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首页投稿简友广场读书
爱是手段也是目的本身

爱是手段也是目的本身

作者: 向问天 | 来源:发表于2023-01-02 22:33 被阅读0次

    我的朋友,有人认为一切都是交换,拥有价值才配拥有爱。生命是流动的长河,人如白驹过隙,很难留下任何印记。但付出的爱能够在他人心中流动,这是生活的目的之一,也能回馈给真正的幸福。


    幸福的书很多,很容易陷入到窠臼。经过实证,也比较认同的一本书是《那些比拼命更重要的事情:哈佛大学研究了75年的幸福课》,作者乔治·维兰特是研究者之一,前面我们介绍过,格兰特研究是人类历史上的一个特例。

    追寻268个人实验组经过75年,只是想要告诉幸福的重点是什么,这是不是一件非常了不起的事情?

    但你真的想知道答案吗?好吧,难道就准备这样轻松得到答案吗?不点个赞?

    答案就是,一是爱,另一个是你需要找到一种不排斥爱的处事方式。

    第一点,我不做解释。爱就是纯粹的情感。

    第二点,想幸福必须建立不排斥爱的方式。

    人很难不陷入到情感的困境之中,很多人认定自己能逃脱世俗法则约束,拥有独一无二的情感体验,然而,很多未经审视的爱,错误的爱,事实上如果方向错了,一切自然就错了,你不需要他人的认可,关键是自我认知体验,能够将自我的目标,作为你配拥有,并且值得为之付出一切的珍品。

    罗伯特·所罗在《哲学的快乐:干瘪的思考和激情的生活》中写道,如果仅仅用这种手段一一目的的“工具”方式来思考情感,把它们看作我们在世界上追求所欲之物的手段,那我们就低估了情感的力量和重要性。没错,情感是手段,但它们常常也是目的。

    爱不只是一种手段也是“目的本身”。忧伤和悲痛不必是达到任何目的的手段,但它们仍在我们的生活中有着根本的地位。愤怒或许是一种手段,但也代表着一种生活立场,一种存在方式;而且愤怒的合理性,可以归结为情感立场,在一种有序或理性生活中是否适当或“合适”。

    关于情感的问题,我们前面探讨过很多,很难说,情感和情绪能够给与我们真正好的东西,我们只能正视其产生消亡,理性的看待生活的发展。


    尼采在《道德的谱系》中他指出,怨恨就其本性而言是这样一种情感:它避开直接表达和对抗,宁愿改变感知世界的方式,以符合自己特有的软弱无力。因此,人们可以称这些“内在政治为一个人内心态度的策略重组”,或者如萨特那样,较为诗意地称之为“对世界魔术般的转变”。

    这种情感的内在政治非常符合,经常说的情感的判断作用,这种看法承袭自某些,在两千年前提出过相似论点的斯多葛派。

    可见,尼采和斯多葛是有相近的地方,也有彼此矛盾的地方。

    对于斯多葛派而言,问题不在于我们的情感行为如何影响世界,绝大多数斯多葛派认为这种影响是消极或可忽略的,而在于情感判断如何影响我们对世界的看法,进而影响我们幸福的可能性。

    一个人即使受到伤害、冒犯或差辱,也依然认定不但更优越,甚至还很正直。这是一种强有力的心理状态。这就是情感政治最为深邃微妙之处,无论它在社会世界中是否有效。某种程度上讲,这是一种防御机制。


    罗纳德·德·索萨在《情感的合理性》一书中,较好地为同样的观念描绘了一个颇具发展思维和社会性的版本,他引入了一个“典范情境”的观念,在此情境中,一个人学到的不仅是某些情感和情感行为的“恰当性”,还有它们的量和意义。

    一个人所学到的不只是自己的情感反应对他人的影响,他们赞同与否,以及如何回应,还有情感让自己感受的方式。

    德·索萨提到婴儿与生俱来的微笑就是生命初期的一个好例子。这种微笑起初是与生俱来的,但是在六周至三个月之间,婴儿开始用这种微笑博取回应。

    如果你是笑着回应世间矛盾,你一定是不排斥爱吧,这是一种方式。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爱是手段也是目的本身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vapkc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