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17163867/54d97f3205c6ebba.jpg)
文/林青
01
昨天是母亲节!昨天是母亲节!昨天是母亲节!
为什么说三遍?
因为我忘了。忘了给自己买点啥,这个不重要,重要的是竟然也忘了给母亲买!
今天上班,同事们在办公室,交流了一番收到的礼物。我在一旁默默反思自己:怎么会麻木到这种程度,竟然忘了,而且是眼睁睁地忘?
家庭群里姐发的红包,拆了;朋友圈里别人晒的,也看了;之前也想过去买,怎么就忘了呢?彻底地,干净地忘掉了!仿佛那都是别人的事,仿佛与自己无关一样。
02
周末两天,那么充足的时间,我都干什么了呢?
周六回老家,我带娃,她爸打扫积攒了近十年的灰尘。
我们是骑电车去的,我坐在后边抱娃,一个多小时;傍晚又原路返回。腰,胳膊,颈椎,各种疼。俩人都很累。
周日上午,孩儿她爸手洗女儿的一堆衣服;我带着娃断断续续收拾换季衣服。收起秋冬的,拿出夏天的。三个人的衣服,逐个找,逐个换。边叠边放。
沙发上一度乱得像旧货摊子。因为闺女的参与,收拾时间延长了近一小时,还好,她还是让我收拾完了。
10点,气温升起来了,给妮儿理发,洗澡。杀猪般的哭叫声,持续近半小时,终于接近尾声。脑子里像养着一箱蜂。
理发洗澡的残局还没收拾干净,有熟人来访。他想找个关系,把亲戚的孩子在城里就近入学。俩人理了半天单薄的人脉,结果并不乐观,只能等。
送走客人,11点多了,闺女说吃米饭。漫长的喂饭战斗结束后,已经下午1点多了,赶紧哄娃上床睡觉,我也补昨晚的觉。
下午不到四点,我们盘算了一下要买的必须品。大米,只剩一把了;小米,没了;水果,还剩香蕉一根,橙子一个;菜,暂时不用买;手纸,买一提。其他的还没想起来,想起来再说。
来去超市的路上,就当是遛娃了。
现在的采购,于我们而言,都是硬性任务,刚需,全然没有了以前“逛超市”的悠与闲,“享受”变“想瘦”。
车前,一篓沉东西;车后,一个娃。连走带哄三里多路。路过妈家,已然腿酸脚胀,坐下就不想动了。
老妈妈的失落,我是后来在家人视频时,才后知后觉的。幸好把香蕉习惯性地劈开留下一半,虽然是无意,但聊胜于无了。
等孩子大点了,一切就能好点了吧?但愿。
03
今天,现在,晚上10点零5分,孩儿没睡着。看来一定是补不了了。明天吧,明天下班应该有时间去买。
我本来打算好了,今天下班去买的,刚把车停好,就听女儿在窗户里响亮亮地喊“妈妈!”抬头一看,闺女冲我摆手呢。好吧,我只能回家了。
还隔着两层楼,我就听见了开门声,随后是女儿开心的笑声。
写到这里,忽然间鼻子一酸。说不清因为几个原因,有点乱。
接着再深扒一下原因。向来我这个人仪式感就淡,生日节日纪念日,常常忘。以前是因为还房贷要节省,刻意忽略;现在是习惯性不讲究了。
以往都是姐姐妹妹惦记着爸妈,买东西寄回来,真是辛苦她俩了。
我还是要想办法郑重起来,因为这些节点上的东西,过了就补不上了。平时买的东西再多,也不及这些节日买的带来的幸福感强。老人是不是更需要这些仪式感?
克服忘的办法有的是,记在本上或手机上提醒,或提前准备好,都行。
人生里的一些事,看似无限,其实有限,且行且珍惜。
忽然间想,等我岁数大了,过节日时,会特别在意儿女的表示吗?难说,这其实是习惯问题。
11点22分,晚安,自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