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直认为淡竹叶就是竹叶。妈妈总是念叨,淡竹叶如何如何地好,我觉得那多简单,竹子感觉到处都是呢,随便摘好啦。摘嫩的摘新长出来的摘长得漂亮的,总之可以任选任摘。这段时间关注花花草草的时间多了,拍照时,无意中发现有一种竹子低低矮矮,并且叶面也显得稍宽大。因为它们的叶感觉总是仿佛在对话般,引起了我格外的注意。我在想,会不会这就是传说中的粽粑叶?于是用形色识别了一下,居然这叫淡竹叶!原来,淡竹叶居然是竹子中的一种呢。
淡竹叶(拉丁学名:Lophatherum gracile)为禾本科,属多年生草本植物,根状茎。根药用,有清凉,解热、利尿及催产之效;主治:胸中疾热、咳逆上气、吐血、热毒风、止消渴、压丹石毒、消痰、治热狂烦闷、中风失音不语、痛头风、止惊悸、瘟疫迷闷、杀小虫、除热缓脾。又可作牧草。其性味甘淡,能清心、利尿、祛烦躁,对于牙龈肿痛、口腔炎等有良好的疗效,民间多用其茎叶制作夏日消暑的凉茶饮用。
用药禁忌
⑴无实火、湿热者慎服,体虚有寒者禁服。
⑵孕妇忌服。
⑶肾亏尿频者忌服。
⑷不宜久煎,入食以鲜品为佳,煮粥时宜稀薄,不宜稠厚。
常用配方
⑴淡竹叶治预防中暑:淡竹叶、大青叶、埔姜叶、金银花叶各10克,一枝香6克,水煎(或开水当茶饮。
⑵治发热心烦口渴:淡竹叶10~15克,水煎服。
⑶治尿血:淡竹叶12克,鲜茅根30克,仙鹤草15克,水煎服。
⑷治尿路感染:淡竹叶12~15克,叮咚藤、凤尾草各30克,或灯心草10克,水煎服,每日1剂。
⑸治血淋、小便疼痛:淡竹叶、生藕节各30克,生地15克,水煎服,每日2次。
⑹治膀胱炎:淡竹叶15克,灯心草10克,叮咚藤6克,水煎服。
⑺治肾炎:淡竹根及块根、淡竹叶、杜枝杜(芯)各15克,水煎服,每日1剂。
⑻治口舌糜烂:鲜淡竹叶30克,车茶草15克,甘草3克,水煎服。
⑼治火热牙痛、牙龈溃烂:淡竹叶50克,生姜5克,食盐2克,生石膏30克,水煎,药液频频含咽。
⑽治热病口渴、心烦不安、口糜舌疮:淡竹叶、茅根、金银花各15克,水煎服,每日1剂。
⑾治肺炎高热咳嗽:淡竹叶30克,麦冬15克,水煎,冲蜜服,日2~3次。
⑿治小儿发热、惊风:淡竹叶、灯心、麦冬各6克,乌豆15克,竹心20条,柿饼1块,水煎服。
⒀治小儿水痘:淡竹叶、蒲公英、金素英各9克,金银花15克,水煎服。
⒁预防麻疹:淡竹叶12克,夏枯草30克,钱葱(马蹄)40-60克,水煎当茶饮。
⒂竹叶石膏汤(《伤寒论》)治伤寒、温病、暑病之后,余热未清,气精两伤证。身热多汗,心胸烦闷,气逆欲呕,口干喜饮,或虚烦不寐,舌红苔少,脉细数。竹叶6g,石膏50g,半夏9g,麦门冬20g,人参6g,甘草(炙)6g,粳米10g。上七味,以水一斗,煮去六升,去渣,内粳米,煮米熟,汤成去米,温服一升,日三服。方中竹叶清热除烦,兼以生津,为君药。
⒃竹叶汤(《外台秘要》)治眼赤。淡竹叶10g,黄连4枚,青钱20文,大枣(去皮核)20枚,栀子7枚。
⒄单味煎汤,代茶饮,预防咽喉痛。
竹叶中所含其有效成的含量和生物活性均与银杏叶具有可比性。竹叶提取物具有优良的抗自由、抗氧化、抗衰老、降血脂和血胆固醇的作用。
相传,建安十九年,曹操独揽大权,在朝中威势日甚,此时刘备已取得了汉中,羽毛渐丰,在诸葛亮的建议下,发兵声讨曹操。先锋即是张飞与马超。兵分二路,张飞一路兵马到巴西城后,即与曹操派来的大将张郃相遇。张郃智勇双全,筑寨拒敌。猛张飞急攻不下后,便指使军士在阵前骂阵。张郃不理,在山寨上多置擂木炮石,坚守不战,并大吹大擂饮酒,直气得张飞七窍生烟,口舌生疮,众兵士也多因骂阵而热病烦渴。
诸葛亮闻知后,便派人送来了50瓮佳酿,并嘱咐张飞依计而行。酒抬到了阵前,张飞吩咐军士们席地而坐,打开酒瓮大碗饮酒,自己更是把瓮大饮。有细作报上山寨,张郃登高一看,果然如此,恶恨恨地骂道:“张飞欺我太甚!”传令当夜下山劫寨,结果遭到惨败。原来张飞使的是一条“诱敌之计”,他们白天在阵前喝的不是什么“佳酿美酒”,而是孔明遣人送来的一种中药汤:淡竹叶汤,既诱张郃上当,又为张飞和众军士们解火治病。
淡竹叶真正立了大功!
正值初夏,人体对于气候急剧变热需要一定的适应,而淡竹叶此时也正嫩,不妨摘一些或煮粥或煎茶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