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宫夜宴》里的宝8

作者: 神兽之母 | 来源:发表于2021-02-24 08:48 被阅读0次
留在家里,家就是世界;走出去,世界就是家。

这句话的原版是“走出去,世界是我家,不走出去,我的家就是世界。”

要感谢一位简友为我带来的启示,那一刻让我豁然开朗,终于有勇气去面对自己内心真实的想法。

我经常会面对自己内心的焦虑,焦虑于想出去却有太多的顾虑,却顾虑于无谓的顾虑。比如不确定性,比如安全性,比如得与失,比如还未有的比如。

这其实这就是在无意义的等待,就是所谓的幻灭,不如真切实际地解决所面临的问题。

走出去,先从心理走出去。

有问题么?没问题。

遇到问题了么?还没。

还没就继续前行,等遇到问题的时候就去解决它。

然后呢?继续前进。

若没有走出去,怕是不会有这《千里江山图》。


《千里江山图》

用一幅整绢画成,全长1191.5cm,现藏于故宫博物院。作者是北宋时期的王希孟,其以宫廷画家的身份创作了《千里江山图》。

画作无作者款印,有清弘历(乾隆)题诗,后隔水有宋朝蔡京的跋一,尾纸有元朝李溥先的题一。
                ——这才是完美背书的价值

打开卷轴包首,引首即可见朱红印章数枚,以及卷首题诗。开首高山之巅直入云霄,其后丘陵连绵,崇山峻岭,移步换景,渐入佳境。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在画家笔下应运而生,从前景山峦村居起势,隔岸画群峰秀起,两翼伸展渐缓,与起势的山峦遥遥相对,起到精美的承接作用。峰峦左下方一横跨江面的大桥,并与下一组景物相衔接。翻过两重山可见幽深的宅邸,处处可见着白衣的隐士,且走且停,似在赋诗似在作曲,继续前行,又是一座桥,此桥虽跨度不大,却在桥上修建凉亭。继续向前便临江了。远景烟波浩渺,层峦起伏,犹如仙境。登岸后,悬崖山路九曲盘旋通向深处的庭院。山间瀑布,挂挂溅泻,复流大江。从高远至深远之景,引人入胜。山峦平缓处是一座宏伟的跨江大桥。

通向第二段美景的跨江大桥蔚为壮观,木质结构梁柱,下有三十二蹬,中间建有宫殿式的两层楼阁,宛如一道彩虹,十分壮观。此段群峰参差节奏频率明显加强,紧接着峰势向左回旋,平坡伸延,直探入江中的琼岛把气势伸展开去,然后画近景山峦和江渚渔村与琼岛相连接。与此相连的又是亭亭玉立的群峰,卷前题诗山中村庄座座古朴的小桥,带有凉亭的桥,簇拥着全卷的高峰,似直插天际,达到高潮。高峰左边的峰峦,与深入画里的曲折江流相映成趣,起到了回转的作用,成为第二段的结处。漫步于此处,意味无穷。由跨江大桥踏上岸,两边排列着建筑,翻过高山,走过山谷,再爬上高山可见一处平原,村落房屋错落有致。平原边的悬崖颇具险势,但另一面的高山又给了村庄无比安全感。但此村落貌似是孤立的,并不能通往下一处,返回原来的小路且赏且行。山谷中的村落,河滩上的渔船,逍遥的隐居生活,招来船家继续前行。舟在水中,可见隔水两山遥相呼应,似是隔着银河的牛郎织女,虽尽力向对方倾斜着,却难以碰触。岸上一片绿色的平地生机盎然,岸边星星点点的渔船,似乎传来了渔翁的吆喝。翻山越岭跋涉,才站到巅峰之下。虽有攀登之情,却难有攀登之勇。

第三段一转前段的曲折紧张,节奏平缓,瞬间消除紧张气氛。画中一小岛,岛下平铺着渔村,渔舟点点,使开起之势下转,起到承接作用。卷左下部画近景坡岸与之相连接,起到转接作用。卷左尾部画突起的秀峰,其势向上伸过江面和远山,结住了开起之势,并总结全卷。


精巧的技艺

《千里江山图》虽然历千年之久,部分颜色已经脱落,但是其画法仍然清晰可辨,并突出显示了矿物质石色的富丽装饰效果。山石之画法,是先用浓、淡线条勾出轮廓,再以柔润而长短不一的线条加皴,峰顶皴(cūn)法似荷叶皴,线条不刚不硬,之后再用淡墨加赭(zhě)石或花青渲染,渲染多在前后两石中的后面一石,之后再罩染赭色,石头顶部以汁绿接染,再以石青或石绿罩染,山石下部保留赭石色。山石之青与绿色往往前后各异,互相映衬,且颜色较厚故容易剥落。水天交界处以赭色接染,画面浑然一体。远山则以赭色为主,不施青绿等色以示空间之远。柳叶施以石绿,天空掺以赭墨,上深下浅,彰显了天空空间透视的变化。水色全以汁绿染出,矿物、植物颜色融合使用,将中国画色彩的表现力发挥到极致。

皴法
中国画技法名。是表现山石﹑峰峦和树身表皮的脉络纹理的画法。画时先勾出轮廓﹐再用淡干墨侧笔而画。表现山石﹑峰峦的﹐主要有披麻皴﹑雨点皴﹑卷云皴﹑解索皴﹑牛毛皴﹑大斧劈皴﹑小斧劈皴等;表现树身表皮的﹐有鳞皴﹑绳皴﹑横皴、锤头皴等。

刻划形象轮廓,也融汇了其他技法,如树干用没骨法,屋宇用界画,远山有写意用笔,山坡有效法和点染,丰富充实了青绿山水的表现能力。描绘对象时,用笔十分精细,一丝不苟,浩瀚的河水均用细笔勾出波纹,树上的花叶,都用色、墨一一点出,细小如豆的人物,服饰也各有区别。但同时又有取舍提炼,如人物不勾衣褶,着重表现动态,显得生动活泼,众多的桥梁、船只、房屋、水榭形制和位置都不尽相同,毫无繁复之感。

没骨法
没骨法是国画术语,直接用彩色作画,不用墨笔立骨的技法叫做没骨法。
界画
中国绘画很特色的一个门类。在作画时使用界尺引线,故名界画。
写意
艺术创作术语。与“写实”相对。艺术家忽略艺术形象的外在逼真性,而强调其内在精神实质表现的艺术创作倾向和手法。最初起源于绘画,兴起于北宋,要求在形象之中有所蕴涵和寄寓,让“象”具有表意功能或成为表意的手段。成为中国艺术审美重心自觉转向主体性的标志。
效法
效法是中国画的一种技法,用以表现出石和树皮的纹理。山石的皴(cūn)法主要有披麻皴、雨点皴、卷云皴、解索皴、牛毛皴、荷叶皴、折带皴、括铁皴、大小劈皴等;表现树身表皮的,则有鳞(lín)皴、绳皴、横皴等,都是以其各自的形状而命名的。这些皴法乃是古代画家在艺术实践中,根据各种山石的不同质地结构和树木表皮状态,加以概括而创造出来的表现程式。随着中国画的不断革新演进,此类表现技法还会继续发展。
点染
点染就是工笔画中的一种染色技巧,指用接近写意的笔法,一笔蘸上深浅不同的色彩在画面上连点带染,取灵动之意。处理背景或小型花卉的时候时常用到此法。

我尽力了横着看吧,拼得不完美,有机会还是要去看故宫的原版。第一次看到的时候还是挺震撼的,虽然我也只是看到的照片。

相关文章

  • 《唐宫夜宴》里的宝8

    这句话的原版是“走出去,世界是我家,不走出去,我的家就是世界。” 要感谢一位简友为我带来的启示,那一刻让我豁然开朗...

  • 《唐宫夜宴》里的宝9

    神兽之母从小已经开始接触各种乐器。这乐器嘛,只要能出声,啥样的都能被称作是乐器。记不记得原来用过的笔盖,曾经吃过的...

  • 《唐宫夜宴》里的宝6

    神兽喜欢“神兽”,在古时候贵族更喜欢各种奇异的“神兽”,比如这唐朝的贵族们除了把我们常见的小狗做宠物外,也喜欢把仙...

  • 《唐宫夜宴》里的宝2

    上次说到,大神兽的圆润是这个年纪独有的美,更是盛唐时期成功的象征。当然,这段话如果在神兽面前说,她“大大”的眼睛一...

  • 《唐宫夜宴》里的宝3

    【唐】王之涣 黄河远上白云间, 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 春风不度玉门关。 这首耳熟能详的唐诗,孩子们已...

  • 《唐宫夜宴》里的宝7

    生活品质的好坏,在于是否能够认真对待生活中的每一个细节,而非财富的多寡。 这些天都在专注于搜索有关于这些宝贝背后的...

  • 《唐宫夜宴》里的宝5

    原来画是可以用来读的,读过之后才知道关于它的故事,关于它的历史,还有关于它的技巧所在。今天就来了解一副可爱的画作吧...

  • 《唐宫夜宴》里的宝4

    终于想起来奶奶为什么喜欢这马了,因为奶奶属马,所以家里的那匹唐三彩的陶瓷马永远都摆在高处,只偶尔拿下来擦拭的时候,...

  • 《唐宫夜宴》里的宝1

    一群可爱玲珑的乐手赶赴盛宴的舞蹈,带火了河南春晚,也顺带激起了我们寻宝的热情。 刚刚把这只舞蹈推荐给大神兽,一会儿...

  • 唐宫夜宴

    唐宫夜宴出洛阳,应天皇门著羽衣, 含喜抃跃鼓欢欣,芙蓉花娇暖春宵; 则天女皇见神明,东都明堂舞菁华, 天地明察人智...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唐宫夜宴》里的宝8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vaprf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