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小伙伴提出把词汇学习和阅读训练融合起来,下午不知不觉想到这个问题,有新的想法,整理思路记录下,之后说不定什么时候会用到。嗯,我就是认真。
半成品文章,不同内容模块用--隔开。
之前讨论过这样一种方案,在阅读中标注出用户已经学过的单词。这样的优点是有,比如用户看了会很兴奋,觉得这个功能很贴心;这样也可以很好的让用户理解单词在句子和语篇中的意思;更能通过阅读去让用户自我检验单词的掌握状况。
下午重新考虑了一下,觉得这个方案是有问题的:
1、打击用户信心。有这样一种情景,学过的单词出现在阅读,但并不记得了;或者是隐隐约约记得,但说不清楚什么意思。标出已学单词会对用户造成一定的心理压力,让用户忍不住怀疑自己的之前的学习是否有效。有时候,看到一长串自己学过的单词忘记了,会很烦躁的。
2、会打扰用户阅读。在文章中标注出词汇,会不自觉的引导用户给予这些词汇过多的关注。
3、引导用户进入阅读误区。这一点是与第2条有关的。国内大多数英语学习者和阅读方法和习惯就很不正确,总是将更多的注意力关注于语言点(language),而非文本内容(text)。对词汇的过分关注,反而不利于阅读水平的真正提高。
回想自己阅读原著和英文专业文献的场景,遇到不认识生词实在忍不住查字典,用有道mark。一般懒得复习mark过的单词,要是复习的话,一般会在下面的场景中:
1、读完东西,反正闲着也是闲着,倒不如立即看看自己的生词
2、没事干的时候,偶尔想起来,我标记出来的生词还没看
3、要是读畅销书,不是读专业文献,总会在读之前复习一下生词
总之,在看东西的时候,对生词的关注度是不高的;要是生词的学习穿插在阅读中,就我而言是不情愿的。
可改进的方案:
1、阅读完,弹出生词list,包括背单词流程已学和用户阅读过程中手痒mark
优点:及时复习,语境还记得,学习效果好
担心:“我看完文章已经大脑疲惫了,还给我单词列表让我学,压力好大呀!”
2、List生成后,下次阅读开启时,提醒用户复习
优点:在阅读开始前督促温故上篇的生词,用户听话,则生词不会积累很多
担心:“我是来阅读的,我现在压根不想干与单词有关的事情!”
3、List生成后,n小时候push提醒
优点:不会对用户的阅读流程进行任何的干扰
不足:“我现在玩着呢,你给我发push干嘛,姐姐我不想学习!”
对比自己常用的两款新闻应用,News Digest and Shanbay News,后者标注出文章难度和词数,大纲词用下划线标注,点击可显示释义,个人阅读体验不如前者好,遇到生词总想点击看意思,关注点就不在内容了。
New Digest 和 Shanbay News 对比刚才谈到国内英文学习者的阅读方法和习惯,正好总结一下自己在阅读中感受到的中英阅读差异
Reading Comprehension, 重点在comprehension,但很多reader不同等对待两个阅读,英文阅读流程是这样的:
1、遇见生词→查字典→沉浸在学习新词的胜利的喜悦→(有甚至立即拿出生词本记录、学习用法)→把阅读忘记了
2、遇见长难句→反复读→终于把这个句型结构给搞懂了→把阅读忘记了
3、遇见废话,仔细看;遇见专业名词解释,仔细看→不会做模糊理解的处理
比如,XX是和XX类似的XXXXXXX的XXXX的水生生物,中文阅读我们知道它是水生生物就不读了,但是英文我们却不敢这样做、每一个词都不放。
其实,英文阅读中,查字典、琢磨生词与句型无疑是阻断阅读理解过程浪费时间的行为。迅速找到topic sentence,遇见生词有一定的宽容度,适当猜测,理解文本,从中获取到信息点和自己想要的知识就足够了。
最后再想想:把词汇学习和阅读融合,真的好么?真的可行么?真的是用户需要的么?
之前的类似的想法就是想想,或者拉小伙伴交流交流就完事了。正好今晚没事,就记录下来。写的过程中,发现思路更清晰了。笔记不只是缓存思维、起备忘作用。在把较为模糊、抽象的想法转换成文字的时候,也扩展了思维,想得更多、更理性。
有很多人说一切产品皆社交、做到最后都会延伸至社交;但是极端的觉得,之后的一切产品都会成为解决方案的提供者。就像百度地图和滴滴打车,为用户提供出行方案,教育产品在会朝着“为用户找到最有效的学习方案”这一方向努力。最近想学习设计,也忍不住想怎样激励自己学习,怎样学习更有效。为自己的学习出一个解决方案,这是件很有意思的事情。
请勿转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