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闲话古诗词文艺调频中国当代诗人
和尚牛逼过了头,忘了自己不姓赵。——闲读《随园诗话》(62)

和尚牛逼过了头,忘了自己不姓赵。——闲读《随园诗话》(62)

作者: 真老实人_425a | 来源:发表于2020-09-06 22:12 被阅读0次

【原书卷八·四—】

对联有解颐者。康熙时,广东诗僧石莲,住海珠寺,交通公卿。寺塑金刚与弥勒环坐,题对联云:“莫怪和尚们这般大样;请看护法者岂是小人。”杨兰坡倒坐观音像云:“问大士缘何倒坐;恨世人不肯回头。”江西某题养济院云:“看诸君脑满肠肥,此日共餐常住饭;想一样钟鸣鼎食,前生都是宰官身。”

石濂,(1633年—1705年),即大汕和尚,俗姓徐,字厂翁,号石濂,一作石莲,籍贯江苏吴江(一说江西九江)。清初著名诗僧、画僧。著有《离六堂集》、《叶声集》等。生于明祟祯六年(1633),卒于清康熙四十四年(1705)

海珠寺,又名慈度寺,建筑于在原在珠江中小岛“海珠石”上的著名寺庙。民国时期,炸海珠石填江,与陆地相连成路,岛上建筑均已无存。

杨国霖,字兰坡。曾任广东高要县令。袁枚朋友。

观音塑像,一般都是坐北朝南。观音塑像坐南朝北的,称之倒坐观音。河北正定隆兴寺摩尼殿,殿内北侧有座五彩悬塑的假山,山上祥云缭绕,峰峦叠嶂,正中端坐着的塑像就是观音菩萨。由于塑像坐南朝北,故称倒坐观音。其他地方的少数寺庙也有倒坐观音塑像。

养济院,我国古代收养鳏寡孤独的穷人和乞丐的场所。和育婴堂、安济坊、居养院、福田院、漏泽园等都为古代的福利慈善机构。

【闲言碎语】

袁枚说的广东诗僧石莲,知道其身世事迹的人不多。但说其就是“大汕和尚”,则知者颇多。此人在当时赫赫有名,后世也小有影响。

大汕和尚,俗姓徐,籍贯何处,真假不辨。清初曾与他交往甚密的名士王士祯在其《分甘余话》中记道:“自言江南人,或云池州,或云苏州,亦不知其果籍何郡。”曾与大汕一起去过安南(越南)的挚友曾灿(字青藜,江西人)为大汕诗集《离六堂集》作序说:“和尚为吾乡九江人。”大汕早年的情况,仅知道他“幼而警敏,善画仕女。作诗有佳句,有故出家,踪迹诡秘。”此人为何出家?出家前干了些什么?至今是谜。中年以后,大汕南下广州,自称是觉浪和尚(名道盛)法嗣。觉浪和尚是当时南京一带的名僧,广东著名学者屈大均曾从他学过佛。凭藉这关系,加上大汕诗画兼擅的才能,很快便与屈大均、陈恭尹、梁佩兰等岭南名士交上朋友。又凭他善于制造古玩家具,工绘人物花鸟,得以投靠至平南王尚之信门下,以学问僧身份出入广州的官绅,士人中间。在尚之信的支持下,不久就当上了广州长寿寺(在今广州长寿路,故址已毁。袁枚记载有误)住持。之后,大汕交游日益广阔,连名流象吴梅村、陈其年、高士奇、王士祯等都与之交往,声势日盛。康熙三十四年(1695),安南(今越南)阮福周政权遣使来广州,请大汕前往顺化主持佛事。于是,他不顾渡海之艰险,远赴安南。在顺化,他被尊封为“国师”授戒传法,曾一次就授戒1400多人。第二年秋,大汕携大量赐赠的珍宝财物回到广州,重修广州长寿寺、白云山弥勒寺等庙宇。大汕善于园林布置,经他复兴的长寿寺,“文木为梁,英石为壁,曲房奥室,备极精工。”具池沼、园林、宫室之胜。王士祯曾赞其“营造有巧思”,且亲书楹联“红楼映海三更月,石涧通江两度潮”。大汕自重修长寿寺后,常在寺中设宴,为文酒之会,留下不少诗文。或许风头过于强劲,从安南传法回来之后,广东大多数文人开始排挤他,还有不少人写文章骂他。原来与其关系密切的王士祯 也在《分甘余话》书中说他“常画素女秘戏图状,以媚诸贵人”,斥之为妖僧。还有人向官府举报他曾经反清。康熙四十三年(1704年),官府终于采取措施,广东按察使许嗣兴下令抓捕,押送出境,流落到赣州的山中小庙。翌年,为江西巡抚李基和逮解回籍,死于押解去常山(今浙江常山县)途中。

石莲的结局是悲惨的。而这个结局在某种程度上与其个性也是有关的。石莲本人确实有才,但人在佛门,心在俗尘。献媚公卿,追名逐利。恃才自傲,木秀风摧。看看他题写的对联,“莫怪和尚们这般大样;请看护法者岂是小人。”我们就可以想见其平时之行为举止。大汕和尚也许是去了安南被封为“国师”之后才开始忘乎所以的。他没有弄明白,权力与权威是地域性、族群性的。安南的国师,在天朝上国皇清臣民眼中狗屁不是。自我感觉良好并飞扬跋扈,实在是忘记了自己并不姓“赵”。何况你还应异国国君之邀,去异邦为异族祈福,仅此一点,就是明显的政治不正确,当然不为皇清待见。找个借口收拾你,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了。不知道大汕和尚戴枷回籍的途中,想明白没有?假如没有想明白,希望他转世投胎时,不要落在辛亥革命前的中国。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和尚牛逼过了头,忘了自己不姓赵。——闲读《随园诗话》(62)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uxehe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