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丘

作者: 一夜星辰 | 来源:发表于2017-10-11 00:11 被阅读59次

文/夜奔


四个人在路上走着,这天刮的是西北风,路上的沙尘被扬起,又被抛下,他们原本就破旧的僧衣,现在看起来更寒碜了。这时已经入冬了,但还没有下雪,空气十分干燥,没过一会儿,他们的鼻子就开始发干,猴子觉得鼻子里出了点血。他们都捂着头巾,眯缝着眼,一言不发。他们这样已经走了很多年,习惯了,彼此之间早已没有什么话可说。

虽然到处都在刮沙尘暴,但猴子看得远,他早已经望见前面伫立着一座土城。今晚他们又着落了。

“师傅,前面有座好去处!”八戒提醒和尚。

和尚低着头走路,一双眼睛盯着沙土,身上裹得严严实实,半点皮肉也不肯露出。当然,如果把粽子皮剥开,你还是能看到里面白得吓人的糯米。听到二徒弟的话,他才抬起头,“是个什么所在?若是个郡府州县,便歇息一宿。”他转头看着八戒,但八戒明白,这话不是问他的。

“看样子倒像个西域的王城。”猴子慢慢说道,如果不是和尚问到这份上,他是不愿说话的。

“那便要倒换通关文牒了。悟空,上前问问。”

猴子加快脚步,跑到和尚的视野之外,他舒了口气,这才觉得有些轻松。这土城外栽了不少树,来到城下,猴子顿觉风力弱了,再也扬不起半点沙尘。他解下头巾,露出一张普普通通的脸来。

城门下坐着两个兵丁,阳光照在他们身上,倒有些暖洋洋的,一个个都困意大作,靠在城门边睡着了。这里太久没有外人来了,他想。猴子摇醒其中一个,那兵丁揉揉还带些眼屎的肿眼,有些警惕地问:“你有什么事?”

猴子施了一礼,“施主有礼了,贫僧自东土大唐而来,敢问贵地是个什么所在?”

那兵丁诧异地看了他一眼,“‘大堂’?”他摇醒另外一个还在熟睡的守卫,“醒醒!快醒醒!有人来了!”

猴子皱了皱眉,点点头。

那人接着说道:“小和尚,出家人不打诳语,‘大堂’明明在我们比丘国北面不远。”

“什么‘大堂’不‘大堂’的!”那刚醒来的兵丁插了一句。

猴子没有理会他们,接着问道:“那么贵地就是‘比丘国’了?”

“咱们这儿以前是叫‘比丘国’,现在我们都改叫‘小儿国’了!”

“你胡说什么?快闭嘴!”另一个兵丁神色有些慌张,连忙掩饰着,“别听他胡说,我们这就是‘比丘国’。”

猴子有些狐疑地看着他们,便道了一声谢。这时剩下三人也赶到了。

“悟空,情况怎么样?”

“此地名唤‘比丘国’,咱们到了王城了。”

和尚点点头,那八戒耳朵灵得很,早已经听到了两个老军的话,“师傅,这儿也叫‘小儿国’!”

和尚看了八戒一眼,这张丑脸即使变成了人形也还是这么粗鲁,他想。

“怎么会有国家起这种名字?八戒不要胡说!”他又看了猴子一眼。

“听这老军说,这地方倒也有这个名字,可能是个绰号。”

“师傅,你看,我没有胡说吧?”八戒的脸乐开了花。

和尚点点头,“既然如此,先进城吧。”

几人进了城,比丘国从外面看起来灰头土脸,但是一进城内,他们便发现里面热闹的很,街上挤满了行人,家家张灯结彩,像是在准备什么节日。门楼上都挂着一个不大不小的笼子,木笼用红布裹得严严实实,四人谁也没有看清它们的底细。他们的装束已经有些破旧,与这里的气氛有些格格不入,他们走过街道,有不少行人伸着脖子盯着他们,像一群苍蝇围着裂了缝的鸡蛋。和尚被他们盯得有些发毛,他低声对猴子说:“悟空,去打听打听,这里的馆驿在何处。”猴子拽住一个行人,那行人忍着笑声,待到猴子问他,却是一问三不知的木头,把猴子气的毫无办法。

“大师兄,不用问了!”沙僧叫住猴子,又指指右前方,“那不就是馆驿?”

四个人走到门口,报与那长官知晓,等了一会儿,他们被请进馆驿,桌上早已摆好香茶。长官是个五十岁的中年人,长髯,面堂有些发黄,人很热情,几人坐下以后,那长官便问:“禅师自何处而来?到弊处有何贵干?”

和尚念了声佛号,“贫僧和几个劣徒自东土大唐而来,往西方取经去,路过贵处,权借高衙一歇。”

“原来是大唐上国高僧,失礼失礼!小国多年不曾有外人到访,几位高僧真是贵客!”

和尚谦逊地笑笑,又问:“不知今日能否上朝倒换通关文牒?”

长官摇摇头,“今日天色不早,要等到明日早朝。今晚便委屈禅师再此歇息一宿了。”

斋供摆了上来,老长官陪着四人吃着。八戒一边大嚼,一边问道:“老长官,不知今日是何佳节,怎见家家张灯结彩,门外都挂着个笼子?”

那长官眉头一皱,摇摇头,“这件事大师不要细究,只管明日上朝倒换文牒,不可多言。”

和尚见他面有难色,便觉得这里必有蹊跷,便问他:“施主,想必是有什么难言之处罢?”

老长官叹了口气,支走一干人等,这才缓缓道来。

“那笼子里面装的都是五六岁的小儿,明日便要取他们的心肝与当今王上做药引了!”他压低声音,生怕有人听见,但话里的气愤还是掩饰不住。

“天下怎么有这等事?”和尚有些吃惊,“小儿的心肝又如何能做药引?真是个昏君!”

“都说到这份上,就不瞒长老了。”老长官压低声音。

白狐卧在柳树下,懒洋洋的,她嗅嗅身旁刚刚开放的小野花,野蜂在它们身旁乱转,真好啊,她想。阳光抚摸着她,她想起了妈妈的吻,轻轻柔柔的。她合上眼睛,打了一会盹。忽然,她感到潮湿的土地在微微颤动,有什么东西过来了,她警惕着,立起身子,往草丛里窜了进去。现在是夏天,草长得旺旺的,又没有牛儿啃食,一下过雨,草儿便像发了疯一般长了起来,渴望得到阳光的赏赐。她闻着草香,一时间也忘了不远处有些东西要过来了,好在她身子够小,埋在草丛里,倒是谁也找不到她。

马蹄声惊动了她,她透过草丛,便看见一只大绵羊向她这里奔来,他眼睛睁的大大的,气喘吁吁,嘴边累得已经泛起了白沫。绵羊后面,跟着的是一群被人驱策的凶狠的马群,她可怜起这个绵羊来,待那羊一钻进草丛,她心念一动,布下了幻术。几个骑手眼看那羊钻进了草丛,便忽然消失的无影无踪,心道邪门,勒马停在草丛前。

她示意绵羊屏住呼吸,不要出声,便又使了个法术,那羊看得真切,只见一头和他长得一摸一样的绵羊从草丛中钻了出去。骑手们又看到这羊,便又策马去追,他们的身影渐渐远了。

绵羊这才长舒了口气:“谢谢!”

白狐问他:“别客气,那些人为什么要追你?”

“哪里有水?我好渴。”

“走,我先带你去喝水!”她也不怪他没有回答,便径直带着它来到小溪边,绵羊把整个头都伸了进去,咕咚咕咚,灌了个饱。

“水好甜!”他喝完了水,这才接着说:“因为我不想让他们剪我的羊毛。”

“为什么?”她好奇地看着他。

“我们绵羊有个很古老的传说。”他的语气有些神秘,“如果自己的羊毛不被人类剪下,就能一直长下去,直到长到不能再长了,绵羊就会化成人形!”

他意味深长地叮嘱她:“这可是个秘密,你救了我,我才说的。”

她忍不住笑了起来,“化成人形有什么好的?人类有什么好的?”

“好处可多了,你没变成人,你又怎么能知道?”

但她又觉得他很有道理,“你说的倒好像有些对。”她摇身一变,便化作了一个身着白衣的姑娘,“你看这样行吗?”

绵羊瞪大眼睛,“很漂亮,拿人类的眼光来看,你可是个美女!”

“真的?”

“你配得上人类的君王!”绵羊点点头。

七年过去了,绵羊的毛已经很长很重,这对他而言几乎是个累赘,好几次他向白狐请求让她把自己的毛剪掉。“但是如果那个传说是真的,这下不就白费了吗?”他一想到这,刚到嘴边的话便咽了下去。他的等待没有白费,到了第八年,他发觉自己的毛已经不再长了,他有些欣喜。

那是一个满月的夜晚,他听到不远处的山头有几只野狼在对月长啸。他感到身上起了变化,身上的重量正在逐渐减轻,他在脱毛,他有一种立起来的冲动,快了,快了!等到天上的云遮住月亮,他便站了起来,身上也多了一件道袍,这是他曾在一个道士身上看过的样式,现在披在他身上,显得很合身。

“原来是国王想要长生不老!”八戒十分生气,“这是旁门左道!”

长官见他如此生气,怕他惹出什么祸事,连忙叮嘱他:“此事明日千万不要在朝中提起!不然大祸临头。”

“那国丈习的是什么道法,竟至如此残忍。”

和尚安慰那老长官,“施主无须担心,贫僧这几位顽徒都是有本事在身的,若是那国丈有什么旁门左道,都能对付得了。”

“即便几位有什么神通,现在也晚了,明日这些孩子就要被剖出心肝做药引了!”

猴子摆摆手,“这倒无妨,我自有打算,老长官放心就是。”

一夜过去了,老长官起的早,便出门转转,却发现家家门楼上的笼子早已不见了踪影。他心里十分高兴,那唐朝来的几个和尚说不定真的能救这些孩子一命,他想。

天还未亮,和尚便已经起床,念了早课,从行李中拿出文牒,换上一身锦襕袈裟,戴上镶金僧帽,对着铜镜理了理衣裳的褶皱,又正了正僧帽,他还是跟昨天一样英俊。

猴子使了法术,摇身一变,便化成了一只苍蝇,嗡的一声,便落在了和尚的帽子上。和尚看着猴子的这些动作,觉得自己的帽子变得很脏,说不出的恶心。他深呼吸着,走出馆驿,打听了王宫的去处,左转右拐,进了宫门,一切都很顺利,这有些出乎他的意外。

大殿上,那国王坐在王座上,神色疲惫,显得十分衰老。

“来者何人?”他的声音断断续续,有气无力。

和尚报上名来。

国王一听这和尚是从大唐而来,眼神便亮了起来,“原来是大唐高僧,必定身怀长生之术!”

和尚摇摇头,“大王误会了,长生只是虚妄,只要一心向佛,便足够了。”

“即使如此,不知高僧来此有何贵干?”国王的声音像先前一样了。

“贫僧自东土而来,往西天取经,想在贵国倒换文牒。”和尚答道。

这时,殿外传来一声:“国丈来矣!”那国王闻声大喜,片刻之后,便见到一个长髯老道迈着盘龙步,走上殿来。国王示意老道坐在右侧绣墩上,那老道礼让一番,便坐下来。

老道看到这和尚,眼神也亮了起来。他向那国王道:“陛下,今日是取药引的日子,但是我听说昨夜之后,那些小儿全部消失了!”

“什么?寡人的药引怎么办!”

那老道摇头晃脑,“陛下稍安勿躁,那些小儿的心肝做药引,只能保陛下千年之寿,丢了并不可惜。”

“国丈请赐教。”

“老朽有另一药引,可保陛下万年之寿。”

“什么药引?”国王的呼吸有些急促。

“远在天边,近在眼前!”老道看了和尚一眼,“就是他,唐朝和尚!”

她坐在国王的床边。国王病了,脸色很憔悴,但眉宇间还是有一股英气,就像她第一次遇到他的时候一样。绵羊说的对,她的确应该嫁给他。他只看了她一眼,他便觉得自己爱上了她。她也觉得很快乐,除了不能向国王透露她是一条狐狸之外,一切她都觉得很满意。不过,国王也发觉到她有什么事情在隐瞒他。直到有一天,他梦醒了。恍惚间,他摸到了她柔软的皮毛,他以为是她的秀发,便抚摸起来。他觉得手里很温暖,便睁开眼看看。他吃了一惊,睡在他身旁的哪里是她,分明是一条白狐狸!

国王揉了揉眼睛,再定睛一看,这才放下心来,刚刚那只是幻觉,他想。他又迷迷糊糊的睡了过去。早上醒来,他开始怀疑着,他的身体本来就有些虚弱,日间又开始疑神疑鬼,心不在焉,很快就病倒了。

“小白,我有个问题,你一定要回答我。”病榻上,他看着她神色焦急的脸。

“什么事?”她有了些不好的预感。

“你真的爱我吗?”

她长舒一口气,便点点头。

“其实你是一个狐狸精。”他终于还是说出口,“我早就知道了。是吧?”

她神色有些慌张,默不作声,他察觉到了。

“我已经活不了多久了,小白。”他盯着粉刷的金碧辉煌的屋子,不看她,“即使你是狐狸,我也认了。”

“我是狐狸。”她承认了,她再也不想欺骗。

国王笑了笑。

“你不会死的。”她说,“狐狸精能活很多年,我和国丈会想办法让你活得更久。”

“别再骗我了。”

“真的!”她抓住他的手,靠在胸前,“我发誓!”

和尚吃了一惊。他知道国丈会些旁门,但竟没有想到国丈会打起自己的主意,虽然他没有听清这国丈的低语,但那不怀好意的眼神,让他不寒而栗。他下意识的开始埋怨起猴子把那些孩子都弄走了,不过他倒没有察觉自己的这个心思,只是又开始觉得叮在自己头上的猴子有些恶心。怎么还不现身!他很着急。

“这怎么行?”国王有些生气,他低声与那老道商量起来,“要对这唐僧下手,这事一旦传到大唐,后果不堪设想!”

“陛下不必担心,中土离这几万里,一个和尚的死活是管不了的!况且……”老道看国王也起了些心思,又低声劝他,“陛下本就不愿对那一千个孩子下手,现在机不可失!这是十世修行的圣体,取了心肝,神不知鬼不觉,也省的祸害那一千条小儿的性命!”

“好!一不做二不休!”国王下了决定,“他还有几个徒弟,一并宰了!”

老道点点头。

“来人啊!”国王开始下令。

猴子听得一清二楚,正待那国王下令捉住唐僧之前,他便已经从和尚脑袋上离开,捏了个法诀,大殿上忽然便多出了个人影。和尚放下心,一切都解决了。

“慢着!”猴子喝道,“昏君!你看这国丈是谁!”一根如意金箍棒便从耳中拽出,迎风便涨,眨眼间便化成的一根碗口粗细的铁棒。猴子抢前一步,脚踏祥云,缩地成寸,一杆铁棒裹着风声,直挺挺的朝着那老道的脑袋砸去,若是躲闪不及,便要落个脑浆迸裂的下场。

铁棒来的极快,老道不敢硬接,便一闪身,使了个遁法,铁棒落空,砸在绣墩上,直打的这金銮宝殿也晃了三晃。那国王哪里见过这阵仗,一口气没有上来,便昏了过去。猴子知道那老道已经遁走,便驾着神光,登天而去,使出火眼金睛,看穿那老道的藏身所在,一杆铁棒随之抡了上去。老道横起蟠龙拐杖,接了猴子一招,只觉的虎口迸裂,鲜血直流,不敢再战,边打边逃。

国王醒了过来,他盯着那立在大殿上的和尚,心情有些复杂。

和尚看到那国王已经醒转过来,走上前去,安慰他道:“陛下,不必担心,贫僧这大徒弟,神通广大,降伏这妖孽手到擒来。”他看这国王脸色阴晴不定,又补充道:“这国丈是个妖孽,想必那美后也是妖孽所化。”

“闭嘴!”国王握紧拳头,“来人!把这妖言惑众的和尚赶出宫外!”

“陛下不要再被蛊惑了!我佛慈悲,回头是岸!”和尚挣扎着反抗那些宫廷守卫,他没有料到这国王会是这种反应。

“回头是岸!”被推出宫外之前,他又喊了一声。

猴子与那国丈正战的激烈,老道渐落下风,“猴子!你坏我好事!”

“妖孽!休要胡言!纳命来!”铁棒抡的更狠了,老道的拐杖被这一记打折了。

“你也是个妖怪!”老道见拐杖已断,便知今日自己必死无疑了,“为何要帮那唐僧!”

猴子一听“妖怪”两字,更是恼怒,但他知道这羊精走不脱了,也停了手。

老道见他停了手,心生一丝希望,“猴子,我今天死在你手底下,只想求你一件事!”他现出原形。

“你没有商量的本钱!”

“就看在你我都是同类的份上。”羊精跪了下来,“你放过她吧。她没有做坏事!”

“蛊惑国王,让他不理朝政,这还不算?”

“这国王本就昏庸,若不是我把持了朝政,比丘国的百姓又怎能安居乐业?”羊精看猴子的态度有些缓和,又补充道:“而且,她已经有了身孕!”

“你说什么?”

猴子沉默了,他点点头,“好!我不会取她性命,不过也不能让她继续蛊惑国王,人类的世界她不该来!”

羊精惨笑一声,“那你呢?”

猴子说不出话来,愣了神。那羊精趁着猴子失神的功夫,便一头撞在铁棒上,脑浆迸裂,红的白的流了一地。猴子坐在地上,失魂落魄,良久之后,猴子拖着他的尸体,驾着云,往馆驿行去。

“这国王真不是东西!”八戒嚷道,“师傅要度他,他反而不识好歹!”

猴子一言不发,按落祥光,化成人形,他知道和尚看着他的原形便会感到厌恶。他进了馆驿,便听到八戒的大嗓门,他把羊精的尸体放在地上,“师傅,我回来了。”

和尚点点头,“国王执迷不悟,悟空,今晚你去降伏美后!”

猴子摇摇头,“师傅,还是算了,那美后未必是妖怪。”

和尚睁大眼睛,“那国丈是妖孽,那美后怎么可能不是?”

“师傅肉眼凡胎,自然是看不出来……”

“依老猪看,大师兄是动了凡心了!他看那美后娇滴滴的,便下不了手!想法儿糊弄师傅您老人家呢!”

“呆子!胡言乱语!”猴子捏住八戒的大耳朵,拧了起来。

“疼!疼疼!”八戒嚷嚷起来。沙僧站在一旁连忙劝住二人。

和尚看了一眼猴子,语气中不免有些怀疑的味道,“悟空!晚上,带我去皇宫,为师倒要看个究竟!”

“师父!晚上风太大,小心着凉,还是不要去了!”

“你这顽徒休要聒噪!”

猴子沉默着。

到了晚上,和尚还是没有改变自己的主意,猴子只能带他进了宫。不过猴子也有自己的心思,他故意带着唐僧饶了远路,两人在皇宫里七拐八绕,走了一个多时辰还没找到美后的行宫,天色已经彻底黑透了,从傍晚时起的微风,如今已经转变成凛冽的寒风,即使在王城里也能感到彻骨的寒意。和尚紧了紧僧衣,把脖子缩进去,越瞧猴子越不顺眼。

“悟空!”和尚叫住在前面开路的猴子,“你这泼猴!耍什么诡计?”

“师傅,这宫里实在太绕了!”

“别耍花招!”

猴子不再搭理他,只顾低头猛走。和尚不由得跟着小跑起来。

国王躺在床上,今日那唐朝和尚一搅合,国丈凶多吉少,急火攻心之下,病情更重了几分。

“小白,国丈生死难料,我现在真的活不了几天了。”国王握着她的手,“不过我已经把那唐朝和尚赶了出去,放心吧,他们……”

和尚宣了一声佛号,他是什么时候进了宫,两人都没有注意到,这和尚简直像是一个阴魂不散的恶鬼,他想。

“大和尚,寡人今日饶你一命,你为何不知好歹?反而擅闯大内禁宫?”国王的声音断断续续,但是语气里的威严不怒而威。

“陛下,休要糊涂,你这美后是个妖精,还不皈依我佛?”和尚瞥了猴子一眼,“悟空!”

猴子把国丈的尸体放在地上,和尚的眼光在鞭笞着羊精的尸体,猴子觉得躺在地上一动不动的是他自己。

“混账!来人,把这妖僧抓起来!放入大牢!”国王费尽全力喊了一声,但声音依旧细不可闻,宫外的守卫任谁也没有听到国王的呼声。

她站了起来,面无表情,“和尚,你何必要逼他?”她逼近他,和尚不由得向后退去,“你在怕?堂堂东土大唐高僧竟然会怕我这个妖孽?”她冷笑着。国王叫着她,“小白!不要过去!”

和尚心里有些发毛,他又想起了昨日被比丘国百姓围观的场景。

“悟空!你还不动手!”

猴子没有动手的意思,和尚心里有些慌了,“你这泼猴!还不动手!更待何时!为师要是有个三长两短,佛祖饶不了你!”他害怕了。

猴子握紧了拳头。

“师父,她不是妖精!”

“哼!”

她不理会那和尚,又对猴子说道:“你也是妖精,竟然也会对自己的同类下手!”她冷笑着,“你做的好事!”

猴子不敢抬脸看她。

“师傅!她已经有了身孕!”猴子看着和尚,“我不能下手!”

“你这泼猴,难道要帮这妖孽不成?妖孽!”他更害怕了,声音有些颤抖,“人妖结合,生下的孩子也是怪物!你们都是怪物!”

猴子凶性被和尚激了起来,如意金箍棒早已抽出,碗口大的铁棒便已经砸向和尚,那和尚见势不妙,口里的紧箍咒早已经念了出来。猴子头上的金箍越缩越小,和尚越念越快,疼得猴子龇牙咧嘴,凶相毕露,那和尚见猴子扭越发扭曲的面孔,心里更是说不出的恐惧。紧箍咒又多念了几十遍。猴子嚎出声来。看到猴子这种惨状,她气的发抖了,“你这懦夫!”,她又逼近和尚,和尚闭上眼睛,不去看她,只管将紧箍咒翻过来倒过去地念。

“孽障!还不出手!”和尚大喝一声,再也不复原来文质彬彬的模样。

猴子此刻已经失去了意识,对于眼前发生的一切他都记不起来,只听到和尚那声命令,金箍棒便已经挥了出去,她摇晃了几下便倒了下去,地上开了一朵血花。

“小白!”国王爬下床来,一步一步挪向她的尸体,还未摸到她的尸体,他便再也说不出话,气绝身亡。

和尚睁开眼,他很满意。“好徒儿。”他摸着猴子已经变了形的脑袋,“你又做了一件善事。”

猴子意识到了什么,他看着两具已经气绝的尸体,忽然惨嚎了起来。

相关文章

  • 比丘

  • 比丘

    文/夜奔 四个人在路上走着,这天刮的是西北风,路上的沙尘被扬起,又被抛下,他们原本就破旧的僧衣,现在看起来更寒碜了...

  • 正念之道-四念处-法念处-五取蕴

    二、五取蕴(pañcupādānakkhandha) 再者,诸比丘,比丘依五取蕴而安住于观法为法。 诸比丘,比丘如...

  • 佛陀:四恶人多令在家出家住于邪见 -东方阳熹释义-道德真源

    来源:《圣贤法语》栏目1340篇 摘自:《佛藏经》 舍利弗,是苦岸比丘、一切有比丘、将去比丘、跋难陀比丘(关于“苦...

  • 讲经、上课很重要

    比丘尼、比丘,功德无量!比丘每天不能停止早课,出家最重要的是这个意思。比丘赶快把经、义讲清楚、讲明白;现在都丢了,...

  • 观呼吸,修正念

    原文: 比丘们!比丘如何就身体观察身体呢?比丘们!比丘到森林中,或到树下,或到隐僻无人之处,盘腿而坐,端正身体,把...

  • 心无旁骛,身心合一

    原文: 又,比丘们!比丘如何就心观察心呢? 比丘们!当心有贪爱时,比丘清楚了知心有贪爱; 当心没有贪爱时,清楚了知...

  • 正念之道-四念处-法念处-五盖

    法念处(法随观念处) 一、五盖 再者,诸比丘,比丘如何安住于观法为法呢? 在此,诸比丘,比丘依五盖而安住于观法为法...

  • 《佛说相应相可经》

    佛在舍卫国请诸比丘。比丘即到。佛告比丘。比丘应唯然从佛闻。佛便说。 是不闻者不闻者俱相类相聚相应相可。 多闻者多闻...

  • 宣化上人:这样来诵这个咒五遍,就能除灭身中百千万亿劫的生死重罪

    若有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童男。童女。欲诵持者。于诸众生起慈悲心。先当从我发如是愿。 “若有比丘、比丘尼”...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比丘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vakiy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