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七(六) 【原书卷七·二〇】
唐以前,未有不熟精《文选》理者,不独杜少陵也。韩、柳两家文字,其浓厚处,俱从此出。宋人以八代为衰,遂一笔抹杀,而诗文从此平弱矣。汉阳戴思任《题文选楼》云:“七步以来谁抗手,‘六经’而外此传书。”
《昭明文选》,又称《文选》,是中国现存的最早一部诗文总集,由南朝梁武帝的长子萧统组织文人共同编选。萧统死后谥“昭明”,所以他主编的这部文选称作《昭明文选》。一般认为,《昭明文选》编成于梁武帝普通七年(526) 至中大通三年(531) 之间。《昭明文选》收录自周代至六朝梁以前七八百年间130多位作者的诗文700余篇。选材严谨 、注重词藻 ,所选的大多是典雅之作。在过去文人的眼中,一向被视为文学的教科书 ,是士子们必读的一部书,千余年来流传不衰。大诗人杜甫教育他的儿子宗武要“熟精文选理”(《宗武生日》)。到了宋代 ,更有“文选烂 、秀才半”的俗谚(陆游《老学庵笔记》)。
八代,释义:1、指三皇五帝。《文选·陆机》:“於是讲八代之礼,蒐三王之乐。” 李善注:“八代,三皇、五帝也。”。2、泛指秦汉以来诸朝。或以为东汉、魏、晋、宋、齐、梁、陈、隋,或秦、汉、魏、晋、元魏、齐、周、隋。
宋·苏轼《潮州韩文公庙碑》:“文起八代之衰,道济天下之溺。”文起八代之衰,是苏轼对韩愈的赞誉,赞扬他发起古文运动,重振文风的历史勋绩。“八代”指的是东汉、魏、晋、宋、齐、梁、陈、隋,这几个朝代正是骈文由形成到鼎盛的时代。另外,还可从虚的角度理解“八代”,即很长时间。“衰”是针对八代中的骈文而言的。两晋以后,骈文风气大盛,不分内容场合,几乎无文不骈、无语不偶,走向了形式主义歧途;内容上大多风花雪月,儿女情态,无病呻吟,趋于堕落。到唐代中叶,韩愈、柳宗元发起了声势浩大的古文运动,主张用散句单行的形式写作散文,使这种散文逐渐代替了此前的骈文,并持续千百年。在这场运动中,韩愈的开创之功是不可没的,并且以卓越的理论和创作实践,为古典散文的艺术生命注入了新鲜血液,为散文的历史发展开辟了一条康庄大道。所以,素来不轻易称许别人的苏轼也在《潮州韩文公庙碑》中作了“文起八代之衰”的千古赞誉。
戴思任,(资料缺)。
文选楼,楼名。一在湖北省襄阳县。南朝梁昭明太子萧统建。统集刘孝威、庾肩吾等十余人,于此辑《文选》,故名。一在江苏省扬州市。旧谓萧统读书处。或言非是,乃隋曹宪故居。宪以《文选》教授生徒,故名所居巷为文选巷,楼为文选楼。清阮元居文选巷,建楼五间,题名隋文选楼,用以藏书,所辑书名《文选楼丛书》。
七步,指曹植的《七步诗》。
抗手,汉语词汇。释义:1、举手。施礼。2、举手。示意告别。3、犹匹敌。
六经,孔子在晚年整理的《诗》《书》《礼》《易》《乐》《春秋》,后人称之为“六经”。
本人翻译:
(略)
真老实人言:
《昭明文选》,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诗文总集,一直为士人推崇。其对诗文创作的影响无可估量。所以,唐诗的辉煌成就,《文选》功不可没。在袁枚看来,韩愈、柳宗元的文章精彩之处,也是学习借鉴了《文选》的。而宋代起,对《文选》前后一段时期的文章(主要是骈文)一概鄙弃,所以导致了宋代之后的诗文平弱。袁枚倡导“性灵”作诗,实质上是强调诗意取“性灵”二字,而就诗文本身的文字锤炼,典故化用,音韵响亮等形式美,袁枚也是十分在意的。“七步以来谁抗手,‘六经’而外此传书。”袁枚最后引用的这句诗,既是对《文选》地位的高度评价,也是给我们指出学诗的重要途径——潜心《文选》,精熟文理,探骊得珠,摘取桂冠。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