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实中是否遇到这样的一个问题,总会有人在关系中逃避关系,通俗点说就是他们内心始终渴望着能与一个人达到绝对亲密的状态,表面上却拒人于千里之外。当然这不仅仅指恋爱关系,也可以发生在朋友、家人或工作伙伴之间。
在展开说这个问题之前,我们要先搞清楚一个词:依恋模式(attachment),它指的是幼年与父母互动中会形成的一种情感上、心理上联结的固定模式,这种模式会决定成年后与情侣的互动。
现代心理学通过研究,将成人的依恋模式分成了三类:
1.安全型(secure):如果父母常陪伴在旁,且总是及时给予孩子回应和关注,他们会形成安全型的依恋模式。他们长大后,在与他人的亲密关系中既不担心被抛弃,也喜欢亲密的距离,与伴侣互相独立又互相依赖。成人中,约60%认为自己是安全型。
2.焦虑-痴迷型(anxious-preoccupied):如果父母对孩子忽冷忽热,孩子就会感到强烈的不安和困惑,会总是担心被抛弃,会非常依赖对方,长大后他们总是不确定对方是不是爱自己,怀疑另一半不愿像自己一样渴望亲密融合,但始终渴望着高度的亲密融合。成人中,约20%认为自己是焦虑-痴迷型。
3.回避型(avoidant):如果父母离孩子很遥远,不陪伴、不回应孩子,表现得很冷漠,孩子会形成回避型依恋模式,回避型的孩子成年后会有两种表现:疏离型(低焦虑高回避)和恐惧型(高焦虑高回避)。高回避的特点是对亲密关系感到不适,而高焦虑的特点是总是担心被抛弃。成人中,约20%认为自己是回避型。
那什么是假性疏离呢?
假性疏离是依恋关系的一种,它的内核是绝对的痴迷型,外在表现是疏离型。直接表现就是看起来有多高冷(疏离:低焦虑高回避),内心就多痴迷(高焦虑低回避)。
不过假性疏离和恐惧型有很大不同的地方,恐惧型自身的想法会摇摆——他们既担心被抛弃,但有时又觉得自己也不那么喜欢亲密,对亲密感到不适,时而想要依赖时而又渴望独立。而假性疏离是不会不喜欢亲密的,一切只是假装。
假性疏离深层表现具体有以下几点:
1.因为内心的不安全感和羞耻感太深,所以对别人的要求很高。比如,他们期望这个对象能够读懂自己的一言一行,满足自己所有的需求。
2.因为对自身的“自恋损伤”(narcissistic injury)过度敏感,会扭曲中立的事实,解读为对方不符合自己的期待。(PS:弗洛伊德认为,每个人身上都有自恋的部分,每个人也都需要健康的自恋。当一个人的自尊、自我价值感受到威胁的时候,被称为“自恋损伤”。遭受自恋损伤时,人会感受到,自己现在的样子是不被接纳的、没有价值的。)
3.当他们爱上一个人时,会给对方一系列测试,来试验对方是不是自己心目中的痴迷对象,他们非常渴望对方能通过测试,和自己达成绝对的亲密。但如果对方没有通过小测试,他们就会产生极大的愤怒,并作出看似疏离的情绪和行动,比如:竭力表现出自己对对方没有兴趣的样子,甚至内心说服自己“对方不过尔尔”。
依恋类型的形成不是一朝一夕之事,你要清楚你的本质是一个痴迷型,作为非安全依恋类型的一种,痴迷型的人最欠缺的是对亲密关系的合理预期和客观评估,所以在你感到暴怒之前,要明白对方不可能一步到位做到所有你满意的一切,你需要改变的是去树立对人性、对爱、对亲密关系更客观的认识,和更现实的期待。
——分割线——
刚看到一个熟知的例子,作为假性疏离者,张爱玲把这种特性发挥得更淋漓尽致。
在张爱玲四岁时,父母离婚,母亲远走他国。父亲的责骂毒打等行为,让她本想靠近的心放弃了父爱。
在港大读书时,她的老师佛朗士,给了她八百块钱作为奖励,张爱玲得到极大鼓舞,拿去给她母亲黄素琼看,她母亲没说什么,只叫她放在那里。
张爱玲惴惴然放下,离开,过两天再来,听说那钱已经被她母亲在牌桌上输掉了。甚至母亲以为她是卖身给导师,母亲的这种想法让她自我厌弃。
很多成年后的纠葛,都是童年时的问题。当她想靠近时,父母却都在否定她,遗弃她。至此,在她心里便落了一杆秤,父母的爱渐渐的失去份量,直到消失。
然后再用一辈子去寻找“父亲”,又渴望成为像母亲一样的人。她不被看见,也不被爱。于是成了心理上的弃儿,弃儿有爱,更多的是疏离。
Reference:
Knowyourself.
Wikipedia.
Baidu Encyclopedia.
Dormitory for Female College Students.2018.6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