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由叁野原创:sanyemedia)
国画是一种文化,是以中国哲学为思想内容,以文、史、哲等文化基础作为支撑的艺术学科。
它与西方艺术有着极大的区别,其凝结了中国人独特的思维方式,是中国文化集大成之表现形式。
而国画的文化属性是国画发展的源动力,是国画强有力的支柱与依托。
宋代邓椿云:“画者,文之极也。”
明代李日华言:“绘事必须多读书,读书多,见古今事变多,不狃狭劣见闻,自然胸次廓彻,山川灵奇,透入性地,时一洒落, 何患不瑧妙境?”
清代松年道:“画师处处皆有,须分贵贱雅俗。不读书写字之师,即是工匠。”
此种论述与记载俯拾皆是、不胜枚举,可见文化之于国画何其重要。
然而,国画的这个文化属性在当代却逐渐走向缺失,用现代较为流行的词语叫“国画文化荒”。
古时的国画大家皆是大儒者,他们基本都具备诗、书、画、印等方面的修养与能力,或是学富五车、饱读诗书,或是书法、篆刻成就突出,或是才华横溢、著作等身等。
时至今日,放眼望去,中国当今的画家何啻万千,然能书擅画者又有几何?能吟诗作赋者又有几何?
记得陈履生先生对第十届全国美展中作品的题款做了详细的统计,情况十分严重。
其云:“在第十届全国美展入选的545件作品中,画内完全无题者有177件,占32.4%;仅有名款者148件,占27.1%;有画题加名款者119件,占21.8%; 有名款加年款者31件,占5.6%;有题款者57件,占10.4%;另有画外题者11件,占2%。”
他认为书法与绘画已经由原来的“书画同源”转向了“背道而驰”。
可见现今画坛中能够书画合璧者不是太多,当然这也和五年一届全国美展的宗旨与标准有着密切的关系。
此外,现在不少画家的文化知识与理论水平不敢恭维。
也有学者称,古典文化的缺失是整个社会的问题,不仅仅存在于国画领域,当然这是无可厚非的事实。
但是,现今的国画家们能写若干优美的随笔性文章者已经不多了,更不用说有学术深度的论文与著作,更谈不上对艺术发展的深刻理解与深厚的文化修养,这种现象实在让人感到悲哀与无奈。
中国画从远古时期至清代,其文化的属性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少到多、从文化的荒寒到文化的高度发达。
而相当滑稽的是,这一高度发达的文化属性在当代中国画创作中却愈走愈荒寒,仅仅一百年的时间,国画的文化属性与内涵几乎丧失殆尽。
究其原因,概而为四。
其一,传统文化的断层。
20世纪初期的“新文化运动”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次巨大浩劫,使延续了几千年的传统文化受到了极其严重的摧残与毁灭,其直接后果即是传统文化在当代的断层。
世纪初的不少文化精英们在新与旧的问题上,盲目地崇尚新文化、排斥传统文化。
对于全盘否定传统文化,他们的态度是极为坚决的。
如钱玄同在《尝试集序》中云:“对于那些腐臭的旧文学,应该极端驱除,淘汰净尽”,陈独秀认为: “中国文字,既难传载新事新理,且为腐度思想之巢窟,废之诚不足惜”,还有蔡元培、瞿秋白、胡适之、鲁迅等在那个年代都发出了废除中国汉字的惊世骇人之语。
这些反传统文化的时代精英们把五千年来的中国文化看成了畸形文化,这种矫枉过正的举动与行为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传统文化在20世纪的发展与延续。
随着20 世纪初期深受传统文化熏陶的文化精英们的仙逝,而随之接受新文化成长起来的新一代知识分子必然在传统文化方面显得力不从心,传统文化的当代断层似乎是历史的必然。
而以传统文化为根基的国画,亦随之不可避免地在当代遭遇了文化的缺失,这好比人失去了血液,树失去了水分,其前途与命运是显而易见的。
其二,展览体制。
目前中国的展览体制是一座独木桥,似乎只有通过这一桥梁才能达到“成功的彼岸”,不少国画家把能否在中国美协举办的展览中入选、获奖看作是衡量作品艺术价值的唯一标准。
因此,众多国画家们蜂拥而上,认为参加几次大展、获得几个中国美协的奖项,便可在画界赢得一席之地。
至于如何入选、如何获奖,那就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或出入各种名家班、高研班,混得个“熟面孔”。
与不同的“权威老师”拉关系,培养所谓的人脉;或送礼、请客、贿赂评委,若能与评委沾点“亲”,带点“故”,搞得个师徒或者什么关系,那事情自然就顺理成章了。
这也是在展览上为什么总有不少作品上大字赫然写到“某年某月××画作于××院××工作室”的原因了。
不管渠道如何、手段如何,总之,入选、获奖是不用读书的,是不需要文化的,所以当代产生的名家与理论修养、文化知识是毫无关系的。
回望古时的大画家基本都是拥有较深文化修养之人,即使是近代的张大千、傅抱石、黄宾虹、陆俨少等大画家也都是文化人。
然而,现在披着“文化人”外衣的画家群中真材实料的文化人却少之甚少,不少画家根本不能用“文化”这个字眼去形容或描绘,他们根本不读书,也没有时间读书,更不写东西, 即便是自古以来画家都善于写的艺术随笔之类的短文。
他们属于严重的文化贫瘠,但这些画家不读书、没文化,写不出东西来总会说出“我是画家,不是理论家” 这样的托词,这也是当今专业划分过细所带来的诟病。
其三,市场的介入。
市场的诱惑与刺激是国画文化属性缺失的一个重要原因。
尤其是近二十年来市场的介入,使原本较为纯粹的艺术创作活动变得商业化了, 画家的润格也随着经济的发展而得以迅速提高。
国画市场的扩大与繁荣,犹如一把双刃剑,一方面刺激了国画的发展,使更多的人关注国画,同时也提高了自古以来都称之为“穷画家”的绘画工作者的待遇;
另一方面也带来了不可避免的负面影响,使画家昔日平静沉着的心态变得异常躁动。
因为名气越大,画价越高,以平方尺来计算画价的方式每时每刻都在刺激着画家“脆弱” 的心灵。
在此种情况下,不少画家利益熏心、见利忘“文”,不再读书,因为读书、提高文化修养与他们追求的名气、地位与经济收入毫无关系。
总之,只要能抬高画价、扩大影响、提升名气与地位,哪里还讲求文化的底蕴与修养,哪里还讲究厚积而薄发的积淀。
在市场与金钱强有力的刺激与诱惑下,能呆在画室里静静地读几本书、思考一些问题的画家实在无几,这不能不说是艺术市场繁荣后给国画带来的严重威胁。
其四,教育体制。
目前的艺术类招生虽然表面上看起来十分火爆,生源充足,但在此“虚假繁荣”的表面下却掩盖着严重的危机,有一部分学生文化课基础较差,怀着投机的心理选择了艺术专业。
更严重的是,国画在整个艺术专业中亦不属于热门专业,报考人数较少,往往是报考其他艺术门类的考生被筛选过后调剂过来的。
或是觉得其他比如设计等专业的分数线过高而直接报考国画专业的,但不管如何,经过这样层层的筛选,其文化水平与综合能力可想而知(当然,这其中也有文化水平高,且又热爱国画艺术的考生,但毕竟寥寥无几)。
这些考生进入大学以后,文化课一直没有得到有效的补充,一二年级集中学英语,过四级,三四年级又要准备毕业创作、毕业论文、实习、找工作,这其间还得保证专业学习。
剩下的能够读书的时间是相当少的,何况不少老师也不提倡读书,因为这不能直观、直接地看到效果,所以大学国画专业的文化课除了《中外美术史》《艺术概论》之外别无其他,甚至连词诗、文学欣赏的课程都没有。
这些文化贫血的“准国画家”毕业后再进入社会,其读书的机会就更是少得可怜,如此一来,“文化贫血”这一顽疾更是难以治疗、痊愈。
在分析了国画文化危机的现象及其背后的原因之后,再提出“文化国画”这样一个概念或命题,就显得迫在眉睫了。
“文化国画”重点在于提升国画家的文化修养与知识水平。
重新找回国画的文化内涵,使国画丧失的“文化属性”重新得以回归,使国画不再是随便舞几笔的人都能称之为画家的“艺术”,不再是学生考不上大学退而求其次所投考的专业门类,不再是“头发长,修养无”的文化极度匮乏的技艺工匠所擅长的手艺活。
最终使国画这一拥有悠久历史且极具文化性的国粹在物欲横流、繁杂喧嚣的当代社会里,更具艺术魅力与人文精神。
微信公众号ID:sanyemedia
微信搜索关注:叁野
微博搜索关注:叁野视频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