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2023-03-27放下演绎 跳出信念限制

2023-03-27放下演绎 跳出信念限制

作者: 霞光倾城 | 来源:发表于2023-03-26 23:44 被阅读0次

【案例呈现】

班主任小邹出去培训一周,他的课基本由我来承担,他的班主任工作也由我来接管。周二上午第二课是数学课,第三课是语文课。我首先上完第二课,课间被几个孩子围着说了几句话才想起要去办公室拿下一课要用的东西,于是匆忙往后面一幢楼的办公室赶,同时吩咐在连廊里玩耍的几个孩子:“金老师去办公室拿一下东西,等会第三课铃声响起后,估计来不及,等会要认真做眼保健操。知道了吗?”他们几个点点头,继续玩儿。

果不其然,当我刚到办公室,上课的铃声就响起来。我心急慌忙、紧赶慢赶来到教室,远远看到教室前面窗口处站着的学校少先队负责检查眼保健操的监督岗成员。还没到教室,就从教室敞开的门、窗里传出教室内的吵闹声,再走进教室一看,大家都在吵闹,没有人在做眼保健操,几位监督岗成员无奈地在课桌间走动,大有摁头头要动,摁脚脚要动的感觉。

看到孩子们的表现,我火冒三丈,大喝一声:“你们在干什么?”看到盛怒的我,所有的孩子都吓住了,赶紧坐好到位置上,开始做眼保健操。那一刻,我的情绪达到了爆点。看着孩子们假模假样做眼保健操的样子,我气不打一处来:“刚才我离开教室时,还特意吩咐几个同学,第三课要好好做眼保健操,你们倒好,非但不在好好做,还说话,跑位置!你们实在是太让我失望了!”

听了我的话,所有人都不吭声,就那样看着我,我继续发泄我的情绪:“原本以为,我们从一年级开始到现在应该有默契了,你们应该知道怎样做才是对的,你们一直都是给别的班同学做榜样的,但是,你们今天的表现实在让我生气。你们的行为一点不像优秀学生的样子。我本来想着,陪你们一起到六年级,照这个样子看下去,我真的没有信心走下去了。我还是到一年级去好。”

说这些话时,我看到王子萱眼睛红红的,似乎快哭了,平时特别调皮捣蛋的几个男生悄悄地埋下了脑袋。教室里安静得似乎能听见大家的呼吸声。

【案例剖析】

这件事虽然过去几天了,但我仍然念念不忘。最近读到这样的一段文字,让我对自己的情绪有了较为清晰地认知:

每个人在成长的过程中,都会形成自己的“信念系统”,这个信念不是指意志力或者信仰,而是无意识地“认为”,是我们“认为什么是真、什么是对”的底层决定,这就是孩童心智的认知模式,要找到唯一的、确定的“对”就是孩童心智的认知模式,要找到唯一的、确定的“对”才安全。有人在冲突性的背景里,因为强势,控制住了局面,就会形成信念:比别人厉害才是安全的,才是对的!另一些人在同样的背景里,因为退缩避让,保护了自己,维持了关系,就会形成另一种信念:避让冲突就能躲过危险,这才是对的!如果这两个人遇到一起,就会产生信念上的冲突,会彼此觉得难以相处,其实知识两个信念系统在冲突,而不是人与人的矛盾。

当我看到孩子们不在按规定做眼保健操时,我的信念系统认为,此刻学生就应该做眼保健操,而孩子们的信念系统可能会觉得:这眼保健操做起来很麻烦,也没什么用,做不做都一样;我反正已经近视了,做不做操效果都一样。不同的信念系统决定了不同的行为和情绪表达,所以,在“必须按规定做”这样的信念系统支配下的我,选择了用发火来逃避我的责任:我已经提前跟你们说了,你们还没有好好做操,我把我的要求跟你们说了,你们没有做到,是你们的责任,不是我的责任。我的演绎系统对孩子们没有做眼保健操做出了的演绎是:孩子们不好好做眼保健操就是对我的抗拒。

然而,我们在生活中很容易就可以看到,面对同一个对象、同一个事件,不同的人看到的信息和资料是不一样的,这就是每个人的演绎系统不一样。其实,这就是“眼界”或“境界”不同,就是受信念限制的程度不同;受限多,境界就局促;受限小,境界就大了。

现在反观当时孩子们不做眼保健操这个事实,有很多种可能性:

1.抗拒老师、学校的控制;2.不喜欢做眼保健操;3.邹老师不在家,金老师又没来,此刻没有老师来管我们,趁机玩一玩;4.班干部又来管我了,我 才不听他们的呢;5.刚刚课间没有玩够,趁这个时间再多玩一会儿;6.别的班同学也经常不好好做操,老师也没怎么地,我们也可以试试老师会怎么样对我们;7.以前我们都没好好做,没出什么事,这一次不好好做也不会出现什么问题的;8.手悬着做操很累……

因为我演绎为抗拒,自己就烦躁,觉得自己的付出被忽略了,然后就用发火来找到自己的存在感。

那么问题来了,对于跟我朝夕相处的孩子来说,他们冒着被批评的风险还要表现出这样的行为来,目的是不是也和我一样?老师对他们忽视太多,他们也要刷一刷存在感呢?虽然说我每天都在,但是班主任不在班里,他们感受不到班主任老师的关注了,心里有点失落;金老师下课总是被那些找她说话的同学包围,也不来看看我们怎么玩的,我也要老师多看我几眼,哪怕批评我一顿也好;我做得再好,老师没看见等于没用,等老师来了我再好好做,做给老师看,这样老师就喜欢我了。这也许是孩子们的演绎。他们的信念里有且只一种:所有被老师看见的行为才是对的。

于是,在那个当下,孩子们就出现了与平常异样的表现。可惜,当时我受信念系统的限制,做出了错误的解读,对着孩子们发了火。而如果当时,我

当我们能够跳出自己无意识的演绎,真正看懂孩子的时候,孩子就不那么麻烦了。人们经常提到的空杯、虚心,就可以理解为放下习惯性的演绎,打开全新的接收空间;不是不做评判地接收,而是跳出原有的认知局限,才能看到生命的精彩和世界的丰富。

人生就像解题,每道题必有解法,而且不止一个;这正是孩子要在我们身上学习,并且受用终身的智慧。作为老师,我们应该跟孩子一起进入生命的节奏,用爱、负责任、创造力解码各种成长课题,用我们的第二次成长,陪伴孩子们的第一次成长。

相关文章

  • 晴天“21天爱上自己”4/21:我可以放下8.24

    我愿意放下,我释放,我放下,我释放所有愤怒,我释放所有悲伤,我放下旧有的限制和信念,我放下,而且很平静,我与自己和...

  • 04我愿意放下过去

    1.朗读: 1.我放下旧有的限制和信念,我放下,而且很平静。2.我愿意放下。我释放。我放下。我释放所有紧绷,我释放...

  • 今日祈祷文

    早安,今日练习: 今天试着去放下自己所保护的隐蔽的各种限制性信念。是我们心中未被觉察到的限制性信念组成了我们的命运...

  • 今日祈祷文

    早安,今日练习: 今天试着去放下自己所保护的隐蔽的各种限制性信念。是我们心中未被觉察到的限制性信念组成了我们的命运...

  • 学会放下,选择原谅

    镜子练习第4天,放下过去,今天我们开始:学着放下,放下旧有的限制和信念,释放所有责怪,选择原谅,然后勇敢向前走。 ...

  • 跳出限制

    有所为更要有所不为, 感觉以前自己给自己太多限制, 要跳出来,放松一下限制, 平衡好限制与不限制, 或者说不是平衡...

  • 镜子练习第四天放下过去

    “我愿意放下。我释放所有责怪。我已经准备好要原谅了。” 请说这个肯定句:”我放下旧有的限制和信念。我放下,而且很平...

  • 镜子练习第4天(放下过去)

    “我愿意放下。我释放所有责怪。我已经准备好要原谅了。” 请说这个肯定句:”我放下旧有的限制和信念。我放下,而且很平...

  • 镜子练习第4天(放下过去)

    “我愿意放下。我释放所有责怪。我已经准备好要原谅了。” 请说这个肯定句:”我放下旧有的限制和信念。我放下,而且很平...

  • 限制信念

    信念是个框架,是个滤镜,找到这个框架,扩大边界和空间。 给大家提供一个找到限制性信念的方法(有三种方式) 1. 梦...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2023-03-27放下演绎 跳出信念限制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uzkor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