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常说,“可怜天下父母心”。许多父母为了自己的子女牺牲了很多。甚至有些父母一生都在为子女服务,他们打着爱的名义,过多地干涉子女们的课题。可这对子女来说,真的是一件好事吗?
书中指出,过分操心的爱,还不如不爱,该拒绝时却一味给予,这不是仁慈,而是伤害。越俎代庖地去照顾原本有能力照顾的人,只会使对方产生更大的依赖性,这就是对爱的滥用。
要想让家人获得健康,就必须容许他们自尊自爱,学会自我照顾。作为父母,我们需要摆正角色,不能一味地对家人惟命是从,要适当表达自己的愤怒,不满和期望,这对于家人的健康是有好处的。
正如作者所说,爱绝不是无原则地接受,也包括必要的冲突、果断的拒绝和严厉的批评。
很多时候,我们自称为别人着想,可能只是为了逃避责任,满足自己的愿望。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出自个人的意愿,核心动机是满足自我的需求,不管为别人做什么事,真正的原因都是为了自己。
比如,有的父母会这样告诉孩子:“你应该感激我们为你所做的一切”。可以肯定地说,这样的父母对孩子缺少真正的爱。其实,我们真心去爱某个人,是因为我们自己需要去爱别人。我们生儿育女,是因我们自己想要孩子;我们爱自己的孩子,是因为我们渴望自己成为充满爱心的父母。真正的爱能够使人发生改变,在本质上是一种自我扩展,而非纯粹的自我牺牲。
所以,爱在某种意义上是自私的,最终追求的是自我完善。区别爱与不爱的关键不是自私或是无私,而是行为的目的。真爱的目的永远都是促进心智的成熟,处于其他目的的“爱”都不是真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