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庄子諵譁-人世间(4)

庄子諵譁-人世间(4)

作者: 晓云感恩自在 | 来源:发表于2022-06-30 19:09 被阅读0次

太子的老师

颜阖将傅卫灵公大(太)子,而问于蘧伯玉曰:有人于此,其德天杀。与之为无方,则危吾国;与之为有方,则危吾身。其知适足以知人之过,而不知其所以过。若然者,吾奈之何?

颜阖奉到命令,去做太子的老师。心中很害怕,就去问卫国的贤人蘧伯玉,也是孔子最佩服的一个人。卫国的太子,“其德天杀”,这个人好杀,“与之为无方,则危吾国”,如果不教育他,只做个挂名的国师,将来这个国家会亡在他的手上。

“与之为有方,则危吾身”,如果正规地教育他,那我本身就会危险,可能会被杀头,他将来可能恨我。

这位太子很聪明,聪明到“适足以知人之过”,看人家的缺点、毛病,看得很清楚,“而不知其所以过”,可是他永远看不到自己的缺点毛病。

“若然者,吾奈之何?”你看我怎么办?

蘧伯玉曰:善哉问乎!戒之,慎之,正女身哉!形莫若就,心莫若和。虽然,之二者有患,就不欲入,和不欲出。形就而入,且为颠为灭,为崩为蹶。心和而出,且为声为名,为妖为孽。

你问得好,“善哉问乎”!“戒之,慎之”,你要随时警戒自己,处事随时要谨慎。“正女身哉!”第一,你自己要做一个正人君子。

如何教育领导人

做大事业,处于混乱局面的时候,“形莫若就”,外形方面要显得随和,将就他;“心莫若和”,可是你的内心不同,要外圆内方,自己要非常平和,不能随便,更要调和,不能他做坏事,你也赞成,那就不对。要想改变一个人是很难的,但是心里不能够随便,要用平和委婉的方法引导,所以要内方外圆。

“虽然,之二者有患”,上面两句话,任何人都很难做到,要是做到了也有毛病。“就不欲入”,比方外形跟他同流合污,你要怎么样我也跟你怎么样。但是“就不欲入”,不能深入,恰到好处。“和不欲出”,你自己内在心地要光明磊落,要端正,还要跟他保持和平祥和,但是外表绝不能表露出来!你的正道也不能够暴露在外。

“形就而入”,他说处在这样一个环境,碰到这样一个人物,你外表上跟他也常常在一起,和蔼招呼,形态同事,但是不要真的同进去了。“且为颠为灭,为崩为蹶”,不然你也都完蛋了,就变成颠倒灭亡崩垮了,最后为“蹶”,就要跌死了。

“心和而出”呢?外表跟人家一样,内在自有道德的标准,但如果向人家表达自己,严重的宣传自己,“为声为名”,好像自己表示有学问有修养,那你完了,结果变成“为妖为孽”,变成外道、妖怪了。本来你是正道,为了一点名利心的驱使,你遭遇的后果,说不定连你的脑袋都要落地了。

彼且为婴儿,亦与之为婴儿;彼且为无町畦,亦与之为无町畦;彼且为无崖,亦与之为无崖。达之,入于无疵。

他幼稚你要跟着他幼稚,“彼且为婴儿,亦与之为婴儿”,“彼且为无町畦”,无町畦就是没有方向没有正路,“亦与之为无町畦”,那你也就要像白痴,不过你白得好一点点,有时候清醒一下,这样才能够领导。“彼且为无崖”,崖就是一个高高的标准。像太子没有什么标准的,你也要跟着像没有标准。这三点你能做到才行,但是你不能糊涂。“达之,入于无疵”,你做人做事要通达圆融,不要古板;但是啊,一个人太圆融会出毛病的,太圆就变成滑头了,所以又不能滑头,要做到没有一点瑕疵。

不自量力的螳螂

汝不知夫螳螂乎?怒其臂以当车辙,不知其不胜任也,是其才之美者也。戒之,慎之!积伐而美者以犯之,几矣。

螳螂在路上,听到车子卡卡卡的响,“怒”就是发怒,也是努力,它用尽力气,想把车子挡住。“不知其不胜任也”,不自量力,“是其才之美者也”,虽然如此自不量力,但它有勇气

“螳臂挡车”,就是庄子这里描写而来的。这个话怎么插在这里呢?上面这一段蘧伯玉告诉颜阖,为人处世,如何辅助一个老板,这个大原则讲完了,下面讲,如果你不照这个方法去做,一定想要把他改正过来,那就像螳螂用臂挡车一样,最后自己完了。不过完了是完了,历史上留了名。

戒之,慎之!积伐而美者以犯之,几矣。”蘧伯玉说所以啊,你去要小心谨慎,你只能慢慢教育他,改正他。怎么叫“积伐”呢?就是自伐,自己认为了不起,骄傲自己有功,叫做自伐。这种人自尊心很强,傲慢渐渐累积起来就是积伐。“而美者以犯之,几矣”,你慢慢地奖励、多多地鼓励他,你就成功了。“几矣”,这一点你再做好了就对了。

虎性 马性 人性

汝不知夫养虎者乎?不敢以生物与之,为其杀之之怒也;不敢以全物与之,为其决之之怒也;时其饥饱,达其怒心。虎之与人异类而媚养己者,顺也;故其杀者,逆也。

有没有见过养老虎的人?要喂老虎吃肉的时候,宁可煮熟,不敢给它生的肉吃。“为其杀之之怒也”,这样会养成它杀生的习惯和斗争的习惯。同时也“不敢以全物与之”,宁可先剁开,“为其决之之怒也”,如果给它一整个的,还要用牙齿啃咬,用爪子按那个东西,有时候咬不下来,发了脾气,就会出毛病。个性坏的人,就像这个老虎一样。“时其饥饱,达其怒心。”要晓得它什么时候饿,什么时候饱,更要了解它怎么样会发脾气。

“虎之与人异类而媚养己者,顺也;故其杀者,逆也。”老虎跟人不是同类,但是它对于养它的人蛮好、蛮乖,因为给它吃的嘛!而且养老虎的人,顺着老虎的性情兴致而养,有时候老虎发了脾气也会吃掉养它的人。

夫爱马者,以筐盛矢,以蜄盛溺。适有蚊虻仆缘,而拊之不时,则缺衔毁首碎胸。意有所至而爱有所亡,可不慎邪!

那些喜欢养马的人,看见马尾巴一翘,就晓得它要大便了,立刻把箩筐放在马后面接大便。要屙尿的时候,用海边那个蛤壳(娠)来接它的尿。

有个蚊虻来咬这个马,这个人看到了,“而拊之不时”,为了爱这个马,拿那个苍蝇拍,啪……打到马身上去。马被他一打,咚,头转过来一踢腿,就把他踢死了。马屁拍到马腿上,因为他打的地方不对了。“则缺衔毁首碎胸”,然后马把那个缰铁也咬断了。

“意有所至而爱有所亡,可不慎邪!”这两句话要注意,是做人的道理。任何一个人,各有自由的意志,老虎、马、各种生物也是一样,他那个习气来了,什么都转不了。“意有所至”,心意专注在那一点上,一个人着迷的时候,你要劝他回头是岸,他说岸在哪里啊?苦海茫茫,回头岸如何去?什么般若呀!真如呀!都没有用。所以“意有所至,爱有所亡”,明知道你爱他,有时候因为他自己的需要,那个力量一来,就忘记你爱不爱他了!可不慎邪”!你要谨慎啊!


相关文章

  • 庄子諵譁-人世间(4)

    太子的老师 颜阖将傅卫灵公大(太)子,而问于蘧伯玉曰:有人于此,其德天杀。与之为无方,则危吾国;与之为有方,则危吾...

  • 庄子諵譁-人世间(5)

    齐国的大树 匠石之齐,至于曲辕,见栎社树,其大蔽数千牛,絜之百围,其高临山十仞而后有枝,其可以为舟者旁十数。观者如...

  • 庄子諵譁-人世间(1)

    人间世这个名词,也是庄子提出来的。《逍遥游》过了,是《齐物论》,因为《逍遥游》是解脱,真得了解脱,才能够达到形而上...

  • 庄子諵譁-人世间(3)

    大使的痛苦 叶公子高将使于齐,问于仲尼曰:王使诸梁也甚重,齐之待使者,盖将甚敬而不急。匹夫犹未可动也,而况诸侯乎!...

  • 庄子諵譁-人世间(2)

    笨的好人 聪明的坏人 且昔者桀杀关龙逢,纣杀王子比干,是皆修其身以下伛拊人之民,以下拂其上者也,故其君因其修以挤之...

  • 读庄子諵譁

    欲得不得。欲失不失。得失之妙,何以参透。方知我心空,而世人心不满,他心必扰我心,如我心尽色,五彩之妙,而世心空无只...

  • 庄子諵譁-齐物论(4)

    以指喻指之非指,不若以非指喻指之非指也;以马喻马之非马,不若以非马喻马之非马也。天地一指也,万物一马也。 可乎可,...

  • 【南怀瑾老师】想做大事业,这两则故事的道理要懂!

    想做大事业,这两则故事的道理要懂! 本文摘录自 《庄子諵譁》 庄子说了好几个故事,都与我们生活在人世间的道理观念有...

  • 庄子諵譁-逍遥游(4)

    故夫知效一官,行比一乡,德合一君,而征一国者,其自视也亦若此矣。而宋荣子犹然笑之。且举世而誉之而不加劝,举世而非之...

  • 庄子諵譁-德充符(4)

    内在与外在 跂支离无唇说卫灵公,灵公说之;而视全人,其脰肩肩。瓮大瘿说齐桓公,桓公说之,而视全人,其脰肩肩。 跂这...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庄子諵譁-人世间(4)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uyxfb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