,艾薇塔的遗体从西班牙运回国厚葬。

    无数的无辜者在左右翼之间的争斗中丧命,左翼和右翼都在用他们的行动证明自己的暴民本质,区别也仅仅是立场不同罢了。这是民粹既可恨又可笑之处。

    阿根廷左翼恐怖主义者的旗帜

    伊莎贝尔政府根本无力控制这种局面,再加上经济低迷,大量的政府外债,飞速攀高的通货膨胀,政府难以满足各阶层的福利要求,第三夫人在总统宝座之上是坐不稳了。阿根廷社会舆论中,要求军人站出来夺权的呼声非常大。

    1976年,军方终于发动了政变,魏地拉将军当上了总统。军政府意识到庇隆主义民粹的弊端,同时阿根廷左翼运动日益猖獗,便决定对他们发动大清洗。军政府的策略是:宁可错杀一万,不可放过一个。打击面极广,很有我国民国时期“白色恐怖”的味道。不仅左翼的核心人士被消灭,连同支持者、同情者都会被怀疑,不能幸免。

    军事政变后,魏地拉将军及军方上台

    在世界范围来看,参加左翼运动的往往是些年轻人。那段时期里,军政府令无数阿根廷青年“离奇失踪”。执行命令的军人特工们,被称为“巴多达”,在西班牙语里意思是“歹徒”。他们往往在夜里闯入民宅,将有嫌疑的青年们拖走。由于直接受军政府领导,权力超过了警察。有一句谚语:绝对的权力导致绝对的腐败。巴多达们由于缺乏群众监督,以权谋私,公报私仇,恃权凌人的行为屡见不鲜。那些青年受到秘密审讯,更有甚者被秘密杀害,然后巴多达们以“失踪”搪塞他们的家属。

    “失踪”者们的母亲和妻子们并不轻信这些搪塞之辞,她们开始在布宜诺斯艾利斯的五月广场集会,要求政府“给个说法”,得到了国际舆论的支持。后来她们渐渐发展成一个组织:五月广场母亲。

    五月广场母亲组织,至今仍有集会

    在这次大清洗运动中,不仅工人阶层受到打击,精英阶层同样受到了冲击、控制和警告。军政府严厉禁止律师为清洗中的受害者维权,医生辅助审讯,成为折磨受害者的帮凶。

    由于国家四处举债,缺少资金,军政府只能吸引国际投资来饮鸩止渴,缓解通货膨胀。依靠军政府的强硬手段,阿根廷社会在表面上趋于稳定,国际投资者纷纷涌入,为阿根廷带来了虚假的经济繁荣。

    在凭借恐怖手段带来的稳定和经济的虚假繁荣中,阿根廷举办了1978年世界杯。军政府亟需一场体育胜利来证明自己的执政能力与执政合法性,掩饰恐怖大清洗,转移社会积怨,树立正面形象。于是插手比赛,促成了默契球,为比赛蒙上了一层不公正的阴影。虽然最终阿根廷夺冠,这次世界杯却备受诟病。至今知道真相的人们,常常在提到世界杯冠军后,想到“失踪”的青年们,想到肯佩斯进球后欢呼雀跃的球迷与五月广场上偷偷抹眼泪的女人们。

    魏地拉与阿根廷球员

    在这些失去子女的母亲的眼里,世界杯胜利的喜悦完全无法掩盖她们失去子女的悲痛。

    2.马拉多纳的横空出世与马岛战争之耻

    军政府的虚假稳定与经济繁荣维持不了多久。

    军政府内部因为意见不一存在分歧,更加强硬的派别渴望再次发动政变上台;工人阶层面对军政府对左翼的打击也并非一味承受,他们也以大规模罢工的方式对抗;国际舆论仍然谴责大清洗行径。1980年,阿根廷的通货膨胀再次上升,四年的“好日子”到头了。

    1981年,魏地拉退休后不久,加尔铁里将军上台。面对问题的再次涌现,这位新总统想出了一个历史上被用滥了的政治花招——发动对外战争转移国内矛盾。

    加尔铁里

    那就是众所周知的英阿马岛战争了。马尔维纳斯群岛属于历史遗留问题,自殖民时代就存在多个国家间的主权争议。英国和阿根廷都主张主权,自1833年开始,实际由英国控制。二战后联合国大会决议,主张两国谈判解决问题,但是狡猾的老牌国家英国采取了拖延战术,一直到1982年,谈判都没有多大进展。

    当时美国和阿根廷关系比较密切,加尔铁里先试探美国的态度,向美国总统里根重提老掉牙的“门罗主义”——即拉丁美洲都是美国的后花园,美国应该保护拉美国家的利益。英国是欧洲国家,现在阿根廷决定收复领土,希望美国给予支持。

    然而此时英美两国同样关系亲密,里根和撒切尔夫人力求在国际活动中两国意见一致。美国看似陷入了两难境地,实际阿根廷在美国眼里不过是一枚棋子,英国才是铁杆盟友。

    里根与撒切尔夫人时代,英美两国谋求国际关系中的立场一致,加尔铁里产生了政治错觉

    我们无需赘述英国阿根廷之间的马尔维纳斯群岛战争过程,6月,阿根廷输掉了战争。当失败的消息传回国内,国民又愤怒了,曾经遍地的经济问题、社会问题得不到解决,如今这帮军人连本职工作——打仗都干不好,注定是该下台了。

    任何国家发动以转嫁矛盾为目的的战争,就像一次赌博,赌赢的时候,可能续命;一旦输了,矛盾会激化,会让自己死得更惨。

    同时在6月的西班牙世界杯上,一个叫迭戈·马拉多纳的阿根廷年轻球员,犹如升起的一颗新星闪耀夺目。这个暴躁脾气的小个子,在比赛中吃了红牌,最后被赶出阿根廷国家队,也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

    1982年世界杯上,阿根廷对阵巴西,初次参加世界杯的马拉多纳报复性的一脚

    军政府的威望跌倒了谷底,人们称马岛战争为“肮脏战争”,工人的反抗运动声势越来越大,精英阶层也加入进来,声援五月广场母亲组织,12月,爆发了数万人的大游行,军政府难逃下台的下场。

    3.新自由主义时代:阿根廷VS英格兰——战场失意,球场胜利

    1983年,阿根廷重新进行了民主选举,激进党劳尔·阿方辛上台,奉行庇隆主义的正义党首次在竞选中失利,民众主义开始被阿根廷人抛弃,阿根廷进入新自由主义时代。

    新政府面临的首要问题,就是给军政府“擦屁股”,接手烂摊子,解决遗留问题,最主要的就是军政府时代的“人口失踪”。

    新政府成立了调查委员会,计划起诉那些犯有罪行的军官们。但是右翼势力颇有微词,认为这种算后账的运动,等于是在为左翼恐怖运动“平反”,等于变相承认左翼恐怖运动的合法性。同时,军方自然也在担心自己的安危。

    阿方辛政府对前军政府的调查与公诉

    新总统表示:左翼恐怖主义者和犯罪军官都应当接受审判。

    于是,更有趣的事情发生了。左翼也开始质疑新政府的这些调查,是否是真的在维护正义,怀疑新政府很有可能是在抓两个人出来搪塞应付他们一下。担心这是假调查真掩饰,“失踪”事件最后会不了了之。

    五月广场母亲甚至表示根本就没有什么左翼恐怖主义者,全都是被冤枉的。

    可怜的新政府,就这样猪八戒照镜子——里外不是人,哪方都对它不满意。

    更悲剧的是,阿根廷国家的司法权并不独立,军队享有内部独立的司法管辖权,计划赦免那些年在失踪事件中干了坏事的军人。

    阿方辛政府果断发起反击,取消了赦免,同时削减军队的特权,削减军费,打击军方。阿根廷军方因为战败威望下降,终究扛不过新政府的组合拳,结果军人工资骤降,没人愿意去当兵。在役的也开始开小差,搞兼职赚外快,开发出第二职业。

    阿方辛政府继续调查,大量的档案被爆料出来,终于起诉了军政府时代的罪犯。但部分左翼和五月广场母亲组织依旧没有充分相信政府的调查,他们认为政府在调查中抓大放小,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故意放过了一些人,于是他们以民间起诉的方式来追究那些他们认为的罪犯的责任。

    受审的前军政府主要成员

    1986年,重新召入阿根廷国家队的马拉多纳,在墨西哥世界杯上创造了神话。

    四分之一决赛,阿根廷对战英格兰。四年之前马岛战争的惨败历历在目,如今两国再次相遇,只是战场变成球场,足球这项运动有了政治意味。“英阿大战”成为足坛颇有深意的词汇。阿根廷人需要一场对英国人的胜利,挽回丝许颜面。

    马拉多纳和其他阿根廷球员也想过:阿根廷人死在马岛,应当归咎于英格兰球员,为了缓解阿根廷人民的苦痛,这场比赛,就像复仇。

    于是劣迹斑斑的马拉多纳祭出了“上帝之手”,将英格兰送回家。

    世界杯历史上的经典一幕,马拉多纳的“上帝之手”

    那一年,阿根廷在时隔八年后,二度夺得世界杯。

    与国内新自由主义时代,阿方辛政府焕发出一丝新气象相比,用一句中国式的评论就是:蛮应景儿的。

    X.国家、经济、社会与梅球王的心慌

    2014—2016“三亚王时代”,算是阿根廷足球在新世纪里目前为止成绩的顶峰。

    然而阿根廷足球——曾经用来挽回国家尊严的足球,确实在衰退。

    从当代来看,足球的未来在于青训,而青训确实需要前期大量的金钱投入。

    经济恶化,阿根廷青训在退步。自2016年开始,阿甲多家俱乐部爆出濒临破产的消息,俱乐部欠球员、教练等薪水屡见不鲜,俱乐部缺钱,只好将年轻潜力球员转会,阿甲留不住人才,阿根廷球员后备军有种青黄不接的迹象。甚至阿根廷足协也不给教练发工资。

    从2009年到现在,阿根廷队已经连续5届世青赛没有进入四强。阿根廷U20青年队小组赛中输英格兰、韩国,无法出线。

    如今的阿根廷仍然欠有大量外债,而在2018年,又一个世界杯年,阿根廷货币大幅贬值,通货膨胀居高不下,阿根廷人已经习惯了在通货膨胀中借钱去看球。6月,总统紧急联系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申请援助,甚至还找到了中国。在阿根廷,世界杯小组赛出局的消息,与经济恶化的相关新闻出现在同一天的报纸上。

    阿根廷队回家了,梅球王想慌也不用慌了;可面对阿根廷的经济,阿根廷领导人继续慌着。走向衰退的阿根廷足球,在未来,谁会躺在草坪上继续慌下去呢?

    下一个躺在草坪上慌的阿根廷人会是谁?

    (图片来自于网络)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阳光下的阴影——1978-1986世界杯冠军时代,阿根廷的灰暗岁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uvcpu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