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涅阳三水
今天又重温了杨诗云老师的家委会的报告,再次听过一遍之后,对于家委会的存在,实在佩服得不得了。
想起来我们家丫头的爸爸,在丫头初中三年的时间里,他也一直是家委会的成员。
曾经有一段时间,和其他家长一起,站在街头指挥交通,那副身影,雕塑一般,就存在丫头的记忆里。
到高中了,曾经待在丫头的班级群中,看到班主任老师在征集家委会的负责人。
看看也就是看看,因为距离遥远,所有想做的事情都成为泡影。
因为丫头,家委会的存在,我有了更加深切的体会。
。。
在老师原绿色的文章当中,对于班级家委会的管理和引领有着深刻的阐述。
原绿色老师有这么一句话:好老师有比较好的策略和方法,非常善于借助家长委员会的力量,来做好家长工作和班级管理工作。
这么来看,杨诗云老师的做法,完全就是好老师的标准,对于家委会的作用,杨老师可以说是发挥到了最大的效益。
杨老师对于家委会的利用程度,好多做法完全是超出了我的认知。
比如说给家长分小组;比如说,由家长出面,收取学生提交的各种费用;比如说由家长出面,带着学生进行活动。
凡此种种,身在农村的我,从来没有想到过的事情。
。。
家委会全称是“学校家长委员会”,《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提出,建立中小学家长委员会。
自从2010年开始跟随新教育学习,对于家委会的了解就存在着,在自己的天使班教室里,对于家长的联系,也从来没有间断过。
家委会对于学校,班级的作用,也是有着深刻的了解,却从来没有落实的行动上。
为什么没有呢?
在我接触到的家长当中,孩子的爸爸妈妈都在外地,爷爷奶奶留守在家中,大多数是没有智能手机,也没有合适的交通工具的,来一趟学校都相当艰难,别说做点什么服务了。
还有一部分孩子,是爸爸或者是妈妈在家带着。
爸爸在家带的,往往是早出晚归,在附近打着短工;妈妈在家带着的,往往是怀着第二胎,身体不许可,时间也不许可。
听着每一个家长这样那样的解释之后,我就相当无力,只有接受这样的现状。
。。
在我努力做家校联结的时候,曾经遇到一些非常睿智的爷爷,他们努力配合着我的各项关于孩子的学习需要,实在是相当令我感动。
但这样的好家长,遇到,也仅仅只是一年的时间。
不是每一年的孩子家长,都可以出现一些非常睿智的,非常有自己的教育观点的。
能够按照学校班级布置出的各种任务,在我看来,已经是家长做出的最大的配合行为。
如果再让他们做更多的事情,我觉得就会有矛盾产生了。
这也是我在教室里的许多课程,只是针对学生展开,而没有涉及家长的最大原因。
。。
身在农村,对每个学生的家庭都有多多少少的了解。
随着社会的进步,孩子们家中的生活水平,虽然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是相对于社会的发展,相对于生存大环境的改变,压力还是大大存在的。
每一次和一些家长的交流,在谈到家庭情况的时候,家长都是一边哭一边诉说。
关于老人的,关于孩子的,关于人情世故的,关于家庭成员关系的,吃方方面面很多都需要用钱来摆平。
在这样的压力下,对于学校的工作,肯定是有心而无力,一是时间,二是心情。
一年两年,很多年这样的日子过来,对于家委会,就不再心存奢望。
甚至,平时需要家长出现,也都是遇到的时候说一说,而没有刻意因为孩子的问题,把家长喊到学校来。
我一直相信,我们的教育面对的是孩子,很多时候孩子的转变,可以影响到家长。
我们不能因为教室的需要,而让孩子的家庭发生一些不必要的摩擦或者纠纷,这样的话,是否就意味着已经违背了我们的初心了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