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中国未来而读”多么响亮、多么厚重感的号召,而在我看来,那是我们每一个语文老师发自内心的震奋人心的誓言。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琅琅的读书声是校园中最美风景,也是我们语文老师最向往的画面。然而,现实却是读书声淹没在题海之中,即使是那区区可数的阅读也是在为应试而读。中国自古以来就崇尚读书,就有“书中自千钟粟,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之说,且不说读书最后能否真的如人所愿换来一切,最少可以证明古人对读书的重要性的理解来源于现实,更高于现实。即便是现在,读书仍然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性。
参加了“互加计划”后,我深刻认识到我作为语文教师身上的重任,也是使命——做“读书种子”。曾经的我用三年时间阅读了大量的名著,甚至熬夜,只为啃下一本本厚厚的经典。一本《百年孤独》竟让我废寝忘食连啃了三遍。而参加工作后,从事语文教学20年所读的书却不敌上大学三年的阅读量,阅读的书目简单到只为应对学生的考试需要而读。自我反思之余,我更清楚地认识到,作为一名语文教师身上的担子。如果没有海量的阅读和引领,何谈培养学生的阅读爱好与习惯。只有老师读出了美,品出了味道,才能有效地促使学生积极地阅读。
网络时代的到来是不可抗拒约。网络传播,移动终端的传播,对阅读的“致广大”起了非常大的作用,各种信息汇聚而来。阅读方式也在发生着巨大的改变,碎片化阅读走趋向于合理性、必然性,甚至是必要性。未来每个人都可能变成知识的重组重构者。我们过去尊崇的大师大家,是他们在重构知识。但碎片化的阅读会产生很多副作用,比如会让人什么都知道一点儿,浮光掠影,很容易自满自得。所以,始终离不开经典阅读。作为语文教师,对下一代进行经典教育,通过阅读整本书,让人安静、耐心,我想这非常重要。读书可能是让人安静下来的最好方式。
温儒敏教授的话还在耳畔不断地回响:语文老师要做“读书种子”。新时代的我们既要紧跟科技发展的步伐,又要做好经典与优秀传统的传承与发扬,我们要肩负重任,砥砺前行,用自己的行动去影响我们的学生,让他们爱上阅读,乐于阅读;让我们的语文课更多一些文气,让我们的生活更多一些书香!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