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视觉艺术
【钻石是姑娘最好的朋友】油画中的奢华之色——“宝石篇”(上)

【钻石是姑娘最好的朋友】油画中的奢华之色——“宝石篇”(上)

作者: 经典油画欣赏 | 来源:发表于2019-05-21 00:14 被阅读2次

前言

        女人啊,

   华丽的金钻,闪耀的珠光,

   为你赢得了女皇般虚妄的想象,

   岂知你的周遭只剩下势力的毒,傲慢的香,撩人也杀人的芬芳。

   女人啊,

   当你再度向财富致敬,向名利欢呼,向权力高举臂膀,

   请不必询问那只曾经歌咏的画眉,

   它已不知飞向何方,

   因为她的嗓音已经干枯喑哑,

   为了真实、尊荣和洁净灵魂的灭亡。

   女人啊,

   你那华丽的金钻,闪耀的珠宝,

   谁会注意你美丽外表下那钻石般的信仰。

   女人啊,

   当爱情违背了他的誓言,

   当你的绝望化作一颗颗复仇的泪水,

   谁会在意谁曾经走过你的心房。

   女人啊,

   当你为你所敬仰的爱情欢呼,

   为你心爱的人去歌唱,

   谁会为它而感动停驻在你的身边旁。

   女人啊,

   当你放下自尊去寻找曾经的梦想,

   谁会在乎你的背后有怎样的过往。

   女人啊,

   当你为你的爱情付出了圣洁,

   无法追随上帝的身旁,

   谁会为你的痴迷而感到感伤。

   女人啊,

   当你无知你的外表有什么样的光芒,

   却不知魔鬼早已向你伸出了肮脏的舌头。

   女人啊,当你说出那甜美的语言却不知会遭到恶毒的眼光。

   女人啊,当你抬头挺胸圣洁的面对世俗的眼光,

   却不知在背后有多少意淫的脸庞。

   女人啊,

   当你用你的方式去祭奠曾经的爱情,

   却不知毒蛇早已缠绕你全身,让你迷失了方向。

   女人啊,

   当你用夜莺般的歌声为人们唱到沙哑,

   他们只会唾弃你那流血的的嘴角和长白的脸庞。

   女人啊,

   当你为你的记忆拒绝那红色的玫瑰,

   他们拔掉那鲜艳的花朵,用黑色刺扎满你的全身,让容颜不再追随你的身旁。

   女人啊,

   如果钻石代表的了永恒,

   为什么他们把它缝制为你虚妄的外衣。

   女人啊,

   如果那爱情的香味代表了你的甜美,

   为什么上帝会拒绝你那诱人的香,把你推入魔女的殿堂。

   女人啊,

   当权力让你失去了自由,

   为什么人们还要把你放逐在开满花朵的草地,

   为你戴上冰冷的的枷锁,鞭打你满身的创伤。

   女人啊,

   当你看见一样的夜莺,闻到诱人的香,见到美丽的花朵,

   带着枷锁的她们却有着妒忌的眼光,

   用黑色的泥土粘满你的全身,让王子遗弃他曾经深爱的姑娘。

   女人啊,

   当你被人们用荆棘捆绑,满足了魔鬼的欲望,

   恐惧的人们让你却成为了唾沫的对象。

   女人啊,

   如果玫瑰代表爱情,

   那他们又怎么舍得在你找到幸福时将它的刺扎入你的全身,

   让爱人不敢沾染你带血的身躯,为你戴上金色的指环,灵魂得不到解放。

   女人啊,

   圣洁的脸表露不出你的信仰,

   纯洁的心不能传达你对上帝的向往,

   甜美的香只会让魔鬼在黑夜中寻找到你的身旁,

   当钻石为你而闪耀,照亮的只会是嫉妒的眼光,

   当权力让你不再自由,为你解开枷锁是断头台那冰冷的枪,

   你那夜莺般的歌声让人们流下的只是毒液般的嘴唇,

   去侵蚀王子的耳朵和美丽的衣裳,

   那些为你送上玫瑰的人们用花瓣盛引你鲜红的血液,

   还为魔鬼奉上高贵的赞美,让天使也离你而去,让你在黑暗中找不到方向,

   当你一直在找寻光明的天堂,魔鬼还在用他的唾液侵蚀你的身驱,

   迷惑天使误把你当作是魔女的伪装,

   你流下的眼泪被人们当作美丽的装饰,

   骄傲的围绕在火炉边向孩子们讲述是怎样把你灭亡。

   女人啊,

   当有人为你哭泣时,

   你能不能找到你该走的方向,

   带着迷人面容,诱人的香和华丽的泪珠,高傲的,

   步入那圣洁的殿堂。

圣母子 韦登 1454

(Rogoer Van der Weyden)

       韦登出生在一个刀剪匠人的家庭,有关他的生平信息非常少,他和下一位画家梅姆林都是15世纪弗兰德斯画派的代表人物。韦登的曲线优美、流畅,他很注重细节处理,尽力让人物显得真实可信。当时韦登是很有影响力的,但在去世之后名气也随之消逝,直到二十世纪他的价值才被人们重新评估。

《伊莎贝拉》韦登 1500

       很多画家都是这样,也许要等几十年,也许几百年才能被人们重新提起。拿梵高来说,他的境遇还不如韦登,起码韦登生前得到了认可。我看过一些梵高的日记和信件,看完之后什么都没记住,就记住他从头到尾一直在借钱,借钱,借钱,有时是商量的语气,有时是愤怒的语气,有时是乞求的语气。一个被如今被全世界顶礼膜拜的人,曾经活的那么可怜。

       画家是个很奇怪的群体,他们意志力强大,同时又脆弱需要肯定,哪个特质更胜一筹,很难说清楚。电视剧《神秘博士》上有个很难忘的片段:男主角为了帮助梵高摆脱抑郁自杀的命运,用时光机把他带到了现代。梵高来到巴黎的美术馆,看到了人们对他的痴迷与疯狂,流下了激动的泪水。随后,男主角又把梵高送回了他的年代。男主角以为梵高知道了自己的伟大就不会再痛苦地选择自杀,而能长久的活下去,创作更多的作品。送走梵高,男主角奔向美术馆,紧张地走向梵高的画展,希望自己已经改变了历史,可以在画展上看到更多梵高的作品。但事实并不如他所愿。一切都没有改变,还是那些画,这就意味着知道了自己未来的梵高还是选择了同样的结局。

       从古至今有多少郁郁而终的艺术家,如果有人告诉他们未来,他们还会有同样的命运吗?他们的疯狂与痛苦究竟是为了什么?

色彩大家——梅姆林

玛利亚·波提纳利 梅姆林 1470

(Hans Memling)

细节

       梅姆林出生在德国,大概在 1465年来到佛兰德斯学画,曾经和上一位画家韦登共同工作,年长梅姆林30岁的韦登对梅姆林有着明显的影响。

梅姆林 1490

       梅姆林“是一位敏感的大色彩家,在他笔下,朱红、翠绿、金黄,大氅、头饰、壁毯……一切都那么富丽堂皇。”这幅宗教三联画与今天的主题无关,只是让大家感受一下梅姆林的色彩。

意大利肖像画先驱——波提切利

女子肖像 波提切利 1485

       波提切利,佛罗伦萨画派画家,他的线条柔美,颜色丰富清新,人物有着完美的形象。他名垂后世,天资卓越,是文艺复兴时期最伟大的画家之一,却在晚年贫困潦倒,这要从1472年的一场大火说起。

细节

细节

       1492年,“奢华者”洛伦佐·德·美第奇(Lorenzode Medici 1449-1492)去世,佛罗伦萨迅速陷入混乱。1497年2月7日,宣扬禁欲主义的极端宗教人士撒佛纳罗拉(Girolamo Savonarola)与之追随者们在从城内搜出了的上千件与“禁欲主义”相违背的奢侈品,包括艺术品、绘画、雕塑、乐器、书籍等,并点燃了它们,这就是所谓的“虚荣之火”。波提切利也参与了这次活动,并烧了多幅自己有影响力的作品,我都替他心疼,据说这就是他晚年孤苦贫困、名声下滑的原因。

       疯狂是件多么可怕的事情,不管什么变得疯狂都会很可怕,爱与信仰变得疯狂尤为可怕。在这个地球上,历史车轮向前滚动,不同时代、不同地区上演着一场场由疯狂引发的悲剧,不同的戏码,同样的疯狂,如黑格尔所言“人类从历史中所得到的教训就是:人类从来不记取历史教训”。

       撒佛纳罗拉于1498年5 月23 日被厌倦了“禁欲主义”的民众烧死在他曾点燃“虚荣之火”的地方——佛罗伦萨的市政广场。

米开朗基罗的老师——基尔兰达约

《女子肖像》基尔兰达约 1490

细节

       基尔兰达约(Domenico Ghirlandaio 1449-1494),并不是一个广为人知的画家,但是他有个大名鼎鼎的徒弟,大家一定知道,叫米开朗基罗。基尔兰达约的画风含蓄而矜持,和上一幅画的作者波提利切有相似之处,他们笔下的女性气质都那么的纯净,温婉,甚至有点脆弱,大家可以比对一下。

《女孩画像》 基尔兰达约 1490

       可惜没有高清图片可以给大家看看细节。画中红衣女孩和上一幅画中的女孩是同一个人,大家可以猜一下她和画家的关系,晚辈?朋友?情人?女仆?

       大家都知道著名的“蒙娜丽莎的微笑”,其实,很多画作中人物的表情与微笑都很耐心寻味。第一次看到这幅画,我想入非非了很久,想象她的性格、她受到的教育,想象她早上如何梳妆、如何把那朵红色的发饰别在了鬓边、如何在那串美丽的红项链下面小心翼翼地配上了另一个小小的吊坠。这粒吊坠小到让人忽视,但正是它的纤巧呼应了女孩矜持的微笑和纯净而美丽的眼睛,让人无限怜爱。

天使拉斐尔

1534 抱独角兽的女子画像 拉斐尔

细节

       “拉斐尔塑造的女性,仿佛是天性的自然流露,其纯真优美、庄重自然、明快清晰、和谐简洁,后人望尘莫及。”

看到这幅画的时候,第一个念头是……如果淘宝出了仿制品我一定买一个,哈哈,肯定是爆款..大家不觉得现代人的审美喜好经常绕来绕去又开始绕回古代了,可能古代人不会像现代一样什么东西都批量生产,所以很多东西都是卖家和买家商量着制作,所以做出的东西很有温度,不像现代的东西冷冰冰的。也可能,就像人们总是留恋童年,人类同样也会眷恋久远的年代。

《拉斐尔和他的情人》 拉斐尔

       拉斐尔,与达芬奇齐名的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伟大画家。每次提到他,就会想到两个词:典雅,和谐。

       拉斐尔出生在一个幸福的家庭,很受父母宠爱,他原名叫拉法埃洛·圣乔奥(Raffaello Sanzio),由于两个哥哥都夭折,父母用拉斐尔这个名字称呼他(拉斐尔是圣经中一位天使的名字),希望可以给他带来祝福。不仅如此,作为宫廷画师的父亲非常支持他画画,在他小的时候就带他去拜师学艺,这种一帆风顺的成长环境是很多画家享受不到的。

       幸福的生活让拉斐尔的内心积极、健康,性情非常的温和、谦逊,人缘儿非常好,据说向他求画的人络绎不绝,他也会尽量答应别人的要求。

       艺术家的普遍形象不是脾气怪异就是倒霉蛋,对比起来,拉斐尔的一生简直顺利的不真实。

       那是因为..故事还没完。

《披纱的女子》 拉斐尔 1513

        画中含情脉脉的女子叫福娜莉娜,一位面包师的女儿,拉斐尔的情人,也是他艺术创作的缪斯,他们彼此相知相爱,却因为福娜莉娜出身低微而无法结婚。一生受人爱戴、风光无限的拉斐尔,37岁便英年早逝,而画中这位美丽的女子也在他去世几个月后进了修道院。

        没办法,这才是童话的结局。

色彩魔法师——提香

《镜边的维纳斯》 提香1555

细节

细节

细节

飞利浦二世 提香1550

细节

《少女肖像》 提香 1545

(这幅画很漂亮,女孩的耳坠和项链也很漂亮,可惜没有清晰的图片啊)

       在描述这些画的时候,我想把所有美好的词汇都用上,但是文字是种很有限的表达方式。绘画、音乐、香气等艺术形式的美,是一种感觉或者情感,虽然人类为了表达抽象的感受不断创造新的文字,但文字再丰富也不能和丰富的情感一一对应,只能无限接近而已。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钻石是姑娘最好的朋友】油画中的奢华之色——“宝石篇”(上)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vaxaa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