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杭州中级人民法院开庭审理了一件杀人案,一个叫姗姗的女孩因拒绝薛某的求爱,被薛某从19楼扔下,当场殒命。这个案件的事实非常清楚,造成悲剧的根源,也正如公诉人在法庭上所说,是因为“薛某在认知方面过于偏执,因为自己的占有欲,妄生贪求、横起暴怒、不辨是非,导致一个花季生命就此陨落。”
这个事实清楚、是非分明的案件,舆论中的主流评论,却令人大跌眼镜。
01 那个女人该死!
原本以为,这个案件中的舆论,应该是对花季生命的悲悯,对偏执男性的警惕。可没想到的是,谴责受害者、同情施暴者的评论,如滔滔洪水,淹没了整个评论区。获得最高赞同的评论,内容大致是:
“明知道人家喜欢你,还和人家合住,收人家东西,明显当人家备胎,活该!”
“我只能说一句,干得漂亮,替天行道,让绿茶都去见马克思。”
“一点都不可怜,说活该有点过分。但是说她自作孽就没啥问题。”
“你拿着别人送的礼物,收着别人的钱,真的读不懂别人想操你的心?所以说,男生是个脑残无疑的,但女生是死有余辜。我只想说死了活该,这样的绿茶婊,该死!”
除了宣泄对女孩的愤怒,说她该死、自作孽、活该!还有一大批网上评论,是对杀人者薛某的赞誉和同情,甚至渴望看到强奸的发生。
“心痛男的。”
“没办法现在男多女少,好多女生喜欢养备胎,好啦现在玩大发了。老实人逼急了。”
“赔钱赔的太纱哔了,应该让女方家为男子处理垃圾付出的劳动付钱。”
“这傻逼其实已经站在成功的大门口了!当他抱起姑娘,只要往床上一扔,这事就算成了,可他是个傻逼非往窗外一扔!”
“分明是给人家当了凯子,说明这男的太老实,换了我先骗奸再说,等肚子里有了我的娃,那就由不得你。”
一个因拒绝求爱而被扔下楼的姑娘,成了“活该!”那个狂暴的杀人者,却成了这些人心目中的英雄,如果薛某将姗姗姑娘先奸后杀,恐怕有人要举杯庆贺了。虽然这只是键盘上的邪念,可内心喷涌出的怨毒,令人不寒而栗。
02 她拒绝了,非常明确!
惨死的姗姗之所以活该,因为她是“玩暧昧”、“吊着备胎”的“绿茶婊”。表面清纯,其实心机比谁都厉害的“绿茶婊”,因耍弄男人情感,成为抱有守候心态、一厢情愿等待回心转意的“备胎”的敌人。
若即若离,暧昧不清,是“绿茶婊”的基本特征。针对这个案例来说,姗姗显然没有对薛某玩暧昧,对于薛某的追求,她一直是拒绝的态度。薛某在法庭上的说法,公诉机关的证据,可以清楚地显示这一点。
·从未明确答应做薛某的女友,也从未有过亲密的肢体接触;
·两人出游,保持距离、拒绝合照;
·薛某在杭州表白,没明确答应,薛某自认为“她暗示还需要再考察一下”;
·薛某说,“我感觉她微信上对我还算热情,但是我到杭州见了面后反而觉得她对我冷淡了。她说我们之间性格不大合适。”
·警方调取姗姗的聊天数据显示,薛某经常主动发短信,但姗姗明确予以拒绝,并将薛某拉黑;
·曾经多次将对方的转账退回;
·在电话里对朋友说,不喜欢薛某,讨厌他,想让他走;
拒绝的方式有多种,除了直截了当,冷淡、不接受、厌恶,都能让对方感受到拒绝。薛某明确知道姗姗的拒绝,在杭州追求无果后,曾经跟母亲说想要把送出的礼物要回来。可惜还没等他要回礼物,悲剧就发生了。
03 不喜欢就绝交,否则就是“绿茶婊”?
女孩是因为拒绝激怒了薛某,才引来杀身之祸。姗姗一直不太喜欢薛某,且拒绝过他,薛某对此是知道的。因此,责备女孩的问题不应该是“既然不喜欢,为什么不明确拒绝”,而是“既然不喜欢,为什么不绝交”?在这里,交往的意思看下面。
·为什么要收贵重的礼物?
·为什么还要一起出游?
·为什么还要(网络)聊天?
·为什么还要合租?
现实中的男女情感,微妙又模糊,还可能发生改变——也许,开始只是不讨厌,后来越来越喜欢,也有可能越来越讨厌。喜欢的也可能变得讨厌,反之亦然。那些责备女孩“不喜欢,还要与对方交往”的人,先是颠倒了“不喜欢”与“交往”的关系。他们认定女孩是“不喜欢,还要与对方交往”,而不是“交往过程中,越来越不喜欢”。
事实是,女孩与薛某只是普通同学,在薛某不断追求下,姗姗曾经表示愿意试着交往,礼物、一起出游、聊天、合租,都是交往的过程。后来,女孩越来越不喜欢薛某,表现出冷淡和拒绝的态度,她却因此而送了命。
八年的追求?似乎跨度很长,有很多暗恋的成分。不过,究竟要考察多久,才能明确感情?认为姗姗是“绿茶”的人,要求她对情感做出快速判断,不喜欢要立刻绝交,否则就是给男人希望,制造更多相处的机会。
“要我说这个女生死了也活该,正常有廉耻的女生能不能跟异性成为普通朋友只需要3-5天的时间,要是在收到异性喜欢自己的暗示信号,从对方明确 之日起,最多也只需要1-2月的考虑时间,心理就已经很清楚这个人适不适合自己,有没有必要交往一下。”
“不喜欢就连收都不要收,聊都不要聊,饭都不要吃,因为以后再还人情等于又制造了相处的机会……”
按照这些说法,男女见面两三天后,就要明确表态。不喜欢就绝交,以彻底断了男人的希望……老天,我们这是要回到封建社会吗?在男女授受不亲的年代,未出嫁的女人被男人性侵,不是责备男人,只会责怪自己不该长得漂亮,避免的最好方式是闭门不出。
04 不能远离危险,就是你的错?
有些人不认为女孩是“绿茶”,但依然觉得她应该为自己的死负责。“女孩自己也有问题,像薛某这种人,一看就很危险,早就应该远离。”这种说法很有市场,包括某知名犯罪心理学者,在叹息之余,给女孩们的忠告是“远离危险的人”。
是女孩自己不当心,没有及早远离危险。虽然这种责备比较温和,但本质上还是“受害者有错”。就像那些遭受强奸的女性,有人骂她们穿着暴露,“挑逗”了男人,也有人责备她们的危险意识不够,不该在夜晚单独外出,不该独自走在偏僻的小路上。
只有长期深处险境的人,才可能具备高度的风险意识,这是女孩生存环境的悲哀。提醒女性警惕危险,并不等于说她们有错,她们更不应为暴力伤害负责。需要谴责的是危险,而不是不能辨识危险的女孩。
05 她是女的,这才是她最大的错
凯特·哈丁(Kate Harding)有一本书叫《自讨苦吃:强奸文化兴起的警报——对此我们怎么办》(Asking for It: The Alarming Rise of Rape Culture—and What We Can Do About It)》,讲的是美国被强奸女性维权的困难。现实中的强奸者,往往没有受到应有的惩罚。
强奸者很容易被开脱,说并不明白姑娘的真实想法,也许姑娘喝醉了酒,当时愿意酒醒又后悔。针对女性被强奸的建议,大多是恪守妇道。一位女士在酒吧被性侵,法官对她说的是:“如果那天夜里你不在那里,这一切就不会发生。”
自然界的生存法则是弱肉强食,女人、孩子和老人往往是牺牲品。文明的意义在于,群体意识下对弱者的保护,以公平原则替代生存法则。然而,现实中女性的维权之路,走得却很艰辛。受到家暴、性侵、强奸的女性,在司法实践中不仅维权困难,还要承担舆论的谴责。
女孩被追求者扔下楼的案件,事实清楚、对错鲜明,大众舆论的评论令人惊讶,很多人不去谴责施暴者,反倒认为女孩“该死”,应该为自己的死负责。对于这种奇怪的现象,有网友的评论可谓一针见血:
“她是女的,这就是她最大的错!”
“生为女,即是原罪。”
本文原创 转载请联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