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晚饭后在小区广场看着帅皮玩耍。
他俩玩了一会,帅帅同学跟着妈妈也来到广场玩。于是他们一起玩,我跟帅同学妈妈聊天;聊了一会,和帅同学妈妈住一栋楼的妈妈们又来了,她们家都是老大已上小学,老二还在幼儿园,于是帅同学妈妈又跟他们聊了起来,我在一旁旁听着她们聊“上小学”的那些事。
过了一会,皮皮小朋友也跟着妈妈来广场玩了,于是我又跟皮皮朋友的妈妈聊天,我们聊着“幼儿的那些事”。
.....
这不禁使我就想到了“圈子”二字。
回想起从小到大,我们经历了无数的圈子。
上学时,我们会以成绩形成圈子。成绩好的几个人总在一起玩,成绩不好的也会结成一伙;长大后,又容易和自身条件差不多的人处成知心朋友、结成婚姻。
再看看小区里带孩子的奶奶们,他们也都有自己的圈子。
我们家爷爷奶奶是农村来的,随着我和老公在城市定居了,他们才来到城里帮我们带孩子。奶奶相处的好的几个老太太们也都是跟奶奶的经历相似:农村来的、无退休工资、无社保,养老只能依靠儿女了。
奶奶性格外向,她跟很多老太太们聊过天。为什么她最终相处的来的还是那些跟她经历相似的老太太们呢?
其实也不能说那些年轻时有工作、退休后福利好的老太太们势力,不跟奶奶玩,而是她们确实缺少共同话题。
因为她们的生活经历本身就是不一样的。比如奶奶对大自然的一切都很熟悉,什么割麦插秧、放牛养羊,样样精通,可是城里长大的奶奶呢?她也许对炒股选房、基金定投什么的很是了解。所以她们如果在一起聊天,真的会是“鸡同鸭讲”。(这又让我想起了《人生》里,高加林进入城里工作后把刘巧珍给抛弃了,其实也不能全怨高加林。)
比如,我的那些说的上话的朋友们。同事里谈的来的几个,都是通过考学从农村走出来而在城市定居的;同学里处的好的几个,也是家境相似、人生理念相同;小区里谈的来的几个邻居,同样是生活经历相似。
有时候,我也想试着融入不同的圈子。可是,尝试后方发现自己真的不适合。比如,读研时我们宿舍有两个同学特别会打扮,认识的人多,课余生活也很丰富。那时候就经常跟着她俩一起去玩。可是,研究生刚毕业不到一年,就跟她们没有什么联系了,反而是跟另一个宿舍的女生到现在都还经常见面、谈心。
比如,在小区里。帅帅跟两个同学玩的特别好,所以我也就跟他同学的妈妈们处的比较多。他们三经常一起玩、一起去上课,我们三个妈妈也是在他们三个玩时,就在一起聊天,彼此应该说对对方的家庭情况及性格都很熟了。但是就是这个熟了之后,你会发现有的人跟你交心,有的人却随时的防备着你。也就是你们看似熟络,其实内心很生疏。
我能跟她们聊得来的人,奶奶也会跟她们的家人聊得来;我感觉那个人比较好相处的,奶奶也会有相似的感觉。
为什么会这样呢?归根结底,还是成长的环境不同。
.....
年轻时,当我融入了圈子时,我会感觉舒适、被认同感,而当我被圈子拒绝时,我会有挫败感。现在呢?我既然能写了这么多、分析了这么久,说明自己已经看清楚了事情的本质,更说明自己也对此事释怀。
其实一切的一切无非就是印证了那一句古话“圈子不同,不必强融”!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