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更文800字点赞圣贤书友会
针刺后身体不正常的原因——读《黄帝内经》灵枢 血络论第三十九1

针刺后身体不正常的原因——读《黄帝内经》灵枢 血络论第三十九1

作者: 刘俊和和 | 来源:发表于2023-05-23 13:51 被阅读0次

针刺后身体不正常的原因

黄帝曰:愿闻其奇邪而不在经者。岐伯曰:血络是也。黄帝说:请你讲解一下由奇邪这里指因络脉不通,外来邪气壅滞不能深入经脉,而发生异常的病变,称这种外来邪气为奇邪所导致的,又不在经脉中的病变情况。岐伯说:这就是病邪滞于络脉而导致的病变。

黄帝曰:刺血络而仆者,何也?血出而射者,何也?血出黑而浊者,何也?血出清而半为汁者,何也?发针而肿者,何也?黄帝说:刺血络放血时病人会昏倒,是什么原因?针刺后血液喷射而出,是什么原因?放出的血色黑而浓厚,又是什么原因?放出的血清稀,有一半像水汁,是什么原因?出针后局部皮肤肿起,是什么原因?

血出若多若少而面色苍苍者,何也?发针而面色不变而烦悗mán者,何也?多出血而不动摇者,何也?愿闻其故。放出的血或多或少,面色苍白,是什么原因?面色无变化,但心胸烦闷,是什么原因?出血虽多,但无痛苦,是什么原因?希望听听上述情况的道理。

岐伯曰:脉气盛而血虚者,刺之则脱气,脱气则仆。血气俱盛而阴气多者,其血滑,刺之则射;岐伯回答说:脉气盛但血虚的人,针刺时就会脱气,气脱的人就会昏倒;血气虽然俱盛但经脉中阴气较多,所以它的血行滑利,刺络放血时就会血出如喷;

阳气蓄积,久留而不泻者,其血黑以浊,故不能射。新饮而液渗于络,而未合和于血也,故血出而汁别焉;其不新饮者,身中有水,久则为肿。阳气蓄积于血络之中,长时间不能外泄,所以血色黑而浓厚,不能喷射而出;刚刚喝过水,水液渗入络脉,尚未与血混合时,针刺出的血便清稀;如果不是刚饮过水,那就说明病人体内积有水气,任其这样下去便会形成水肿

(原文)

黄帝曰:愿闻其奇邪而不在经者。岐伯曰:血络是也。黄帝曰:刺血络而仆者,何也?血出而射者,何也?血出黑而浊者,何也?血出清而半为汁者,何也?发针而肿者,何也?血出若多若少而面色苍苍者,何也?发针而面色不变而烦悗mán者,何也?多出血而不动摇者,何也?愿闻其故。岐伯曰:脉气盛而血虚者,刺之则脱气,脱气则仆。血气俱盛而阴气多者,其血滑,刺之则射;阳气蓄积,久留而不泻者,其血黑以浊,故不能射。新饮而液渗于络,而未合和于血也,故血出而汁别焉;其不新饮者,身中有水,久则为肿。

今天学习了针刺后身体不正常的原因。且继续学习,今天就学到这里了。

                 待续

相关文章

  • 《黄帝内经.灵枢.血络论第二十三》

    【本章要点】 一、阐述奇邪在络,因放血而产生各种不良反应及其原理。 二、说明刺针后肉着的原理。 【原文】 黄帝曰:...

  • 吃蜈蚣还能补气血?蹩脚中医的重口味偏方

    血与气的关系,可以概括为“血为气之母”、“血为气之腑”。《血证论·阴阳水火血气论》说:“守气者,即是血”,《灵枢。...

  • 五轮中医说

    《灵枢·大惑论》曰:“睛之窠为眼,骨之精为瞳子,筋之精为黑睛,血之精为络,其窠气之精为白眼,肌肉之精为约束。”后世...

  • 中医基础之望诊(10)

    望目 古人将目的不同部位分属于五脏; 如《灵枢.大惑论》日:“精之窠为眼,骨之精为瞳子,筋之精为黑睛,血之精为络,...

  • 学习笔记 炒芝麻盐

    《黄帝内经•灵枢 •师传》提到, 春夏先治其标,后治其本;秋冬先治其本,后治其标。 身体在春季、夏季的时候,主要把...

  • 刺热篇

    《刺热篇》是《黄帝内经·素问》中的第三十二篇文章,本篇所论,涉及五脏热病的临床表现、针刺方法及预后等内容。据经文所...

  • 《黄帝内经》中“腧、输、俞”的区别:

    读《黄帝内经》,会经常搞混和分不清这三个字的区别,请看下图及说明。 读《黄帝内经·灵枢》本输第二法...

  • 敲胆经:生阳气、补气血、扶正气

    1 经络的重要作用——枢转阴阳 《灵枢·海论》篇亦云:“ 夫十二经络者, 内属于府藏, 外络于肢节。”经络是人体内...

  • 回归自己

    2018-10-27琦妈读经内容:《黄帝内经•灵枢》1-2,《伤寒论》9。 教育孩子,最理想的状态就是二人同心,可...

  • 针灸得气的感受

    《内经》首先提出了针刺导气法,《灵枢·五乱》载:“徐入徐出,谓之导气。”及针刺得气后,将针地下按,再将针缓缓上提。...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针刺后身体不正常的原因——读《黄帝内经》灵枢 血络论第三十九1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uzvss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