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1Q84》出版并登顶当年的日本图书畅销榜。
村上春树本人说过写长篇小说类似长跑。
时隔七年,他的又一段文学马拉松结束,完成的是上下两卷共55万字的《刺杀骑士团长》。
我好奇:
这个恋物癖、小布尔乔亚、都市中产阶级购物活指南、纯正的后现代主义日本作家,这次又会拿出怎样的故事来把玩当代语境下人的孤独、疏离和异化。
林家铺子
文/林自轰在中国,尤其在大陆,村上春树和林少华,这两个名字是紧密捆绑的。
除了施小炜译的《1Q84》和《当我跑步时我想些什么》,市面上的中译本全是林少华的手笔。
一句话,林少华的翻译水平很高,但和村上春树不搭。
村上春树是吃西方文学长大的,特别是美国现代小说。文学偶像有雷蒙德·钱德勒和雷蒙德·卡佛。且美国文坛自海明威开始,极简风格的“新闻体”长期受到推崇和模仿。(虽然雷蒙德·卡佛十分傲娇地称自己没受过海明威的影响。)
这种文体的特点三个字就能概括——短、冷、硬。
“和魂洋才”的村上春树也承袭了这种简明的文风,特别是最早的“青春三部曲”——《且听风吟》、《1978年的弹子球》、《寻羊冒险记》。即使后来他进化出自己的风格,行文也还是偏于直白流畅。
但在林老师的译本中我难以体会上述的东西。
不如说正好相反,林少华的村上古典、诗意、迂回、缱绻,还带老文人的酸腐味。
所以,说喜欢“村上式”遣词造句的人,很可能只是喜欢林老师的文采。你错爱了。
只要读中译本,我们品尝、琢磨的永远是林少华的村上春树,蒙有一层滤镜。
但还是感谢林少华老师多年的辛勤工作让中国读者们认识了一位好作家,也让伪文青(我)都有屁可放。
另:英译比中译还原。当然能看原版最好。(我不能)
又另:不介意竖版和繁体字和价格,可以选择赖明珠翻译的港台版。(我介意)
说了什么
海明威告诉我,作者应该在作品背后消失。
所以,挪开“二战后文学”、“后现代主义”、“中产阶级趣味”之类的麻烦东西,来看《刺杀骑士团长》到底写了个嘛。
(没有实质性剧透)
刚开始翻阅的第一感觉是黏涩。
尽管一开始就有怪诞场面抓人眼球,之后我还是在构建舞台和角色的漫长文本里有点瞌睡,不过丰富的信息量也预示着后头的情节“质密”——
这次的主角“我”是个画家,三十来岁的中年男人,突然被妻子要求离婚,答应后独自驾车远游。
自驾游回来,在朋友帮助下住进朋友父亲(著名画家)一栋没人住的房子里,每天就靠整理和思考人生、听古典乐、勾搭附近的成熟女性度日,直到发现雨田具彦藏在阁楼里的画作《刺杀骑士团长》,与此同时,“我”接到了一名奇妙男子的肖像画委托,开始被卷入一系列怪奇事件中去。
真他妈村上春树!
熟悉他的人都知道这是最经典的开局:
中年男子,独身或被离婚,财务基本自由,闲,爱看老书听老歌,有固定性伴侣。先是被动转而主动地展开了一段具有非现实意味和神秘色彩的冒险。
往下是隐喻和框架的问题。
《寻羊冒险记》和《世界尽头与冷酷仙境》里“高度发达的资本社会”作为主角对立面的“反派”形象出现。
《奇鸟行状录》中“我”与之抗争的东西更进一步变成了通过诺门罕战役引出的集体暴力,国家之恶,战争。
东京地铁毒气事件发生后,村上春树开始反思日本作为“责任回避型封闭社会”的这一存在,在耶路撒冷的演讲上他说:“假如这里有坚固的高墙和撞墙破碎的鸡蛋,我总是站在鸡蛋一边。”
富于冲击和暗示的安魂画《刺杀骑士团长》背后是以失败告终的暗杀德国纳粹行动和南京大屠杀中被迫持械杀人最终精神崩溃的普通日本士兵。
这部分的主题和隐喻和之前的作品一脉相承。
另一部分的隐喻关于自我——生死的边界,现实和非现实的“通道”、生命意义的探寻、人格分裂和变异、人性中潜藏的暴力面。
《刺杀骑士团长》套用的框架是莫扎特的歌剧《唐璜》。虽然寓意不同,但不管是雨田具彦的画作还是作为故事高潮的“杀死理念”都可以看做《唐璜》中决斗场景的再现,使小说具备浓重的戏剧色彩和宿命感。
这里能想到的是《海边的卡夫卡》——我是一直把它当做现代版的《俄狄浦斯王》来看的。
此外,你还能从《刺杀骑士团长》找到:
冷幽默,抖机灵,奇巧的比喻。
即将被营销号滥用并在各大社交平台上广泛传播开来的金句。
高度沉浸的阅读体验。
一份以后在网易云里搜“刺杀骑士团长”就有的、但多数人收藏了也不会去听的歌剧和古典乐歌单。
日本老丁克包括衣食住行在内的高品质消费精选指南。
这些熟悉的村上味通通都有。
在合上书本那一刻,你会得到充分的情绪释放,也会感到失落。已经对里面的角色产生共情的你陪他们走完了一整段无不惊险的心灵旅程,现在世界的“环”合闭,你和他们也都回到日常生活的原轨,看似什么都没有改变,但多少也都直面并倾听了自己内心真实的声音。
《巴黎评论》采访村上,采访人约翰雷说,你想把你的读者变成瘾君子,村上默认。
看完《刺杀骑士团长》,我开始期待下一次静脉注射的到来。
多说几句
预售时,有人因为没“抢”到赠送纪念徽章的版本觉得非常遗憾。
日本方面,发售当天书店外更是排出条蛇形长队来,架势堪比苹果卖新手机。
营销号用的Slogan是“村上春树新作反思南京大屠杀”。
挺讽刺的,明明作者过着自绝于现代信息社会,离群索居,每天就是吭哧写东西的那种生活,倒头来却受到狂热追捧,位居“流行”漩涡的正中心,稳稳成为日本文学的活招牌,作为文化殖民炸弹被精准地投入各国青年脑内,同时本人在每年诺奖前后都要“被陪跑”,成为吸引流量的饵料。
但不管怎么样,这个乖僻有趣的日本大叔教会他怎么像抚弄猫那样抚弄孤独,希求足以忍耐不公的强大,思考体制,在集体意志面前保持独立,并且,读书听歌锻炼爱人。
所以,像是和一个有趣的老朋友多年不见后再次碰头那样,去读《刺杀骑士团长》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