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著名哲学家约翰·赛尔提出了一个假设:将一个只会说英语的人关入一间密室,只在门上留一条投信口那么窄的缝。房内有一份英文版的计算机中英翻译程序打印稿。除此之外,房间里还有一些便笺纸、铅笔以及文件柜。从门上的“投信口”将一些印有中文的纸片投入该房间。在赛尔看来,这个人可以借助该资料进行翻译,然后将回复用中文写好后递出。赛尔认为,尽管他一句中文也不会讲,却可以让房间外的人误以为,他可以说一口流利的中文。
![](https://img.haomeiwen.com/i22659552/f8dbb432d7819923.jpg)
房间里的人完全不会中文,因而也不可能用中文进行思考。但借助某些特定工具,即使是以中文为母语的人,也会觉得他的中文很好。赛尔认为,电脑也是这样。它们并不能理解所获取的信息,只是通过运行程序来存取信息,从而让人们觉得,它们仿佛拥有了人类的“智慧”。
随着人工智能的发展,是否会在某一天我们创造的机器有了思想,能够自主“活动”呢?如果真是这样,是否可以像“天人合一”那样做到“人机合一”呢?
注意: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告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