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勇气读书会 |《教学勇气》2019互+肃南空间山村小学在行动——甘肃肃南大泉沟学校
第四季《勇气读书会》——《教学勇气——漫步教师心灵》有感(二)

第四季《勇气读书会》——《教学勇气——漫步教师心灵》有感(二)

作者: 肃南205尚晓军 | 来源:发表于2019-04-15 09:10 被阅读12次

    今天是我《勇气读书》打卡第60天  2019年3月28日

            我阅读的书目是:《教学勇气 ——漫步教师心灵》  第四章 认知于共同体中 为伟大事物魅力所凝聚 4.重温真理

            真理意味着一个比较早期和天真的年代,当时人们确信他们能找到真理。但是现在我们明白这并不可能,所以我们不再用这个词了,因为怕令自己感到困窘。当然,撇开真理所具有的指导性不谈,我们不再用这个词并不意味已经完全从观念中解放了。相反,我们越不去谈论真理,我们的认知、教学和学习的过程就越有可能被传统和神话式的真理模型深深地支配,客观主义者模型已深深地埋人在我们的集体无意识之中,不理睬它就等于赋予它力量。

            随着我们的认识日益深人,主体最终得以命名,我们也得出结论,我们认识它了。但是超验性的主体随时会给我们惊奇,呼唤我们开始新的观察、解释、命名,进人永远无法完全说定的神秘世界。就是超验的开放性把真正共同体与绝对主义和相对主义区分开来。在这个共同体里,认识真理和陈述真理的过程既不是独裁式的也不是无政府主义的。相反,它是一场亲和与距离、说话与聆听、知与未知间复杂而永恒的共舞,令求知者和被知者成为合作和共谋的伙伴。

    今天是我《勇气读书》打卡第61天  2019年3月29日

            我阅读的书目是:《教学勇气 ——漫步教师心灵》  第四章 认知于共同体中 为伟大事物魅力所凝聚 4.伟大事物的魅力

            真正共同体是载着教育使命的概念,因为它接受这样一个基本事实:我们所归属的现实、我们渴望了解的现实,远远超越了人类彼此间的互动。在真正的共同体中,我们人类也与非人类形式的事物互动,它们与人类同等重要、一样强大,有时甚至比人类更重要、更强大。这个共同体并不只是借着我们个人思想和感觉的力量结合在一起,亦因“伟大事物的魅力,而结合在一起。只有发展和深化了我自己的内心世界,我才能理解任何伟大事物的内在生命。我不可能从别的生命里得知连我自己生命里都不认识的事物。在认识到我们自己本身就是伟大事物之前,我们不可能认识宇宙中的伟大事物。绝对主义和相对主义不但摧毁了世界的事物,也摧毁了我们认识自己的意识。

    今天是我《勇气读书》打卡第62天  2019年3月30日    星期六

            我阅读的书目是:《教学勇气 ——漫步教师心灵》  第四章 认知于共同体中 为伟大事物魅力所凝聚 4.认知与神圣

            认知的影像是本章的核心——对我来说,像真正共伺体、伟大事物的魅力、超验性的主体、“坐在中间且知之”的“秘密”——这些影像都是从我神圣的现实体验和真实的神圣体验中浮现出来的。其他人可能从不同的出发点达成相似的理解。但是我相信认知、教学和学习都植根于神圣的土壤,继续我的教师职业需要培养一种神圣感。

            “伟大的妙事,爱上了生命,尽情多姿多彩地生活,像悉心培育精神抖擞的良驹那样培育好奇心,天天攀山越岭,奔驰在茂盛的、充满阳光的山林。若没有冒险,情感的地带沉闷而僵硬;虽然也有山谷、山峰、崎岖的地形,生活中没有了壮观宏伟的地理魅力,只留下一段路。它从奥秘开始,又以奥秘终止,啊,其间的景观竟然如此荒凉、又如此美好!”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师生因共同学习,要用自己的智慧为学生解惑答疑。并且,教师要学会终身学习、与时俱进,只有这样才能成为一个真正的师者,才能真正成为为人师表者。

     今天是我《勇气读书》打卡第63天  2019年3月31日    星期天

            我阅读的书目是:《教学勇气 ——漫步教师心灵》 第五章    教学于共同体中以主体为中心的教育  1.第三事物

            我们对世界的认知源自聚集在伟大事物周围的、复杂互动的真正共同体。但是优秀的教师所做的,要远超过把共同体中的新知识传递给学生。优秀的教师通过让学生积极参与真正共同体的动态演变,重复认知的过程。这一过程就是第三事物。简单说:如果我们要把课堂作为真正的共同体,一个让我们彼此坦诚相对的共同体,我们必须在教学的核心范围内,加入一件伟大事物,也就是第三事物。

            任何情景的真正共同体都需要一种超验的第三事物,令你、我对超越我们自己的事物问责。因此,在一个以主体为中心的课堂上,我们的核心任务是要为伟大事物提供一种声音,一种能力——独立地把真理说出来,让学生听到、理解,而不需借助教师的声音。当伟大事物为自己说话时,教师和学生更可能进入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这个共同体不会瓦解于学生或教师的自我之中,而且知道要对核心的主体负责。以主体为中心的课堂,是尊重教师最重要的需要之一:它激活我们的主体、我们的学生和我们的心灵之间的关联,令我们一次比一次完整地完成教学。

    今天是我《勇气读书》打卡第64天  2019年4月1日    星期一

            我阅读的书目是:《教学勇气 ——漫步教师心灵》 第五章    教学于共同体中以主体为中心的教育  2.从微观世界教学

            从微观世界出发的教学中,我们要同时对主体和学生负责任,不会像一间智力的快餐店那样只把“片面”的信息传送给学生,而是去帮助学生理解信息是从哪里来的,理解它的含意是什么。我们同时要尊敬学科,尊重学生,要让他们不是像鹦鹉学舌那样把别人的结论背出来,而是像历史学家、生物学家或文学批评家那样去思考问题。

            我相信尊重学生的课堂才是最好的课堂。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我把学生作为认识的主体,发现的主体,实践的主体。把学习任何新知的最佳途径安排为由学生自己去发现,因为这种发现理解最深,也最容易掌握内在规律和联系。因此我在教学中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积极为学生创设主动学习的机会,提供尝试探索的空间,使学生乐于、善于自主学习,能主动从不同方面,不同角度思考问题,寻求解决途径。同时我也重视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实现知识的学习、互补。

            但尊重、理解、宽容学生的前提是,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人格、学生的选择、学生的个性,关心每一位学生。在学生有错时,不过分批评指责而是给他们改过的时间和机会,使学生感到“老师在期待着我”,从而自觉地投入到积极学习之中。

    今天是我《勇气读书》打卡第65天  2019年4月2日    星期二

            我阅读的书目是:《教学勇气 ——漫步教师心灵》 第五章    教学于共同体中以主体为中心的教育  3.医学院里的微观教学

            学生们完成了医学院的学业,当初把他们中许多人吸引进人医学院的怜悯之心大都已经消失了。当初人读医学院课程时学生大都深深地关心病人和他们的健康;但是在四年后,他们很容易把病人看作物体,可以修就修理好,修理不好就扔掉。这是一个很现实的例子,我们在教学中也那么会产生这样的问题。对一些问题学生,刚开始,我们每个老师都比较有信心去帮助他,但教学时间长了,你的方法用尽后,你很有可能也变得麻木,只是把他做为课堂中的一个物体,不去理睬。我们没有想过这样做带给这个孩子的伤害吗?,我们没有想过去改变吗?其实不然,我们时常在内心问“这样做对吗?”,可我们没有面对问题该去如何处理的办法。

            从“医学院里的微观教学”这一节,我知道了,把伟大事物置于我们的注意力的中央不但对伦理道德有好处,对智力发展也有好处:这些学生会变得“更聪明、更敏捷”。这至少有两个原因,而且都与真正共同体中的教育力量有关。因此,实现共同体在教育中至关重要。医学院的故事也让我相信,一个以真正共同体为基础的教学法不是浪漫的幻想,而是对于极迫切的教育需要所作出的实际响应。

    今天是我《勇气读书》打卡第66天  2019年4月3日    星期三

            我阅读的书目是:《教学勇气 ——漫步教师心灵》 第五章    教学于共同体中以主体为中心的教育  4.社会研究的微观教学

             在传统的教学中,老师的一种嘴巴,一支粉笔横扫这个课堂。整个课堂把学生作为接受知识的机器人,强行为学生灌输知识,学生在课堂中不知所措、昏昏欲睡,这样的课堂,学生获得多少知识我们暂且不说,就那种所有课堂一个模式的教学方法,为社会培养了多少“标准化”。其实,就现在们的教育也在压制学生的个性发展。

            其实,如果我们把课堂交给学生,让学生的个性得到张扬,能力得到自主发展,这样,我们的社会才会有日新月异的创新和发展,我们的孩子才会成为当今社会所需要的人才。正如“社会研究的微观教学”所说:他们的认识超越了种族的特性,一直探索到潜伏在任何概念背后的动态。他们当中有些人可以运用他们的知识成为新概念的创建者——因为他们如今学会了自己处理数据、拥有些识别新知识的准则。其他一些人可能成为更精明的聆听者和发言者。看来,我要学会用从微观世界教学法开放更多的空间让学生与主体直接对话,让他们学得更多,也学得更好,让他们不只学到社会科学家所知道的东西,也学会自己进行社会科学探究。

    今天是我《勇气读书》打卡第67天  2019年4月4日   星期四

            我阅读的书目是:《教学勇气 ——漫步教师心灵》 第五章    教学于共同体中以主体为中心的教育  5.开放空间与技术手段

            教学中我们时常为课堂中没有为学生创设良好的教学环境和达到预期效果而感到内疚。那么为了抵消内疚感,我们需要至少两样东西:一样是开放学习空间时我做事的理念;另一样是认识维持一个开放的空间所需的技术手段。但在教学中只要仍把填满空间的能力作为检验我们的专业胜任程度的惟一标准,而认为创造空间只不过是为了顺应潮流,我们就永远都无法把课堂向真正的共同体开放。只要我们仍不明白开放学习空间比填满它需要更多的技巧和权威,我们就会输掉与内疚的抗争,而我们的教学就会开倒车,恢复照本宣科的状况。如果我们要尊敬和发展创造学习空间所需的技巧,我们一定要把它们明确地点出来。而有些技术在上课前就需要了,比如构思学习过程,选择教材,设计作业和练习,以及计划课时。如果不作好符合开放空间的准备和决策,那么课还没开始空间就消失了。

            为了为课堂开放空间,我们要学会倾听孩子的声音,首先去开放孩子的内心空间,其次做好技术支持。但从事开放空间与技术手段的教学过程远比随波逐流要付出更多。若要开放这种教育空间,我们一定要先磨炼好某些技巧,还要学会其他技巧。

    今天是我《勇气读书》打卡第68天  2019年4月5日   星期五

            我阅读的书目是:《教学勇气 ——漫步教师心灵》 第五章    教学于共同体中以主体为中心的教育  6.共同体:多变与障碍

            让学生参与真正共同体的动态是优质教学法的原则。但这一原则要发自教师的自身认同和自身完整。我们的课堂上对共同体的真正威胁不是教师和学生间权力和地位的   差别,而是缺乏由这些差异所激励的相互依存的关系。学生依靠教师给分、评成绩——但教师依靠学生获得什么?成绩等级对学生是实实在在的,这个“靠学生获得什么”对我们教师也同样实实在在,如果我们回答不了这个问题,共同体就不会实现;当我们不彼此依赖时,共同体就不能存在。

            当我们愿意放弃自我保护的专业自主,让我们像学生依靠我们那样去依靠我们的学生,我们就会更加走近那个真正共同体所需的相互依存关系。当我们因需要我们的学生而说“请”,因我们真诚地感谢他们而说“谢谢”时,通往共同体的障碍就开始消失,教师与学生就会展开更有共识和意义的深层对话,而学习会奇迹般地、生气勃勃地发生在所有人身上。

    今天是我《勇气读书》打卡第69天  2019年4月6日   星期六

            我阅读的书目是:《教学勇气 ——漫步教师心灵》 第六章 学习于共同体中    共事切磋    1.关上门的教学

            国家提倡改革开放,那么我们的教育也要学会开放,因为关门教学已不适应这个社会的需求。现在社会,技术革新日新月异,是一个知识爆炸的时代,关上门,只能是固步自封,况且,关上门我们也无法更新知识、接受优质教学资源。教学过程的细微区别是不可能被这种方法捕捉到的,教师肯定会被一个如此过分简单化的方式弄得士气低落。没有任何一组标准问题能同样适用于作为优质教学源泉的千差万别的心灵。但是如果我们依然坚持关上我们教学的大门,别人除了在学期快结束时从窗外扔进一些问卷以外,还有什么办法来评价我们呢?其实,这样评价并非如有些教师所投诉的那样仅仅是管理人员读职的结果,而是因为教师文化令他们别无选择。

            而当前互联网的介入,逐渐在创设校园无围墙、教室无围墙。那么,为了与新技术接轨,我们还是“打开门教学”比较好。这样,更便于我们接受新知识、新理念。更便于我们用新思想武装我们的头脑,用最新知识来教育我们的学生。

    今天是我《勇气读书》打卡第70天  2019年4月7日   星期天

            我阅读的书目是:《教学勇气 ——漫步教师心灵》 第六章 学习于共同体中 共事切磋    2.对话的新主题

            我们把教学简化成技术问题的倾向,是我们缺乏有广度或深度的同事间对话的一个原因。虽然技术性的谈话有可能提供给我们需要的解决方案,但当技术成为惟一主题时,对话就给阻碍了:教学的人性议题被忽略了,因而教学的人也感到被忽略了。当教学被简化成技术时我们就贬低了教师和他们的专业,而且人们也不愿意再回到贬低他们的对话中。

            在教与学过程中的关键时刻,以及能丰富我们教学自我感的隐喻和影像。“关键时刻”是在教师工作坊中用的一种简单方式,邀请大家开放、诚实地分享他们的经验。这里所指的关键时刻是指学生在一个学习机会中,可能会开放或封闭起来——而这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教师如何处理它。我们的隐喻显示的阴影部分似乎很清楚:倾向把学生比作“羊群”,这在字面上颇招人反感。有时我们会因学生的盲从、粗心大意或垂头丧气而气得半死。如果让这个阴影落在教师与学生之间,就不可能搞好教学。如果这个牧羊犬隐喻只是让我们对自己阴影的出现保持高度警觉而没有别的作用,那对老师和学生都大有好处。其次,在我们遇上教学困难时,我们能在别人帮助下利用这一隐喻找到指引方向。“在这种情况下,牧羊犬会做些什么?’我们可以试着用尽可能贴近隐喻的方法去回答这个问题,这样就避免了在解决问题和技术上的生搬硬套。

            为了不让课堂涣散,牧羊犬早就会吠叫、警觉并对羊变得固执而干扰课堂的顽劣行为及时阻止。假若经过反复警告还有顽劣者不服管教,一意孤行,牧羊犬会情愿让其面对野狼带来的劫数,也不会牺牲整个羊群。一只牧羊犬会“心慈手辣”,而不是扮演“老好人”的角色,除非局面失控。如果我们能将这些比喻的意义变成各种实际行动,从更直接面对学生的行为,到最终采用评等级的方式来修正学生的某些行为,我们的课堂就会变得轻松。

    今天是我《勇气读书》打卡第71天  2019年4月8日   星期一

            我阅读的书目是:《教学勇气 ——漫步教师心灵》 第六章 学习于共同体中 共事切磋    3.对话的基本规则

            新的对话主题能帮助引发一些关于优质教学的有效谈话,但还是远远不够的。与谈论一些离我们很远的技巧不同,这些主题很容易触及我们的敏感之处,因此需要有对话的基本规则来配合——这些规则帮助我们尊敬彼此的弱点,而且避免在开始之前使对话冷场。

            人和人的对话,有些高兴,也有些无奈,不管是哪一种,都是现实的存在。在教育学生的路上,我们都不是旁观者。因此在课堂中,我们说得多少不重要,重要的是要懂得彼此尊重,不过问隐私,更不能在没有调查清楚事情时,就下结论,这样会伤害孩子。另外对话中相互信任、相互尊重能更有效地增进师生关系。语言是交流的工具,学会说话,懂得基本的语言规则,将对我们的教学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今天是我《勇气读书》打卡第72天  2019年4月9日   星期二

            我阅读的书目是:《教学勇气 ——漫步教师心灵》 第六章 学习于共同体中 共事切磋    4.需要领导

            任何一支在天空中飞翔的大雁队伍中,最重要的都是领头雁。因为,头雁决定雁队的前进方向,决定雁队的精神状态,决定雁队的前途命运。头雁率先垂范,发挥了示范带动作用,就会形成“头雁效应”,这支队伍就会向着目标同心同德、奋勇前行。因此,作为一所学校,尤其是当代乡村学校,尤其需要一位能掌控全局,思想进步,与时俱进的高素质领导,来带动学校队伍整体迈进,共同成长。只有这样一个学校才能和谐美好的发展。

            书中描述:当我们谈论领导时,一般会与机构来对照:以为机构需要领导,而共同体不需要。但这个论点完全可以颠倒过来:机构即使没有领导者也可只按行政规则办事而生存一阵子,但是共何体是动态的,每时每刻都需要领导。共同体是不会从自然联系中浮现出来的,尤其不会从多数教师任职其中的那些复杂的、经常冲突的机构中产生。如果我们建立进行教与学对话的共同体——有意追求目标和实践基本原则的共同体——我们就需要能带领大家奔向那个愿景的领袖。

    今天是我《勇气读书》打卡第73天  2019年4月10日   星期三

            我阅读的书目是:《教学勇气 ——漫步教师心灵》 第七章 不再分离  心怀希望教学    1.停滞、绝望与希望

            但我们游历全国和各地的教师们谈论教学实践时,他们关心教育,并对教育变革有激动人心的设想时,就会发现乡村学校的各方面条件都令人失望,各方面的阻力接踵而来。

             这是这本书的最后一章,重点将由教学实践转向教育改革的问题,即是否有可能将我们关于教与学领悟最深刻的见解体现在可给教育注人新的活力的社会变革运动中?但我们游历全国和各地的教师们谈论教学实践时,他们关心教育,并对教育变革有激动人心的设想时,就会发现乡村学校的各方面条件都令人失望,各方面的阻力接踵而来。但我们不能停滞不前,不能产生绝望,在逆境中要充满斗志,学会突破。那么如何调节,请看书中作者怎么告诉我们:第一阶段:独立的个体作出发自内心的决定,决定过一种“不再分离”的生活,为自己在制度之外寻找生活的中心。第二阶段:这些个体开始彼此发现对方,并形成“志同道合的共同体”,以提供相互的、支持和发展共享愿景的机会。第三阶段:这些社群开始转向公众,学会将他们个人的关注转化为公众问题,并且在此过程中接受充满活力的评论。第四阶段:一个选择性激励系统开始出现,以支持变革的远见,并施加压力使奖赏激励系统的标准发生变化。

    当我们认识到这些力量是伸手可及的,我们就更不容易屈从于组织制度的禁锢,更不轻易使自身沉溺于因改革无望而但求一团和气的状态之中。

    今天是我《勇气读书》打卡第74天  2019年4月11日   星期四

            我阅读的书目是:《教学勇气 ——漫步教师心灵》  第七章 不再分离  心怀希望教学    2.不可分离的生活

            一些孤独个体受到需要变革的环境的困扰,决定“不再分离”地生活时,变革运动便发生了。人们站在选择的十字路口:要么一直让自我枯萎,要么坚持呼唤美好生活和优秀教学之来源的自身认同和自身完整,必须在两者之间进行选择。为了不再分离地生活,必须克服条件限制,而条件又是有其特别因由的。我们居住于制度背景下,包括学校、工厂、市民社会等,因为它们庇护着我们重视的机会。但那些制度对我们的要求常常与我们的内心不符——比如,不分是非地对公司忠诚的要求,与我们讲真话的内心律令相冲突。如果恰到好处,这种张力可以是创造性的。但当我们的心灵完全变成组织的附庸时,当我们将组织、的逻辑内在化并使之压倒性地占领了我们自身生活的逻辑时,那就变成了一种病态。要不再分离地生活,就是为自己的生命寻找新的中心,一个游离于体制及其要求之外的中心。这并不意味着人脱离体制,人可以留在岗位上;但这的确意味着人的精神离开体制而独立。人必须找到一个能使其站立于制度之外的坚实基础,找到他自身存在的根基,依靠这个根基,他可以更好地抵制组织的价值变成他的内在生命景观时所发生的扭曲。

            从事教学工作也一样,我们在教学中必须找到所谓的职业幸福感,找到自我存在的价值,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走进自己喜欢的职业,才能融入真正的不可分离的生活。

    今天是我《勇气读书》打卡第75天  2019年4月12日   星期五

            我阅读的书目是:《教学勇气 ——漫步教师心灵》 第七章 不再分离  心怀希望教学    3.志同道合的共同体

            志同道合的共同体的第二个功能是:帮助人们发展能够代表变革运动愿景的语言,并赋予其力量,使它能够在杂乱无章的公共领域中生存、繁荣。这是在追求现实的社会里谈论梦想的虚弱;是在追逐竞争的社会里谈论共同体的虚弱;是在崇尚谨慎行事的社会里谈论冒险的虚弱。那些使用这些心灵语言的人们,在向可能包括怀疑者和敌对者的大范围观众演说之前,需要有一个场所,来练习,来适应,先获得志同道合的人们的赞同。

            在我们的成长过程中,能找到一群志同道合的共同体对我们的成长尤为重要。像互加计划,在每个层次的成长中,我们都会遇到一群有活力、且不负激情的老师,在与他们抱团成长的过程中,我们对教育充满挚爱,对个人的成长也充满信心,这就是共同体为我们带来的无限可能。一个人必须要让他不再分离地生活的决定被人们发现。这种近距离发现并不容易,因为它可能会带来指责。但是当我们以可见可行的方式表明我们的价值时,我们有时会对这种就近结盟的方式感到吃惊。

    今天是我《勇气读书》打卡第76天  2019年4月13日   星期六

            我阅读的书目是:《教学勇气 ——漫步教师心灵》 第七章 不再分离  心怀希望教学    4.走向公众

            当一场变革运动走向公众时,它不但有机会用自己的价值观影响他者,同时它也面临挑战,被迫在其中检验和修正其价值。在作出要不分离地生活的决定时有如此大的“灵魂力量”,当人们把这种“灵魂力量”聚集在一起时,这种力量就这样被大大地增强了。于是几乎必然会出现自以为是、自我陶醉的阴影。要最大限度地缩小阴影和最大限度地扩大光明,惟一的方法是使运动面对公众的批评——走向公众,以严肃、认真的态度接受公众的批评。如果我们这些从事教育的人想了解一场变革运动如何进行,并尝试换上改革运动的心态,我们就会很容易与那些在公共领域能够帮助改革运动向前发展的人们取得共识。

            在运动中从事共同的事业,并不要求合作者和我们有完全一致的看法。当我们联合起来的时候,我们会发现自身给人拖往危险的方向。但因为我们是连在一起的,我们也有机会使运动朝着我们的方向走。从事共同的事业开放了在原先陌生的领域进行教与学的可能性。当一场运动走向公众的时候,参与者的自身认同和自身完整都在公共舞台上活跃的多元价值与愿景中接受考验。我们必须在这很容易迷失方向的复杂力量场中保持自己的完整性,同时我们也要敢于开放自己,面对各种冲突的影响,这样,改革运动和我们自身的完整性就会一起成长。

    今天是我《勇气读书》打卡第77天  2019年4月14日   星期日

            我阅读的书目是:《教学勇气 ——漫步教师心灵》 第七章 不再分离  心怀希望教学    5.精神奖励

            变革运动之所以有力量改变组织的逻辑是因为组织从根本上说是一套社会约束制度:做这个事情你会受到惩罚,做那个事情你会得到奖励。只要组织在一个给定的行为领域内——比如教与学的领域——掌握着这套奖惩机制,那么它就有力量影响每一个参与到这项运动中的人。

            当我们在变革运动中找到自己的位置时,我们会发现,在热爱教学和为改革教育的工作之间没有本质的冲突。一场真正的变革运动不是争夺权力的游戏,而是显然扩大了的教与学。现在,世界成了我们的教室,教与学的潜力无所不在。在这个世界中,我们只需要开放心灵成为真正的自己。

            所谓精神奖励:

            (1) 满足人们的精神需要,在物质需要获得满足时,精神需要则往往成为某些人的主导需要。

            (2) 精神奖励能激发人的荣誉感。

            (3) 精神奖励能激发人的进取心、责任感和事业心。

            从心理学的意义上讲,奖励对每个人都能引起愉快的感受,任何人都希望得到他人或社会的赞赏,这是一种普遍的心理状态,它已成为人们的人格特征之一。

    今天是我《勇气读书》打卡第78天  2019年4月15日   星期一

            我阅读的书目是:《教学勇气 ——漫步教师心灵》 读书总结

            读书也像教书一样,是需要“自身认同”的,只有我们内心认同了的书,才能对我们发挥作用。《教学勇气》这本书,作者带领我们,把职业和学生结合起来,进行一次心灵之旅。读这本书的37天中,我不但没有感觉累,反而因读书所获得的点滴而感觉欣喜。此书改变了我的教学观念和教师职业的最初认识。在平常的教学中,对课堂中发生的某种现象,我们会无端对学生发脾气,甚至在“为了一切学生、一切为了学生”的幌子下,自然而然地进行一切不可利用的手段,来维持我们的教学。通过阅读,他才发现,是我们对学生剖析不够,因此,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们要努力拓展教与学的能力,把教与学同等对待,并要循序渐进地发展自我。

            《教学勇气》

            它循序渐进,一步一个脚印:

            它始于你真心去做,

            它始于别人说“不成”而你再去做,

            它始于你说“我们”,

            而你清楚“我们”是何人,

            且你一心要天天壮大“我们”——皮尔斯《待垦之路》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第四季《勇气读书会》——《教学勇气——漫步教师心灵》有感(二)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uysyw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