蹲茶馆 | 贾薇盐津记忆

作者: 侧身的贾薇 | 来源:发表于2020-11-10 16:27 被阅读0次

盐津街上的茶馆主要有两家,一家在贸易公司斜对面刘家隔壁,一家在粑粑店斜对面高家隔壁。

我爷爷和家公都爱“蹲茶馆”。

爷爷旧时代教过私塾,是盐津黎山一带有名的先生。

他过世的时候我四五岁,对他依稀有点印象。

每逢赶场,他就背着个褡裢,里面装满笔墨纸张。

他最爱在刘家隔壁的茶馆喝茶,来喝茶的人认出他来,正好有点事请他,就说“贾二老师,帮我写个状子嘛。”

爷爷从褡裢里拿出笔墨纸张,一问一答就帮他写了起来。

状子写好,人家要么帮他付茶钱,要么给几块红糖,写得多就给他点二刀肉。爷爷不提要求,随便人家怎么给都可以。

By:rty324

家公比爷爷晚去世一年,印象更深点。

他赶场天才进城喝茶,平常都在坪街摆草药摊摊。喝茶也不闲,在哪家喝茶就把十多包草药摆在人家茶馆门口,有人来问,他就卖点给人家。

那个年代茶馆里面多数人抽叶子烟,烟雾比较大,喝茶的人形形色色,每天摆的龙门阵有新有旧。

一口茶下肚,他们扯的“把子”远到历史、战争,近到边边角角,但一般不扯街上的事。反正把握一个度,越宏观越好听,越微观越危险。

要想茶喝得好,龙门阵就扯远点,这是盐津茶馆的江湖。

除了喝茶扯把子,茶馆还是那个年代的情报站。当时没有手机,电话也不常见,家家户户报喜、报忧大多从茶馆开始。

有一天,坪街的廖二叔正在刘家隔壁茶馆喝茶,他侄姑娘跑得满头大汗,说一路过来找了三四家茶馆终于找到他了。她看见廖二叔就边哭边喊,“二叔哦,爷爷刚刚落气了啊。”

廖二叔放下茶碗,“我早上出来不是好好的蛮,咋个一哈就落气了?”

“我们也不晓得哦,他吃完早饭去倒水喝,跩了一筋斗,扶他在板凳上坐斗,还没等到送医院就落气了啊。”呜呜呜呜呜呜呜。

所有人听见都放下茶碗,“廖老二赶紧点赶紧点,我们跟斗你去看哈。”

“廖老二,怕还要赶紧通知你那些亲戚,要做哪样事情,我们帮忙就是。”

廖二叔还有点发懵,大家却七嘴八舌安排了好多事情,一个简单的街坊邻居治丧委员会名单在茶馆就弄好了。

后来下场口坡上转拐拐这个地方,也开了一家茶馆,生意好起来超过了其他两家。

茶馆从早开到晚,不欺生、不杀熟。

就像电影《沙家浜》阿庆嫂唱的那样:“来的都是客,全凭嘴一张,相逢开口笑,过后不思量。”

茶馆都一样,来了都喝茶,似乎看不出什么奥妙。但仔细一品,却各有门道,暗藏玄机。

每个茶馆都有一个“核心”人物,要么是个老者,要么是个中年,不管是谁,反正话要说得多,还要说得好听。

刘家隔壁茶馆的周老者是个故事通,只要他在,龙门阵多得起串串。

从一百多年前的盐津,摆到六七十年代,从天文地理八字迷信,摆到人文风俗历史战争,天南海北他也略知一二。

盐津是典型的“三川半”,当时茶馆还有人说评书,“惊堂木”一拍,茶馆鸦雀无声。说得好那天,连茶馆门口都坐满了人。

后来专业说评书的人慢慢消失,周老者这种能说会吹的“茶馆达人”就浮出了水面。

一逢赶场天,看见周老者坐在刘家隔壁茶馆里面,喝茶的人就慢慢多起来了。

“哎,周老者,你今天要摆啥子?”

“哎,今天重新摆一个嘛,上个赶场天你还没有摆完哦。”

周老者轻轻抿一口茶,拿眼睛四处睃一哈,看见人到得差不多了,不忙不慌说“好嘛,今天就摆哈解放前横行盐津的大土匪江瀛洲。”

“民国31年快过年的时候,一个壮汉子背货上盐津,准备交了货就回黄泡嘴.....”

刚说了个开头,就被来喊伯伯回家的文四娃儿打断,“伯伯伯伯,我妈背泥巴扯斗腰杆了,喊你赶紧去看哈。”

龙门阵刚刚开摆,谁都想往下听,文四娃儿的伯伯也想听,他手一幺,“你喊你三伯伯他们先去看哈,我一哈儿回来。”

“我刚才去喊了,他们都不在家,妈就是要喊你。”

父子俩对来对去,文四娃儿的伯伯就是不挪屁股。茶馆里的其他人不干了。

“文光头你赶紧走嘛,小心你婆娘一哈闹到茶馆头来喽。”

“再不走不要你来喝茶喽,莫影响我们摆龙门阵哦。”

大家都催着文四娃儿伯伯赶紧走,他只好对着文四娃儿吼“走走走,哪个喊你来喊老子呢,你不会说你找不到蛮?”

父子俩个还没走出茶馆,喝茶的人就忙着催周老者,“接斗说,接斗说。”

周老者喝口茶清清嗓子,“那壮汉背篼头都背些啥子?”

众人说,“不晓得。”

周老者说,“有二十几斤腊肉,十几斤酒米。刚刚走到普洱渡沙湾的瓦店子时,棒客就来喽……”

相关文章

  • 蹲茶馆 | 贾薇盐津记忆

    盐津街上的茶馆主要有两家,一家在贸易公司斜对面刘家隔壁,一家在粑粑店斜对面高家隔壁。 我爷爷和家公都爱“蹲茶馆”。...

  • 家家 | 贾薇盐津记忆

    1925年,盐津滩头花秋刚满17周岁的少女王顺英,被父母嫁给了同村大9岁的袁世章。 王顺英是王家独生女,家境贫困,...

  • 爆米花 | 贾薇盐津记忆

    小时候能吃到的零食不多。 女娃儿除上山讨泡儿吃,男娃儿上山讨八月瓜,家家过年打糖,其他就没有什么好吃的了,好吃的都...

  • 染房 | 贾薇盐津记忆

    盐津染色资源丰富,蓝靛、茜草、枙子等几种主要染色植物与盐津境内气候、地理相适宜,自古以来野生长势蓬勃。 据说用蓝靛...

  • 盐津一中 | 贾薇盐津记忆

    去坪街我舅舅家,必须路过盐津一中。 因为整个小学和初中都在东方红小学读,如果不是每月必去舅舅家看家家家公,不会对一...

  • 抢冰糕|贾薇盐津记忆

    盐津是一个“夹皮沟”,两座大山夹一条关河,热的时候热得要死,冷的时候冷得要命。 小时候冬天有地炉子,再冷的天,脚放...

  • 假山洞 | 贾薇盐津记忆

    “盐津受关河、白水江切割,地形险峻、山势陡峭、重峦叠嶂、沟壑纵横,整个地貌景观分为岩石地貌景观和喀斯特地貌景观。”...

  • 刘包包 | 贾薇盐津记忆

    上世纪70年代,盐津街上的娃儿一哭闹,大人吼声“刘包包来了!”娃儿赶紧就闭上嘴巴。 刘包包是谁?80年代以后出生的...

  • 大医院 | 贾薇盐津记忆

    盐津县医院有两个地方,一个在街上中巷子附近叫“门诊所”,一个在坪街背后燕儿窝坎底下叫“大医院”。 街上的门诊所我熟...

  • 二旅社 | 贾薇盐津记忆

    二旅社在盐津贸易公司斜对面。 大众食堂背后有一个“国营旅社”,盐津人喊“大旅社”,所以把后来建的这家叫做二旅社。 ...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蹲茶馆 | 贾薇盐津记忆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uxujb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