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教学思想
一、基本人物与基本文献
在教学理论与实践方面作出重要贡献的伟大教育家有:
孔子、孟子、荀子、董仲舒、韩愈、朱熹、王阳明、王夫之
古代关于教学问题论述的著作有:《学记》最早系统论述教学问题的著作
《论语》、《大学》、《中庸》、《师说》,对教学问题均有深刻和深入的探讨,是最基本的文献。
二、我国古代教学思想的基本主张
我国古人总结的非常重要的教学原则,包括:
有教无类、言传身教、温故知新、师道尊严、文道统一、改过迁善、长善救失、虚一而静、教学相长、因材施教、启发教学、学思结合、举一反三、知行合一
以上都反映了我国古人处理教学问题的思想主张和实践智慧。
例如:荀子的教学原则:虚一而静
虚:放空自己、不抱成见
一:专心致志、持之以恒
静:不浮躁、有定力
道尽了读书做学问的科学态度,对于当今更有启发教育意义。
三、我国古代教学思想的基本特点
(一)以儒家教学思想为主体、主线
先秦时期:百家争鸣
汉武以后:独尊儒术
两千多年的教学思想发展以儒家教学思想为主线
(二)强调修身养性与道德教化
《大学》中写道: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孟子:威武不能屈、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
读书、思考、行动、提升自我、锤炼人格、修身齐家进而治国平天下
(三)学思行结合的教学观
孔子:明确主张学思行相结合。“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怠”;“察其言而观其行。”
《中庸》:“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学思结合、知行合一的思想,逐渐成为人们的共识
总结:
我国古代涌现了许多著名教育家,提出诸如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等教学原则。这些教学思想都具有以儒家教学思想为主体、主线;强调修身养性与道德教化;学思行相结合的教学观这三个基本特点。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