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过完了,该收心学习了。
有那么一群人,可能心已经不在学习上了,就是马上要毕业的本科生和研究生们。经历了冰火两重天的考研生活,考上研的同学可以好好享受一下最后的大学生活;找到工作和没有找到工作的,都要做一件事,那就是打包行李。
四年的东西堆满了宿舍,谁去谁留?
我觉得可以用一个流行词:断舍离,来处理。
山下英子在她的书中《断舍离》阐释了这三个字的意思:
断——断绝想要进入自己家的不需要的东西;
舍——舍弃家里到处泛滥的破烂儿;
离——脱离对物品的执念,处于游刃有余的自在的空间。
一听这三个字,似乎只想到三个动作:扔,扔,扔。不过,山下英子的深层次的意思是,现在自己不需要的东西就必须放手,只选择必要的物品。
我认为,把这个理念放在处理毕业时的很多东西时都适用。
记得十五年前本科毕业时,我寄了两大袋书,再加一些衣服,邮费花了100多,所幸单位给报销了;工作后考了研,研究生毕业生时,花了300多寄东西到现在的城市。
如果那时候我就知道“断舍离”这个理念,估计就不会有把东西搬上搬下的辛苦了。
处理书,这个法则也适用。
陪伴了四年的书,有专业课公共课的书,有自己买的书,也可能有别人送的书,怎么断,怎么舍,怎么离?我的建议是,书可以做如下处理:
1、留存,作为曾经努力的见证。
如果你的专业课学得非常认真,上面记录了各种笔记,你也非常喜欢这门课或者教课的老师,那就留着。以后每次翻看,回想起那段认真学习的时光,一定是美好的回忆。
有的书以后可能有用,比如查阅信息,比如考研。上面的笔记是很有用的。
我本科毕业时,留下了日语书,那时候日语学得好,上面做了很多笔记。四年后考研时二外复习就用这两本日语书,现在还记得那时深夜记日语单词的情景。后来在我工作时临时需要顶上日语教学课,这两本书给了我很大底气,重学起来也很快。
这两本书一直陪着我辗转,从南到北,一直带着,现在在家里的书架上,给它留了一席之地。
2、送人。送人知识,心有安慰。
可以把专业书送给学弟学妹们,看看有没有参考价值。记得本科毕业时把一些自己买的书或者发的书放在学校甩卖时,有一个认识的学妹看见了我的《金融英语》,我就送给了她。她也很高兴。
也许,她哪一天在翻到这本书时,会想到我吧。
3、捐赠,一定有人需要它。
如果毕业时太多东西带不走,卖也卖不掉,那就用捐赠的方式处理了吧。去打听一下学校什么地方可以捐赠物品和书籍,留给需要的人。毕竟,论斤论两地卖掉,不值钱而且心有不甘。
“腹有诗书气自华”,愿这些给过你“气”的书,都有能安放一席之地。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