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翠亭杨妃戏彩蝶
埋香冢飞燕河残红

本回出现人物:
林之孝与妻—红玉(小红/林红玉)的父母。
宝钗、迎春、惜春、李纨、凤姐、巧姐、大姐、香菱与一众丫鬟。
文官等十二个女孩子、红玉、坠儿、文官、司棋、待书、晴雯、绮霰、碧痕、紫绡、麝月、入画、莺儿、张材家的、紫鹃等。
01
芒种节来了,尚古风俗,祭饯花神,芒种一过,花神退位,须要饯行。此刻的大观园里绣带飘摇,花枝招展。女孩子们打扮得桃羞柳让,燕妒莺惭。
大家在院里玩耍,好不快活。大家见黛玉不在,宝钗自告奋勇去寻她。走到潇湘馆,她见宝玉正进了黛玉屋,想到宝玉与黛玉的性格,觉得此时进去不妥,便抽身回来。
一对玉色蝴蝶正上下翩飞,引着宝钗遂取出扇子追扑,跟到滴翠亭上,她听到亭里有人嘁嘁喳喳说话,细听后才知,是两个女孩为一块手帕事提到了贾芸。
宝钗为俩心计女吃惊,感觉一女声音很像小红的,想到这个丫鬟素昔眼空心大又刁钻古怪,又听她们说隔墙有耳,要推开窗户的话,为掩饰自己偷听之事,紧急之下,心生一“金蝉脱壳”之法。这么看,宝钗也脱不开开“心机女”之称啊!(后期再具体分析)
宝钗故意放重脚步,笑着叫道:“颦儿,看你往哪里藏!”(黛玉冤枉啊,直接躺抢。)正在说话的小红、坠儿刚推开窗,就听宝钗说着往前赶,两人都吓怔了。
小红显然是相信了宝钗的话,想到黛玉素日心细嘴刻薄,恐怕走漏的风声。坠儿却不以为然。
见山坡上凤姐招手,小红赶过去问,凤姐要找人传话,小红笑道:“奶奶只管吩咐,误了奶奶的事责罚就是了。”凤姐见她干净俏丽,说话利落,态度积极,一次办事见真功,连李纨都搞不明白的一大堆“奶奶”“爷爷”被小红说得明明白白。凤姐一高兴,就把小红收到自己屋里做了丫头。
原来,小红父母都是荣国府上等奴才,父林之孝是管库房账房,母为女管家。她父母少言,被称为一对“天聋地哑”夫妻。但这小红却生得伶俐无比,这跟他父母耳濡目染的教诲也定有关系。
小红前面几次出场,都在表现她想通过接近贾府男子改变命运的心理与行动,她设计接近宝玉的见面与在贾芸跟前丢手帕的事,已为自己铺了路。但真正来助力她的,却是凤姐。

02
宝玉来找黛玉说话,结果黛玉正眼都不看他一眼,便出门走了。宝玉纳闷啊,这个妹妹啊,实在不懂了。
宝玉哪里知道,黛玉心里解不开的疙瘩并不是前日中午《西厢记》的打趣拌嘴,而是因为黛玉担心他被贾政叫走后的担心,实际证明当时是薛蟠请他去喝酒了,这黛玉肯定不知道啊。
昨日晚黛玉去怡红院瞧宝玉,却被晴雯拿宝玉为借口拒绝开门,黛玉信以为真,本就一个心思敏感的人,亲眼见着宝钗被放了进去,而她却被关在门外,她情感是岂能过得去!于是在怡红院外又悲泣一回,搞得个落花满地鸟惊飞。
宝玉啊,真是与黛玉有着解不开的前世今生缘,就他能发现黛玉的细微变化,他懂得黛玉的真性情,懂得通过她的态度猜测她的情绪,并从不忍让她多伤心难过,他能知道黛玉见自己不悦,不是误会了自己,就是自己无心得罪了她。
宝玉面对黛玉的每件事情,从来不会搁置不管,放任自流,他是定要调查个明明白白,说个清清楚楚,再对黛玉真情表白一番。以完全消除黛玉对自己的误会。
处于青春年华的这么一对男女,闹脾气,使性子,一会好了,一会儿又不好了,一会儿哭了,几分钟后又笑了,这不就是爱的行为表达嘛!
且说宝钗急急离开滴翠亭,这会儿与探春正在欣赏鹤舞,见黛玉来了,三人便一同说话。
宝玉随后跟黛玉而来,探春拿着钱,缠着要宝玉给她买些轻巧雅致的玩意。
曹雪芹就此插入一段对探春内容的介绍,细读,会发现探春与宝玉的关系也极好,他俩在审美意趣上的切磋很有意思。
通过宝玉与探春的聊天内容还发现,探春与母亲赵姨娘是势不两立的,好像她对待母亲与弟弟贾环一直都不感冒,这是青春期的叛逆,还是她跟母亲与弟弟先天的生份?亦或是敏锐的观察力帮她随众?
贾环的教育问题从凤姐前回的话里就明白,赵姨娘的地位不如儿子,贾环的教育除了有贾府私塾学堂负责,回到家是交给王夫人教导的。
因为探春为宝玉做了一双鞋,赵姨娘得知后冷嘲热讽言语令探春很伤心,探春活泼热情且好交友,但母亲赵姨娘的世界却不如此。她对待儿子贾环与女儿探春的态度,可以发现埋怨总比鼓励多,训斥总与温柔多。
探春与母亲弟弟像生活在不同的空间,面对赵姨娘这样的母亲,探春的心理表现也是很不像女儿,这由不得令人会去猜测探春的成长轨迹。当然,曹雪芹不会辜负我们的疑问的,且在细读后回内容中寻找答案吧!
插叙说完了,再回到正题里的内容。宝玉与探春说完后,早不见黛玉了,于是他便继续寻找黛玉。
宝玉低头见满地落花,便不由想到黛玉,妹妹竟然不知这里如此多的落花,不如自己先兜了落花,再去那日同黛玉葬桃花处。
当他还未转过山坡,便听到那边有呜咽之声。宝玉细细听来,原来是黛玉在亦吟亦哭道:“花谢花飞飞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宝玉听后,也不觉痴倒。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