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意盎然马兰头,
当年风采第一流。
而今风景这边好,
还数阳澄花载途。
今天早晨,悦读著名网红作家蒋坤元君的《春日的野菜蓝》,激起我的共鸣。尤其是看到作家写的那充满蓬勃生机的马兰头,更让我对色彩斑斓的少年生涯心驰神往。
我仿佛看见在蓝天白云下,在和煦的暖阳下,在骀荡宜人的春风中,在那甩手无边的田畴上的田头或者田塍上,那开着紫色花瓣、花蕊为鹅黄色的状若小雏菊的马兰头,乌泱泱的一大片,这里那里,到处有她们的踪迹,放眼望去,极像一片烟波浩渺的紫色的海洋。和风吹送,吹送来一阵阵清新醉人的芳香,沁人心脾,真是爽得不能再爽了。灿烂的阳光照耀下,马兰头紫色的海洋貌似泛起粼粼波光,十分惹人怜爱,真是要多好看就有多好看。
我记得我也曾经像作家坤元君那样到田间地头去挖野菜,而在挖马兰头时,我们那儿不叫挖马兰头,叫挑马兰头。这就是用一把叫钩刀的形如小镰刀的挖野菜工具,小心翼翼地把马兰头齐根部轻轻地收割下来,然后放到装马兰头的菜篮子里。
马兰头挑到一篮子,需要我们在放学后耗时一两个小时,然后在夕照晚霞中,我跟我的几个发小,才兴高彩烈地踏着撒满夕照余晖的田间蜿蜒曲折的田塍,往家赶去。
挑好的马兰头不是像以前挑的猪草给猪食用的,猪八戒们没这个口福,马兰头挑回来,是给人吃的。
母亲会把马兰头仔细择好,然后洗净后放在锅灶边备用,母亲在铁砂锅里放上些许香喷喷的菜籽油,然后在暴火烧灼菜籽油时,她速度地把洗净的马兰头从篮子里倒入铁砂锅里,只听嗞吱一声,随着一缕乳白色的烟雾升腾而起,马兰头在锅里发出痛并快乐的呻吟声,然后一大锅的马兰头,速度地萎缩成摊在锅底约两大碗的样子。
在这个过程中,母亲都是不停地翻动她手中的炒菜铲子,把马兰头炒过来炒过去的。看看火候差不多时,母亲会适时地用文火继续烹煮马兰头,她还会恰到好处地在锅里放些许清清的冷水,并且放上一些盐末酱油酸醋,以及点上一两滴麻油。
哇噻,经过母亲五味调和百味香地神操作,一种独特的叫炒马兰头菜的农家菜,端上桌后,就被我们风卷残云地吃掉了。母亲在桌边吃着我们开动前特意留下的几筷子夹的马兰头,边吃边说,很好吃,吃马兰头很养眼睛的,对明目和保护眼睛视力很有好处。
今天我看到作家坤元君的文章,不禁又想起了早已铭刻心头的往事,觉得特别幸福和快乐。尤其看到作家写他自己,并没有神化地把自己写成一个圣人,他写散文,很真实地写他自己小时候做过很多好事,但也毫不避讳地写他也曾经做过坏事,作家这就把一个又聪明又顽皮且不乏机灵的少年的形象,刻画得栩栩如生,跃然纸上,呼之欲出。
这就让人觉得作家说的都是真心话,而不是像一些文过饰非的所谓文人墨客,光说自己身上有数不清的优点光环笼罩着,丝毫没有缺点,有缺点的也是别人,只有文过饰非的他是人间第一圣贤。
不不不,作家坤元君绝不像这些虚伪透顶的伪君子,作家坤元君直面现实,既讲自己的优点,也讲自己小时候犯过一些错,这就让人觉得作家是一个平凡而伟大的人,令人备感亲切。
作家的文章真实动人,作家的语言也很精彩,洗练干净,决不拖泥带水,明快清新,像一缕骀荡宜人的春风拂过我们的心头,令人备感温暖之余,又觉得不失为一种美好的精神享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