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有意思的文章
为什么有的孩子学琴路上放弃了

为什么有的孩子学琴路上放弃了

作者: 尘世小书虫 | 来源:发表于2019-10-24 20:20 被阅读0次

作者保留版权

学琴是个苦差事,孩子需要在懵懂的年纪掌握这个年龄段无法理解的技巧。靠的就只有大量枯燥的重复练习。练习,老师反馈,练习去修正不完美的地方,这种反复的过程,直到完美。

不少孩子坚持不下去,学琴中途放弃了。有的人说:这是家长的原因!孩子们都没有自制力,只要家长能够咬紧牙关,孩子就有机会继续学习下去。

今天我感觉这句话只说对了一半。为什么?请容我开一个脑洞。

生理学家们曾科普过人类喜欢吃辣椒的原因。要知道,“辣”并不是“酸甜苦咸”那种人类能够通过味觉(味蕾)来感知的。辣实际上是人类身体对“辣椒素”形成的一种“疼痛反应”。这目前应该是一种“共识”了。那么为什么这种“疼痛反应”反而能够让人类产生“快感”呢?这就不得不稍晚讨论一下人类对“痛苦”的一种天然补偿机制。

当“辣椒”进入人体消化道,首先由于“辣椒素”的刺激作用,人体自然而然产生“灼热感与疼痛感”;人类身体的交感神经与代谢系统也同时意识到了这个问题。于是消化系统会加强活动,力争快一些把产生疼痛感的辣椒素代谢出去。同时这个过程也促进了对食物的消化吸收。神经系统会对这种轻微的“疼痛感”做补偿,分泌出大量会引发人类欢愉的“多巴胺”。由于机理都是经由人类交感神经系统自发控制,我们人类只负责享受其中的“辣得过瘾,胃口大开”。

这个补偿机制不仅仅反应在吃辣椒上。相信很多人都有这样的体验:一道数学题,如何绞尽脑汁也做不出来。后来经过数小时努力,终于灵感迸发,理清了思路。那种兴奋,常给人一种欣喜若狂的感觉。这也是因为长时间解题过程中积累的“痛苦”,强化了最终大脑对多巴胺的释放,让人类最终“享受到学习的乐趣”。

我相信,学琴的路上也是一样。从生理本能来看,无论是孩子还是家长,如果阶段性“痛苦的努力”没有得到“足够多巴胺的回报”,就很可能会产生坚持不下去的感觉,引发最终放弃学琴。

至于解决方法,我可以提几条不靠谱的:对孩子可以多几句表扬;监督孩子练琴的家长可以尝试吃点儿巧克力增加幸福感(捂嘴笑)

相关文章

  • 为什么有的孩子学琴路上放弃了

    作者保留版权 学琴是个苦差事,孩子需要在懵懂的年纪掌握这个年龄段无法理解的技巧。靠的就只有大量枯燥的重复练习。练习...

  • 孩子学钢琴的那些事

    孩子学琴快2年了,虽然时间不算长,但因为一路陪伴孩子,从最开始决定学琴,到后来一路陪伴她学琴,一起面对学琴路上的种...

  • 孩子学琴3年,想放弃了

    之所以会和大家讨论这个问题,是因为有一天我遇到一个家长,她说她的孩子报了英语班,数学班,书法班,还有钢琴班,有点忙...

  • 一纸代琴,一个琴童背后的心酸故事

    在微信群里妈妈们在聊有关琴童们练琴的事。 有的说,既然让孩子学琴就一定要买琴,要不孩子一定学不好琴。 有的说,家里...

  • 把这“五个字”贴在琴上,练琴效率高多了~

    无论学什么乐器,最重要的就是练! 同样是在琴凳上坐1个小时,为什么有的孩子进步飞快,有的孩子却停滞不前?也许是练琴...

  • 书评|每个妈妈都是创意家

    前阵子,一位中产妈妈因为看到外卖小哥弹钢琴而让自家孩子放弃了学琴学书法学外语的新闻火遍了全网,因为“孩子即使...

  • 【亲子成长迹018】说说学钢琴那些事

    你家有学琴的小孩吗? 你曾为孩子不肯练琴而苦恼吗? 当孩子想放弃学琴时,你会怎么做呢? 家有琴童的父母聊起这些话题...

  • 学习学好了吗

    有很多家长认为,学钢琴耽搁了学习,因为练琴需要耗费很多时间,所以最终放弃学琴。 不知那些因文化课而放弃钢琴的孩子,...

  • 妈妈对琴童:练琴与吃饭的道理是一样的

    同在一个起跑线,一样的孩子同样学习钢琴,可为什么别的孩子对学琴「由排斥-接受-驾轻就熟」?有的家长就归罪于孩子没有...

  • 成年人学琴,别打退堂鼓!

    不少成年人小时候没有条件机会学琴或者自己当年任性放弃了学琴,长大了想要弥补遗憾,但在学琴之前他们可能就开始给自己打...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为什么有的孩子学琴路上放弃了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uwodv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