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18169282/de2816db1a5413df.jpg)
王阳明答:至善只求诸心,恐于天下事里有不能尽。
我的理解:
“存天理,去人欲”功夫越深入,我想一天的时间则可以有条有理的去履行我们的责任!工作的时间应该一心在工作上,下班回家的时间应该一心维系家庭和培养孩子上,学习的时间就应该一心在学习上,休息的时候应该一心在休息上面!这样的生活会少一些纷扰,几分宁静!
现实上,有些人的工作生活种种都错综复杂的交织着,在工作的时候一天想着家庭的事,家庭生活的时候一天拿着工作说事,这样导致了很多的家庭工作矛盾!看似的“认真负责”实际更多的是逃避责任,我们所做的事情应该和我们所在的环境、时间是相匹配的!
导致出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还是因为我们只是在一些做法上下功夫,没有在心上下功夫! 那是不是说不用做在做法上下功夫呢?当然不是,每一件事情的背后都有很多要学习的一些东西。老子说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这一个先后的先必定是从存天理去人欲这个心上下功夫,私欲越少,我们内心更加专一,眼前该做什么就更加明晰!如遇到父母必定是根据父母当前所需要的去践行孝道。如工作,我们一心为了去认真做好本职工作,就会不断思索我们应该做什么,怎么做到,怎么做好等问题。若是从心下功夫,定内心明澈,任何事都会因时,因地制宜,若是只是从形式上生搬硬套,就像痛风之人,你请他喝啤酒,吃海鲜,海鲜本好与人不好!
附:那些以为是陪伴而非陪伴的陪伴
一对夫妇在陪伴孩子,本一心应该在陪伴上,所思所行都在陪伴并尽可能的有质量!这个心生出来的应该是与孩子一起合作、一起玩耍,一起交流,通过在与孩子的合作中见证孩子成长的点点滴滴,这样才能对孩子未来的行为才能找到行为的源点。但是,我们在现实生活中见到很多父母在陪伴孩子的过程中就丢到一个地方,两个人就去玩手机去了,这个玩手机一个事情便是父母有一个自我娱乐的私欲,这个私欲成就了一个现实,那便是:虽然孩子和父母在同一个时空,却又在完全不同的时空中!因为现实就是你玩你的,我玩我的!我们那份私欲越少,那么我们所做所为就与理想越近!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