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发文“谈学习”,有朋友来问觉知“肾与下丹田”问题,为正视听,写成本文。
气:
人,向内看,从夸克、量子学角度来说,其实整体就是一团气,如趾甲、头发、皮肤,无一不会呼吸。这就是,古人所说的气场。
→认知:
眼耳鼻舌身意,所谓六根。都是器官,就是用来认知的,当然身也有感知能力。如手摸到铁,自然是硬硬的、冬天是冷冷的,夏天是烫手的。这些从外部进入、识别的信号,首先会进入大脑中的脑干,即中医上说的上丹田,即汇集到百汇穴。
→感知:
是指,由眼耳鼻舌身意接受外部信号在进入大脑的瞬间,由气和神经(其实也是气,现代医学称为神经系统)传导到身体这一气场后的一种感觉,这种感觉会集中到中丹田,即膻中穴。道家称为黄庭,儒家称为方寸、心田,佛家称为末那识。
这里会生出七情六欲,即喜怒哀乐爱恶欲;七情六欲在自然状态下,人是静的,不悲不喜、不卑不亢的、不怯不懦的。这种状态,儒家称为“中”。佛家称为“自在”“法喜”。道家称为“真”。
而喜怒哀乐爱恶欲,遇有人情事变必然而发,油然而生。但,当喜怒哀乐爱恶欲对外表现出来时,如能遵循“恻隐、羞恶、辞让、是非”之心之本性,则是可发。儒家称为“和”,佛家称为“色”。道家称为“达”。
→觉知:
从认知到感知的过程,阳明先生描述为“知行合一”,知者行之始、行者知之成。而这一运化的规律就是“天理”、就是“人伦”。儒家所说的“仁义道德礼智信”就是从不同角度来诠释这一过程,以及应对事变的对应方法,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兄弟有悌、夫妇有别、朋友有信,就是对“是非”判断的标准。克己复礼,说的就是克除私欲、好恶、名利,恢复 天理。佛家称为“回光返照、到达彼岸”。
当我们从立志、勤学、改过、积善的生活历练中,不断付出实践后,才能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才能完成圣贤教导的“大学”、“中庸”。大学,就是大人的觉悟,就是成大者的觉知力,心中有格局、自然成大家。中庸,就是中用,就是依照“天理”反复认知、感知、觉知后的心得,自己会用、信守拈来,但事事物物、日用伦常都是依据天理才是“中用”。
人从成胎到呱呱坠地到襁褓中的婴幼儿时期,可谓“天赐”,这一阶段就是完全“天良”状态。然后经历父母、幼儿园、小学、中学、大学、社会,不断洗染人之灵魂(良知),3岁看到大、7岁看到老,女虚岁16、男虚岁18,基本被这一成长过程洗染完毕。后天,跟父母学、跟老师学、跟社会学,都可以称为“人+为=伪”,都是“术”。所谓学做人的道理是个伪命题,如父母乃至整个社会都是本着良知、中庸的天理在运行,孩子们耳濡目染自不必学什么“彬彬有礼”,而“礼”字,其实就是“理”字,藏于内为“理”,表于外为“礼”。
人从大自然中呼吸吐纳、起居饮食,认知感知后,存其精华、去其糟粕。这些个能量,凝聚为精、藏于肾、即下丹田区;流动为气、着于心、即中丹田(心包、膏肓);妙变为神、贯于脑、即上丹田(百汇)。当认知、感知不断重复后,就会转化成知识、技能,在遇有人情事变时,就会一气呵成、信手拈来,这就是人们常说的“智慧、觉悟”“无所不知”“无所不能”。
古人云:论性不论气不备,论气不论性不明。
细节决定性格、性格决定命运。说的就是这一运化、成长之规律。学习、实践。再学习、再实践,是人生不可或缺的途径,如同生命“须臾不可离”,毛主席教导我们“活到老、学到老”,就是他老老人家的谆谆教诲。孔夫子说“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就是说:为了自己成为一个觉悟大道、浩然正气之人,而不断、持续地付诸实践,这难道不是人生最为快乐之事吗?“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说的就是:有这样一些个志同道合的人,一起切切磋磋、琢琢磨磨,相互砥砺,这难道不是人之大喜之事吗?
什么是“朝闻道夕死可矣”,说的就是这些。以阳明先生为代表的儒家,用“心即理”入世、用“知行合一”治世、用“致良知”出世,为我们后世子孙提供了完整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可谓“大道至简”、不能不学、不能不用、不能不传!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