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常常遇到这样的事情,面对一件事脑子里会有不同的声音,这样做会怎么样?那样做又会怎么样?无形中蹉跎了好多时光,也失去了好多机会。因为顾忌,因为经验,也许只因为颜面,各种理由,不知如何选择。
然而我们会因为一些原因做出了选择,又会为出现的结局后悔,想当初如果如何就不会这样,但从来不会去想为什么,下次依然如故。
偶尔有时也会静下心来,倾听心灵的声音,也许早已有了方向,只是定力不够未能成形,成人的世界充满了无奈,这一切仿佛习以为常,转眼那么多年安全过来了。
每次遇到了结局不按自己预设总会原谅自己,是自己不够成熟、自己不够理性、经验不足,需要学习,需要提高自己的认知层次,然而最需要学习的是什么?是否又能在学习中清空自己不带任何偏见?
遇到《太傻天书》之前也学习过一些相关探索的内容,对生活的影响很大,当然能更好地去接受和理解本书的观点与内容,也想到带着一颗开放的心面对一切。原来大脑中一直有那么多病毒顽固地存在,固定思维、经验、甚至只是他人的语言,阻挡了我们看到真相。
边读《太傻天书》也一边冒出一些想法“这个我知道”、“这些我也明白”、“这观点我曾看过”、“这些我也在进行”……无形之中我的大脑都在做着比较,做着评判,做着分离,甚至有时偶尔也冒出丝丝对抗,原来清空头脑没这么容易。这不正是我们常常遇到的吗?纷纷扰扰的世界扰乱着我们的心神吗?是我自己的头脑常常自以为是!
读书中常带着思考,这也是大脑病毒之一吧,因为有了思考就有了比较;读书的过程中也常常代入自己的想法,这也是大脑病毒之一,因为有了想法就有了分离;也庆幸自己已经不再抗拒一些观点,只是去接受,这样仿佛有被牵着鼻子走的感觉,看看,又不自觉就出现了对抗与怀疑。
终于明白为什么《太傻天书》一开始几章要先做对大脑的清理,清除大脑的病毒。这世界本来就是我们每个人自己眼睛里的世界,从小到大每个人有不同境遇,环境、家庭、父母、师长,各种不同经历,与不同人不同事发生交集,大脑中形成了各种模式,最根本是为了生存在这个地球上,适者生存是第一法则。
我们眼睛里的世界会跟随着我们的成长变化,我们认为自己慢慢从天真无邪到思想逐步成熟,从看到眼前的小环境到想去世界上看看,从居于每天面对柴米油盐到被各种“贷”捆绑,那种快乐自在的感觉慢慢消失无踪,是我们在长大?还是我们在“变老”?回首走过的路一些可以讲成故事,都变成脑子里不时冒出的念头“我知道”。正是这个“我知道”阻碍了我们去面对一些挑战。
其实许多时候大脑恐惧未知的世界,即想轻松地获取一些捷径,又想在安全的舒适区里躺平。也许正是因为有了基本的不为温饱发愁的生活,我们才有了闲心去追求更高的追问“我要去哪里?”
不断深入头脑中进行自我觉察,提醒自己只有当下的读书状态,跟随太傻去探索大脑的运作。大脑只是接收器?它不会创造,它只是根据自己的经验和过去的经历而去投射。就像游泳的人只有进入水里才知道怎么游泳。
如果目前的思维方式无法解释你的一些想法,那么你只能到更高的维度去探索,然而首先是抛开头脑中的束缚,清零、敞开接受一切可能。
《太傻天书》改变的是你的思维模式,改变看自己看世界的方式,首先清除大脑中病毒,恢复到纯净、无恐惧、无分离的思维状态,内在思维模式改变了,我们看到的世界便会不同。
我时刻准备着,继续进行的旅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