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安 —— 历史夹缝中的女人
都说民国灵魂有香气的女人不胜枚举,然而历史仿佛是更像戏剧那般,精彩纷呈而又烟花易散!那些在历史的裂缝中,是否也有闪耀着不一样的灵魂?偶然的 ,在历史的大潮中,我探觅到她的身影!
先来说说上个世纪一场婚礼吧!在锣鼓喧天的晨曦中,在鞭炮雷鸣的人群里,喜轿慢慢的落在周氏大宅门前,新郎脸上丝毫看不出一点喜气,好似一个被提着木偶一般,缓缓的向轿子走去,又好似身子千斤重,被人身不由主的慢慢向前推去,只不过,木偶的线、背后推着的手都是母亲炙热的目光和恳切的说辞!轿子的门帘徐徐地拉开,红盖头下的新娘忐忑的站起身来,她的夫君可是远近有名的大才子,而她,目不识丁,命运的巧合让他们有幸能在同一屋檐下,是喜?是悲?但愿她的善良、隐忍、勤劳能感化这个她心中的巨人。新娘双手拿着手帕,不停的搓揉,“他会喜欢我吗?他能接受我吗?他能让我依附于周家吗?”是的,心里纵然有千百个问题,依旧阻挡不住对未来生活的向往!她努力的想让自己的心情平静下来,一不小心却来了趔趄,原来她的左脚已经伸向轿沿以外,更让她感觉难堪的是,那双大鞋陡然脱落,不,是飞落,跑出了一尺来远, 人群中隐隐爆出一阵阵讪笑,此刻,新郎的脸更加铁青了!新娘早就打听到了 新郎是接触过新思想的文化人,不喜欢裹小脚的女人,因此才在结婚的婚鞋里塞上了棉花,这样或许就暂且看不出来她裹过小脚的事实吧!谁知,上天竟如此戏弄于她,看着地上被风刮着跑的丝丝棉絮,她不禁泪目成行,我的命运不会也是如此吧?
这故事的女主角就是朱安,男主角是鲁迅。彼时的鲁迅正在日本留学,几年没有回家,乡下盛传鲁迅在外找了一个日本的老婆,鲁老夫人一听吓了一跳,乡下人迷信,认为日本女人能吸人精血,久而久之男人就会气血亏损,灵魂出窍而亡。鲁老夫人随即给鲁迅连去了两封信,谎称自己病危,让鲁迅赶紧回来,这边,长妈妈终于打听到一远方外甥女未嫁,与鲁迅年纪相当(实际大三岁),而且与鲁迅八字极合。于长妈妈而言,外甥女能嫁给自己奶大的迅哥儿,不算太吃亏;于鲁老夫人而言,长妈妈一向都挺妥当,事事都向着他们周家。然后,鲁迅的婚事就在这两个妇人这里敲定了!
鲁迅作为家里长子,幼时便在三味书屋和当铺间奔波,太能理解母亲的不容易,接到母亲病危的书信后,立即启程回家。或许鲁迅想到过很多种与母亲再次见面的场景,可能是病榻前的奄奄一息,苦盼儿子最后一眼;也许是满身缟素,从此天人永隔。只是让人费解的是,自从鲁迅踏进大门的那一刻起,便觉得到处都洋溢着喜庆的气息,红色的绸缎正挂在正厅的前方,朱红的门框上贴着红色的剪纸,窗户上到处贴满了红色喜字,放眼望去,一片红色,分外刺目。或许,为了给母亲治病,让二弟结婚来给母亲冲喜,都什么年代了,还迷信封建这一套!片刻迟疑过后,鲁迅直奔母亲的房间,是惊讶,是惊喜,更是心中的一口气终于可以完整的吐出来了!母亲健健康康、精神矍铄坐在那里。旋即鲁迅满眼狐疑的望向母亲,鲁老妇人满眼慈祥的说道,“我私下里给你定了一门亲事,不知你有意见没有?”作为接触过新文化的鲁迅自然是百般不愿意,无奈经不住母亲的万般劝说,只能勉强答应,但是前提有两个:一个是女方不能裹小脚,得些许认识字;二个是母亲得同意婚后他可以继续去日本完成自己的学业!
于是,出现文章开头的那一幕,新娘刻意在大鞋里塞满棉絮,在走出轿子上时候鞋子不小心脱落了。很难想象当天的婚礼是怎么进行的,只是箫鼓喧嚣过后,宾客散尽之时,洞房里依旧只有新娘朱安一人,纵然是夜色已凉,婚房外已没有人走动响声,皎皎的月光铺满朱色床前的地板,隐隐衬托出桌子上的合欢酒白色的瓶身,好似少女曼妙的胴体,只不过没人来欣赏罢了。酒瓶两旁的酒杯显得格外的寂寥,好似中间隔着的不是一个酒瓶,而是一条银河。不知不觉中,夜已入三更了,房内依然是一片寂静,刺耳的寂静,锥心的寂静,难以言表的寂静!朱安不淡定了,也不顾今天是大婚的日子,径直向书房走去,幸好,新郎还在!只不过是靠在椅子上睡着了,或许是连日的舟车劳顿和今天宾客宴酬让新郎过于劳累吧!朱安连忙折还至房间,从衣柜里精心挑选出一件单衣,轻轻地披在新郎身上,思虑再三,还是决定退出书房,临走时,再次将单衣往新郎身上拢了拢!
第二天,天刚拂晓,朱安立即起床来拜见鲁老夫人,据说,像周家这样的书香门第之家,是最讲究礼仪规矩的,朱安自然不敢有丝毫的怠慢!绕过弄堂,穿过走廊,转过几个回廊,几近让朱安迷路!幸好还是及时赶到了鲁老夫人的房间,然而,视线寻觅过后,依旧没有见到鲁迅的身影,鲁老夫人良久才欲说还休,“大哥儿一大早就走了,去日本了!但你既然和大哥儿结婚了,从此以后你就是周家的人了!”
还有什么好说的呢?还能说什么呢?自此,朱安,改口称鲁迅为大先生!或许她在心里想过称鲁迅夫君,但是她不敢,连想想都觉得奢侈!自己不配啊!唯有勤勤勉勉侍奉婆婆,希望有一天能感动她的大先生!
但是,鲁迅于她,有的只是无尽的冷漠!
都说恋人间,纵使是隔山隔海,只有心在一起,终究能走到一起,但是,倘若在灵魂的高度上,相差是山是海,又如何调节?譬如,鲁迅说有一种糕点很好吃,大家都表示质疑,朱安随即附和表示,那种糕点的确很好吃,她也曾经吃过。实际上,那种糕点是日本才有的,这样,鲁迅更加鄙视这种牵强附和,没有独立人格之人。
或许,朱安遇见大先生,就注定此生卑微到尘埃里!
即使是片刻的温存,都足以让朱安用终生来记忆。后来,生活中的一件小事足以说明此事,当记者问朱安大先生对她如何时,她如是说道。“每次大先生买回来的点心,总是至少有两份,一份是鲁老夫人,另一份就是自己的。如果有第三份才是自己的。”对于她来说,这已经是极好的了。而对于鲁迅来说,朱安又算是什么呢?“一份礼物,身不由己,母亲强加给自己的,”正如他后来所说,“朱安不是我的,而是母亲的!”他可以待她如亲如友,但就是不能是如妻如眷,无论是肉体上的还是精神上的。他们之间隔的不仅是银河,更是好几个太阳系。
事已至此,鲁迅能做的,就是不休妻,以免朱安在绍兴乡下活着被人唾弃,抑或自寻短见!这已是他最大的温柔,想想鲁迅一直都是以革命的形象示人,从封建思想、时事政局,至医术、学术、婚姻,无处不凸显他的革命倾向。可悲的,唯独是没有革自己的命!
自此朱安的人生便像藤蔓一样与鲁迅有了交集!没有举案齐眉,没有琴瑟和鸣,有的,只是周家形式上的长媳妇,或者说是鲁老夫人的一个贴身女婢。
后来,鲁迅打算在北京买房子,苦于缺钱,众兄弟商议便把绍兴老家的房子以1000大洋的价格卖了,凑齐了4000大洋,在北京买了一套三进的四合院,合家老少都从绍兴搬到了北京。此时,周作人已经娶了羽太信子,周建人已经娶了羽太芳子,鉴于朱安在周家如此尴尬地位,整个大家庭的日常支出均由羽太信子来负责。朱安和鲁老夫人住在中院,鲁迅则和仆人们一起住在外院。
再后来,出现了民国四大奇案的“听墙”风波,暂且不去论真假,总之鲁迅兄弟是彻底闹崩了,随后,鲁迅搬了出去,鲁老夫人和朱安也搬过来同住。
此时,鲁迅在北京担任大学教授,经常会有学生会来家里做客。朱安,这时候,更像以一个保姆形象招待着家里所有的客人,但绝不是女主人的形象。
在众多的学生中,有一个许广平学生格外吸引鲁迅的注意力,在外人看来可能没什么吧,但是以女人的直觉来说,朱安也应该感觉到了吧?
后来,许广平成了鲁迅的助理!
后来,许广平怀孕了!
后来,鲁迅携许广平去了上海,留下了朱安和鲁老夫人在北京。
听到周海婴出生的消息,鲁老夫人高兴许久,多年来的愧疚终于缓和些许!朱安,更是替大先生高兴,感觉大先生终于有后了,还替海婴缝制了衣服,临走时,再三嘱咐,托人一定要捎来许广平和周海婴的照片!
以前就看过鲁迅写给许广平的信,里面亲切的称呼对方为小白象,称呼他们的儿子为小红象,情之深深,意之切切,感觉应该是多么幸福的一个三口之家啊!及至知道了朱安的存在,仿佛那幸福的三口之家的照片一下子由彩色的变成了黑色的。
1936年,鲁迅病逝于上海!
彼时,全国各地都在陆续出版鲁迅的书,朱安后来虽然努力识了字,但终究是没有成长为新时代的女性。故委托许广平将出版鲁迅所有文集,版权费作为她许广平所有。每个月只需给鲁老夫人和她寄去些许生活费。
后来,抗日战争爆发了,许广平带着海婴辗转各处避难,对朱安和鲁老夫人的接济也终断了!
再后来,鲁老夫人也谢世了,临死时,她恳求道,“如果周作人每月还是送来15大洋,请她务必收下,就当替她收下,弥补周家这么年来对你亏欠!”后来,周作人也的确送来了,只不过考虑到大先生与周作人不和,故坚决不受!后来,又有不少书商,伪政府走狗以各种利益诱惑朱安交出鲁迅的日记、手稿、藏书,都被朱安一一拒绝了!她就这样一个人守着鲁迅的故居和遗作,日复一日的打扫着、整理着,好像大先生从未离开过一样,好像这样就可以永远陪着她的大先生一般。至今,所有鲁迅纪念馆保存最好的,依然是朱安这里的!
战争继续着,物价一个劲的往上涨,断绝生活来源的朱安陷入了困境。她找到出版商,出版商说你只要以鲁迅遗孀的身份登报来,就有源源不断的稿费。这次,朱安还是拒绝了,她得遵守她的承诺!或许也其中也包含对许广平母子生活无以为继的担忧。绝望时,她只能找到周作人,虽然她不愿接受他的救济,但是依旧请他想想办法,毕竟这也是她在偌大的北京城唯一的熟人。周作人说,“你只要登报,说打算出售鲁迅藏书,就可以暂时解决目前困境”!
是的,鲁迅的藏书,因为有鲁迅的签名和批注,即使还没有开售,就已经价格不菲,但同时也在文化界炸开了。避难香港的许广平,看到登报,惊了,立即恳请鲁迅的学生唐弢北上,劝导朱安无论如何都不能出售鲁迅的藏书。到了北京后,唐弢也惊了,眼前的情景着实惊吓到了他。只见朱安每日吃糠咽菜,轮廓清瘦,家里除了书籍空无一物,显然,家里能变卖的都没有了!然后出现朱安留在这世上的最强音!!!
“我也是鲁迅的遗物,怎么没有人管过我?!”
终究,鲁迅的藏书一本也没有售出!
临终时,朱安身边没有一人,留下遗愿是生不能与大先生同寝,但愿死后能与大先生同穴,以此来慰藉她一生的遗恨!
但是那又怎么可能,一个墓穴里怎么可能容得下两个女人!
终究,朱安的尸骨还是葬在乱坟岗里!
关闭 广告 查看详情
本搜索结果为 商业推广 信息,请注意可能的风险。
您当前为登录状态,已参加 网民权益保障计划。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