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子过的真快,转眼之间就快过年了。
俗话说的好“年好过月难熬”,“大人盼种田,小孩望过年”。每当快过年的时候,有没有钱家家户户都要割些猪肉,有钱人家还会杀猪宰羊。
赶会办年货,碰见熟人说的第一句就是:“年货办的怎么样了?”猪肉一割,年货就算办的差不多了。因为过了年大正月都要走一圈亲戚,晚辈先去给长辈们拜年,猪肉是必不可缺少的礼物。三斤四斤五斤都可以,最主要的是必须带上猪肋条的才行,然后再搭配一斤白糖点心等等。
碰到有些客气的亲戚,过几天回访(也叫回年)又把猪肉退回,大家也就是图个热闹开心罢了,一年忙到头难得在一起聚聚。
喝酒是少不了的,三块五块十块八块的酒都能喝。也有的喝自家酿制的“民流”,俗称“见风倒”,每次喝之前要先温热才行。每到正月的下午归家的时辰,总会碰见几个醉酒的或东倒西歪,或歪歪扭扭;有的天当帐地当床,有的骂骂咧咧,真的是丑态百出……
贴对联年画是必不可少的,买新衣服和鞭炮也是正事。大年三十的晚上和正月初一的早晨是必须要放鞭炮的,初三初七的早晨也要放,正月十五的晚上还要放,十六的早晨更少不了。
谁家有钱谁家的鞭炮就会买的长些,一听到附近有放长挂鞭的就表示谁家富足,谁家过的宽裕大家心里都明确,这也是一种显派的机会。农村人就是这样,平时也没有什么机会表现,过年买个大鞭炮装装脸面。没钱的人家偶尔买个大鞭炮别人听到也说是某某庄有钱人放的,内心里早就把队给排好了。
一到过年人的心情也都跟着好起来了,有钱人家会买些糖果瓜子什么的,贫困的只好炒一些花生用来打发和招待拜年的邻居和客人。小孩们都盼着正月初一,早早地起床穿上新衣新鞋,小点的孩子们都戴上新帽子,花花绿绿的。等到大人接完年放完鞭炮,然后在纸屑里寻找一些还没有爆炸的花炮。接着就可以加入拜年的人群中挨家挨户地拜年了。
童年的天空总是蓝蓝的
伤心和快乐都会认真地牢记
童年的贪心也是一种美丽
从来不会伪装的太过仔细
童年的时光走的很随意
一转身就只有在梦里找到痕迹
(待续)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