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析古诗词教学
所有学生都应该掌握的古代诗歌阅读能力:
第一层级:描述画面-概括特征;
第二层级:根据画面特征判断表达主题情感。
第三层级:深度赏析某一个字,以及艺术手法。分析时要注意引导学生构建起完整的解析思路。
第四层级:掌握律诗的结构思路特点,便于从整体上读懂读透诗歌,即能梳理出古人写诗的内在逻辑,由于古人诗歌语言有着很强的跳跃性,常常看似不讲逻辑,但内在却有“起承转合”这一套式思路,常常有其内在的逻辑性。要引导学生运用“起承转合”的思路规律,提升学生深度解读诗歌的能力。
如何让古诗教学显得更有意思:
由于教材古诗单元是连续性五首诗编排,常常在课堂教学中有一种乏味之感,如何把课堂教学环节设置得更丰富更有意思,需要群体智慧。建议如下:
(1)构建一套明晰的课堂教学结构,引导学生明确古诗学法,解决古诗要怎么教的问题:
环节一:朗读背诵。读出韵律与节奏,背诵默写诗歌。
环节二:知人论世。一定要讲诗人的故事,这是最易引发学生课堂兴趣的地方,要把故事讲得生动而富有趣味,要多用现代词汇讲述古人故事,要讲出诗人写诗的具体背景与心情。这是充分解读诗歌、把握诗歌情感主题的重要参照。
环节三:内容情感解读。解读诗句,对初中生而言,就是结合课下注解,力求句句翻译,并对疑难字词进行解释。同时解读出诗句所传递出的情感氛围与画面特征。
环节四:审美赏读。每一个诗句在进行翻译、解决字面意思及情感之后,要从审美特征角度,从写景的艺术手法、用字用词、修辞技巧、表现手法等分析诗歌的审美技巧。这一项对初中生不要求太高,但突出的手法要讲解透彻。
环节五:思路解读。即结合律诗结构思路“起承转合”的规律特点,解读联与联之间的内在关系。
这样古诗词教学,才会扎实高效,即能应对考试,及能提升核心素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