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文王一共有十个儿子,其中老大叫伯邑考,老二叫姬发就是我们熟悉的周武王,老四则是常被人提起的周公旦,剩下的七个儿子里面,比较出名的就要数管叔鲜、蔡叔度这两位了。不过他们的出名是因为他们联合殷纣的儿子武庚叛乱,声势浩大的和周公旦打了几年的仗而出名的。
首先我们先来谈谈伯邑考,作为周文王的长子,按照祖宗规矩,理论上是要被立为太子的,但是史记中说,由于姬发(老二)和周公旦(老四)才能卓众,是周文王的左膀右臂,最终周文王就没有立伯邑考而立了姬发为太子,后来继承了周朝王位。而且从各种历史文献上也基本都找不到伯邑考的有关记载,作为长子的伯邑考为什么没有任何像模像样的记载,连死去的时间(据说他是在武王伐纣之前就死了)都写的很模糊呢?这里面一定有点问题,作为周文王长子,关于他的记载还不如其它的几个兄弟多,尽管不可能和姬发、周公旦相比,但好歹也是长子,一点都不提及就有点太奇怪了。
背后的真相究竟是什么呢?恐怕早已经淹没到历史的滚滚尘埃里了。如果一定要推测的话,映入脑海的第一个判断,真相可能十分的血腥,正史根本就没办法记载,因为史书是人写成的,要为统治阶级的利益服务,这就决定了很多真相不为人所知,不便于写入。伯邑考有两个强劲的对手,一个叫姬发,一个叫周公旦,这两个都是相当厉害角色。相信关于伯邑考的记载肯定是有的,只不过还没流传就被销毁了。试问谁有这么大的能力,除了武王姬发和周公旦,我实在想不出会有谁能做出这种事情来。
面对权力和诱惑,姬发和周公旦也是人,也会有抵挡不住的时候,尤其当时他们还很年轻,所以他们做事不会犹豫,会很果断决绝,没把伯邑考从历史上彻底抹去就不错了,只不过仅仅留下了名字,没有其它任何的详细记载了。
这里就可以看出,在官场混的哪一个不是心狠手辣的,就连周公旦这样的圣人也免不了有一些暗地里的手段。
接下来,我们要来说说的就是管叔鲜、蔡叔度这两位仁兄。管叔鲜是蔡国的开创者,而蔡淑渡则是曹国的开创者。他们两个其实挺冤的,因为实际上并没有什么确凿的证据,证明他们真的造反了,司马迁在史记里也提到了这一点。就算是造反,恐怕真正的原因是由于误会造成的,因为当时他们不在镐京,而周公旦、召公和太公望几个一直在一起,所以大家的情况互相比较了解,而在远在他乡、情况不明的管叔鲜、蔡叔度这两位看来,就是这几个人合谋夺取了成王的权力而已,想想既然这样我们就要去讨个说法了。
历史上,很多战争的爆发是由于误解和分歧引起的,信息的不对称影响了人们的客观判断,但如今来看,这样的情况就不一样了。就像现在的人,撒谎的成本和代价越来越大,因为只要拿出手机搜一搜,可能你费尽心思的谎言就被轻易揭穿了(除非进了假网站),这在过去是根本不可想象的。战争是残酷的,因为对于我们所有人来讲,它都是毁灭性的灾难。
管叔鲜、蔡叔度既然都是周文王的儿子,周武王和周公旦的兄弟,自身能力也不会差到哪里去,要不然哪有叛乱的本钱呢?但是后来曹、蔡两国却一直没有什么能人,国家也是很羸弱的小国,这也映射出了“人才”才是第一生产力的道理。
曹国和蔡国都是弱国,但还经常自以为是,奚落其它诸侯国落魄的国君,这叫什么?这叫作死,怪不得别人了。
比如下面这个故事说得就是夜郎自大的曹国末代国君。
故事基本讲的就是曹国国君认为自己很牛逼,想要脱离晋国(保护国)的统治去攻打宋国,结果打到最后自己反被宋国给吞了,灭了国。
下面这个片段记载也很有意思:
“十八年,齐桓公与蔡女戏船中,夫人荡舟,桓公止之,不止,公怒,归蔡女而不绝也,蔡侯怒,嫁其弟。齐桓公怒,伐蔡。”
—《史记•管蔡世家》
这么短短一段话,司马迁用了三个“怒”字,就算不知道意思,也可见齐恒公有多愤怒。
故事讲的是:蔡候把妹妹嫁给齐桓公做夫人,有一天齐桓公跟蔡姬在游船上嬉戏,蔡姬一时兴起,像所有小女生一样摇晃着小船,齐桓公可能是怕水有点紧张,赶紧制止她,让她安静的坐着。结果蔡姬一见齐桓公害怕的样子,觉得更有意思了,愈发使劲地摇晃,齐桓公又怕又气,一怒之下把蔡姬送回娘家蔡国。蔡候听完妹妹蔡姬的哭诉后,气的牙痒痒,你堂堂一国之君就因为这点屁事把我妹妹打发回娘家啦?我妹妹是普通女子吗?你把我蔡候放在眼里吗?我面子往哪搁?于是蔡候也不甘示弱,一怒之下将妹妹改嫁了。齐桓公知道以后气得直转圈,“我还没休她,你敢给她改嫁?没的说了,打!”
因为夫妻之间玩得过火的一个玩笑,齐国出兵伐蔡。战争的结果是齐国俘虏蔡候,后来诸侯替蔡候求情,才把蔡候放回国。
虽然司马迁这里只说了曹国、蔡国这两个弱国,不善于治政理政、广纳人才,一直依附于大国庇护生存,最终都不得不走向灭亡。这又何尝不是暗指那些同样弱小的国家呢?这也告诉我们,自强自立对于一个国家来说是何等的重要。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