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元之期化袱

作者: 不吃鱼的喵ly | 来源:发表于2018-08-22 23:09 被阅读20次

        中元节将至,按照习俗要扫墓化袱,化袱就是通俗意义上的烧纸钱,把纸钱用白色纸糊的袋子装好,写上日期,上奉谁,祀着谁,就叫做包袱。

      为什么有包袱这种传统,在写包袱的时候我就在思考,一边写,一边慢慢有了思路。鬼魂是否存在,我们都得不出结论,但是有趣的是,当我们的亲人离开时,便会开始希望有鬼魂的存在。古人是有大智慧的,传统观念来看,死别就变得不那么伤感,因为人们相信,有那么一个世界,那里有我们死去的亲人,等到我们死去的那一天,就会迎来重逢。也可以用这种观念安慰痛不欲生的家属,假如他泉下有知,一定希望你好好活着,这样简单的一句话,就可以给活着的人活下去的希望。也让人们对于死亡不那么恐惧,死去,是去另一个世界,与我曾生死相隔的亲人会面,我将告诉他这些年的趣事。

        时常会感慨古人的智慧,正是有了另一个世界的说法,才能让失去至亲的人,可以继续谈论已故的人,就仿佛他还在一样。思念无处安放,就会寄托在那遥远的另一个世界。市面上有那种纸糊的手机,烟,瓜果什么的,可以在烧纸钱的时候一并烧了。虽然不是什么稀罕物品,但烧的时候,寄托的是无尽的相思和斩不断的爱。可以假装他在那边看着家里,可以继续像他生前那样嘘寒问暖,可以担心他在另一个世界过得好不好,而自己可以寄给他钱和衣服,还有各种纸糊的而在另一个世界可以用的东西。可以告诉自己,没事的,他在那边过得很好,等我死了,就可以团聚了。

        所以包袱的说法,是因为说那个世界也有邮差,所以为了防止纸钱被别人抢了去,就会包好,像寄邮件那样写好,烧了等待那边的邮差取件送件,心里很是踏实。

        好多人忘了传统,甚至不屑。中华文化博大精深,也不是所有的传统,都应该摒弃。不祭扫不化袱,又怎知祖与先的定义,如何分清考与妣在家谱上的差别。对于传统,应该抱有敬畏之心。

        中元之期,记得给另一个世界的家人或是爱人,寄上思念和关心。

相关文章

  • 中元之期化袱

    中元节将至,按照习俗要扫墓化袱,化袱就是通俗意义上的烧纸钱,把纸钱用白色纸糊的袋子装好,写上日期,上奉谁,...

  • 祭祖

    粗糙的黄纸折叠成袱 黑色毛笔字,书写门第 和化财之期 横竖交错,在豆萁上堆积财富 一根火柴点燃,大火炙烤着思念 阳...

  • 关于中元节的一些说法

    郑重声明:文章系原创首发,文责自负。 中元节快到了。汉族信仰习俗有个烧袱子,流行于四川各地。由烧纸钱演化而来。烧袱...

  • 俱袱清单

    中原大会之期化财 故高祖考方公雨润老大人收用 ——孝玄孙方良金、玄孙媳陈雪花俱袱20大包 故高祖妣方门吴老孺人收用...

  • 中元之期

    从来没有想过,这个节日和我有了关系! 人生剩下的许多年,以后每年的这个日期,都应该会思念故人了! 以前只知道这是纪...

  • 中元祭祖

    中元祭祖 参叁 布田祈谷又一年,阿爷仙游已三载 哀思似水送青烟,荐新祭祖常有之 晚风就雨迎地官,中元袱钱缅先人 知...

  • 中元情思

    月半堂前宴佳肴,杯盏酒香飘浓情 中元备袱寄思亲,香烟冥火祭奠魂 遥思天国家宗亲,阴阳两隔心相念 天街月圆思之夜,皎...

  • 外婆

    十七年前,七月半来临之际,舅舅在工地上摔伤了右手,于是叫我帮忙写中元节袱包,声称如果不写的话,怕地下的先祖们缺钱用...

  • 包 袱

    如果让自己再一次提笔,会从哪里开头去写?自己在不停这样的问自己,从小到大的欺辱,谎言,虚伪中度过,自己就像两...

  • 中元化纸衣

    村戏恰逢中元时,半是愁来半是喜。一腔追思化纸马,两叶合心送东篱。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中元之期化袱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uwpui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