叁 人贵有自知之明【2】

作者: 作家雪漠 | 来源:发表于2019-04-13 08:48 被阅读6次

       第三,自知之失。一定要明白自己有哪些不足,容易在哪些方面出现过失,哪些方面需要弥补。比如,在我小的时候,村庄里没有书,没人告诉我唐诗、宋词、元曲的存在,等我长大一些发现它们的时候,已经过了最好的背诵年龄。当时我就知道,这是我很难弥补的人生营养,但我必须把它们补上,因为,一旦我进入社会、参加工作,就再也没有时间弥补这个缺失了。于是,我就做了一些小卡片,每张卡片上都抄着一些唐诗宋词,随时带在身上,走路的时候就背诵诗词。我记住的大部分诗词,都是在散步的时候背下的。这就是“自知之失”。西部文化是有缺陷的,传统文化中很多优秀的东西,在西部生长的孩子都学不到。知道自己在这方面有缺陷,就是自知之失。

       第四,自知之得。不但要知道自己有什么不足,也要知道自已在哪些方面有优势。知道自己有什么不足,有什么优势,就会知道自己什么时候该得,什么时候不该得,什么时候该进,什么时候不该进。这些都是自知。进的时候,要顺势而为,不要逆天而行。

       知道“势”,也是一种自知,是自知之明的第五个方面,自知之机。“势”就是“机”。得势,就是机缘到了。知道自己什么时候对上时代之机,到了该发力的时候,就是自知之机。发力就是进取,该进取的时候,就要积极进取;不该进取时,就要收敛一下,沉下来读书,多学点东西。我们既需要进,也需要收,更需要知道什么时候该进,什么时候该收。所以,自知太重要了。

       关于自知,有个故事很有意思:战国时期,齐国有个美男子叫邹忌,他同时也是朝廷里的一名大臣。有一天他照镜子,发现自己长的很漂亮,就问自己的老婆,我和城北徐公比,谁更美?城北徐公也是当时非常著名的美男子。他老婆说,当然是你不徐公美啊。他不信,又问小妾,小妾也说他比徐公美。刚好有客人来拜见他,他在闲谈中又问了客人一遍,客人也是这么回答。第二天徐公来拜见他时,他细心衡量了一番,觉得徐公比自己美多了。然后,他开始思考另一个问题:为什么妻、妾、客人说他比徐公美多了?最后得出的结论是:妻子爱他,所以觉得他更美;小妾怕他,想讨好他,所以说他更美;客人有求于他,也想讨好他,所以说他更美。于是他明白了一个道理:人不能从别人的评价中认识自己,要学会自知,否则就很可能会受到蒙蔽。后来,他把这个经验告诉齐威王,齐威王觉得很有道理,就颁布了一项奖赏进谏者的决议,广开言路,齐国因此变得越来越好。

                             ——选自《老子的心事第二辑》雪漠著

相关文章

  • 叁 人贵有自知之明【2】

    第三,自知之失。一定要明白自己有哪些不足,容易在哪些方面出现过失,哪些方面需要弥补。比如,在我小的时候,村庄...

  • 叁 人贵有自知之明【3】

    自知还有一个好处,就是不会理怨别人。 袁世凯刚做大总统的时候不敢复辟帝制,但杨度等人制造了各种舆论,都...

  • 叁 人贵有自知之明【1】

    自知者明。 中国近代史上有两个人很有意思,他们就是林则徐和左宗棠。林则徐被流放到新疆的时候,收集了大量关于新...

  • 贵在自知

    人贵有自知之明。

  • 《那叁年》目录

    关于《那叁年》的一些说明 那叁年(一) 那叁年(二) 那叁年(三)

  • 七绝 | 雨季

    二零零叁叁月叁, 花季雨季满校园。 阔别十载重逢日, 若不轻狂枉少年。

  • 人贵有“自知”之明

    “人贵有自知之明。” 当看到这句话的时候,你首先想到的是什么? 一 “人贵有自知之明”。 这句话通常代表着“要知道...

  • 叁 妖亦有情(2)

    ——起—— 我这一生欠了两个女人的债,一个是贝壳小妖云螺,一个是相府小姐李婉清,我以为我一生都做的很好,可及死,她...

  • 深海

    墨记·日歌(壹仟叁佰叁拾叁·2022.8.2) · 深海 文/叶潇(湖北) · 1 如若河流真能冲洗大地之上的罪恶...

  • 蒲公英的约定

    ” 叁月 ”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叁 人贵有自知之明【2】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vaozi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