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续说作为一个旁观者,趁现在看得清楚的时候,写下这篇文章,谨以此作为参考,希望自己以后成了家勿犯。
我以为我姐会偏爱他的儿子,也没有,一出口就是批评其实这是我们很多中国式家长都在犯的问题。
说我自身叭,我最烦父母唠叨。我还好,青春期在校园全封闭式度过,好在在叛逆下考上了好的初中院校,开启了对老师的叛逆生涯,父母那边不常联系,所以矛盾减少了不少。
青春期孩子是不喜欢被唠叨的,他犯了错,不能说得很难听,如果所谓的沟通只是简单粗暴地运用批评的方式,孩子是只会左耳进右耳朵出的。
我姐一开口就是批评的语气,也就偶尔说说笑笑,这一点我是有和我姐沟通的,在我这个旁观者眼里,看到的大多是用批评,姐夫也没说错。
而我姐认为她有沟通,也许沟通真的不多,去的三天里,见到批评比较多。
由于我是以妹妹的身份过去,他喊我小姨,我是有看到孩子对我和妈妈都有一种敬而远之的表现。
我理解,一个家庭中女人和儿子丈夫都不懂得沟通,不被理解的苦楚,我还是觉得小棉袄好。
怎么说呢,我去我姐家第二个现象:我姐一直给我剥东西吃,给我夹菜,给我买鞋子,而我作为中间者为了好做人,我将我姐剥一半的分给外甥,我就莫名其妙感到一种生疏感。
也许我是客人,应该对我好点,有些人觉得生活那么多年没必要在意那么多,可我觉得越是熟悉的人,朝夕相处的人,不更应该对其好一点么?
我没有看到关心,说一些关心儿子,主动给而已夹菜,剥壳儿等等这样的亲密行为。
亲密关系是要有亲密行为创建的,没有亲密行为,就显得沟通很生疏。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