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智慧比你长相重要,比你身体健美重要,比你鸡鸡大小重要。”
——冯唐
智慧为什么都排在了长相,甚至健康,性感前面?
1
《肖申克的救赎》里面,大家都觉得男主很帅、很霸气,为什么?
因为他即使进了监狱,也活出了不一样的人生。
在那样恐怖的监禁中,他成功出狱,并赚取了很多钱。
而同样进监狱的其他人,大多是服从或者被伤害。
有时候,我们喜欢一个人,并不是因为他真的长得有多帅,而是在关键时刻,在条件恶劣的情况下,他可以凭借他的智慧获得新生。
这样的他可以让我们拥有真正的安全感,临危不惧,成功逆袭。
2
梁晓声在《母亲》中提到的,童年母亲帮他从警察手里要回致命珍宝小人书的事,让我由衷的佩服。
梁晓声因为在车站出租小人书,被警察把小人书全部没收了。
梁晓声回到家,痛苦地用头撞墙。
在那个贫瘠的年代,梁晓声觉得小人书就是他全部的财富,可是小人书没了,他甚至都有了要轻生的念头。
于是,母亲答应帮他找回来。
母亲先是道歉,接着搂着他在警察办公室门外坐到了天黑。
梁晓声的母亲用自己的智慧帮儿子追回了财富,看到这里,我忍不住想,如果是我的孩子,我能做到如此吗?我不敢肯定我有这个能力。
说实话,我觉得自己肯定不会像梁晓声母亲处理的那么棒。
我觉得自己智慧不够,所以底气不足,或者会害怕,或者会丢脸,总之有可能要不回来,还失了自尊。
像梁晓声的母亲学习。
3
在电影院看《泰坦尼克号》的时候,我一直特别揪心。
如果那艘船上也有我,当船出事时,我第一时间该怎么办?
我不知道,大概我会听从指挥。
因为我不知道该往哪个方向跑?
我不知道逃生的方法。
可是看着男女主人公,一会跑向这边,一会又冲向别处,我突然羡慕女主在这个危难的时候,身边有一个有智慧的人。
泰坦尼克号上有很多人在刚开始就被水冲走了,我担心自己就是那其中的一个。
4
我小时候,生病了,妈妈就带我去村里的诊所拿点药。
那时候,父母不用判断孩子是哪一种感冒,更不用选择是吃药还是打针。
医生说吃药就吃药,打针就打针。
于是,我曾经一直天真的以为,病了找医生就可以了,题不会做了找老师就可以了,他们都是专业的人,而我什么都不懂。
可是,后来的后来。
“那你是吃药还是打针?”医生问。
“你想上哪所学校?你想朝着那个方向发展?”老师问。
我竟慌乱中,不知所措。
我开始研究按摩方法,研究教育,研究育儿方法。
5
后来的很多时候,我才发现,不是所有的问题都有专家帮我们解答。
更多的时候,还是要靠自己。
孩子发烧了怎么办?吃什么退烧药?
到了几岁适合学琴?到了几岁开始需要锻炼他的自理能力?
这些主要还是得靠自己。
万一,我们遇到了险境或者意外,更是需要自己的智慧来解救自己。
唯有智慧,让我们在生理和心理贫瘠的时候,才可以临危不乱,得以生存。
唯有智慧,可以让我们逃离劫难,活下去。
居安思危。
愿你我都能不断学习,通过读书,通过思考,通过观察生活百态,积累智慧,从容应对变化复杂的人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