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文君和司马相如的爱情故事广为人们称颂,常被认为是追求爱情的典范。
有这样一句情话是:“我愿做你的卓文君,你愿做我的司马相如吗?”由此可见一斑。
事实上,卓文君和司马相如的爱情也不是那么完美——他们也几经婚变。
英国的莎士比亚写过很多著名的爱情,他认为:“伟大的爱情战胜一切,甚至是死亡。”他笔下的爱情多是轰轰烈烈、忠贞不渝的。
从这个角度来看,卓文君和司马相如的爱情,跟“伟大”完全沾不上边。
伟大的是卓文君本人,以及她对司马相如的爱情。
01
卓文君,原名文后,她的父亲卓王孙是蜀中巨贾,家中“华堂绮苑、良田千亩,古董珍玩、不可胜数”,家庭条件十分优越。
不只如此,命运之神似乎格外眷顾她,卓文君自小便拥有姣好的容貌——家境富庶、颜值在线,放在现代妥妥的“白富美”无疑了。加上她通晓音律、又擅诗词,因此有蜀中才女的称号,声名远扬。
然而好景不长,卓文君16岁时嫁人,没几年丈夫就过世了,这位新寡而年轻美貌的姑娘只好回到娘家。
故事到这里该男主人公司马相如出场了。
02
有关司马相如,《史记》中是这样记载他的:“家贫,无以自业。”大约是很贫穷了, 于是司马相如便去投奔他的故人,临邛县令王吉。王吉为这位旧友安排了住处,并每天去看望他。开始,司马相如还接见他,后来便称病不见客,于是王吉假装对他更恭敬了。
“临邛令繆为恭敬,日往朝相如。”——“繆”,诈也,假装、作伪的意思。
这件事引起了当地的富翁卓王孙和程郑的注意,于是设宴邀请司马相如和王吉,王吉先到,结果快到中午了,贵客司马相如还没来,派人去问,司马相如又告病不能来,于是王吉亲自去迎接他,司马相如“不得已,强往”。
“至日中,谒司马长卿,长卿谢病不能往,临邛令不敢尝食,自往迎相如。相如不得已,强往”。
在宴会上,酒酣意浓时,王吉拿出了一把琴,说“听说相如兄很擅弹琴,不如弹一曲助兴吧”。
司马相如谢绝了,但在众人的鼓舞下又“不得已”奏了一曲《凤求凰》。
据司马贞《史记索隐》载,司马相如此曲所唱的歌词为:
“凤兮凤兮归故乡,游遨四海求其皇,有一艳女在此堂,室迩人遐毒我肠,何由交接为鸳鸯。”
这首诗表达了他对“艳女”卓文君强烈的爱慕之情,卓文君也是好音律之人,又早已闻得此人大名,见他对自己如此痴心,便将一片深情托付于他了。
有趣的是,对这场凤求凰的宴席,《史记》是这样写的:
“是时卓王孙有女文君新寡,好音,故相如繆与令相重,而以琴心挑之。”
最后一句,实在是意味深长。清代的王鸣盛就很尖锐的批判:“若相如之事,轻薄文人自许风流,千载下犹艳羡不已,自知道者观之,则深丑其行而不屑挂齿牙间也。”
03
没多久,卓文君和司马相如私奔到成都,结果司马相如虽有才,但也是真的穷,“家徒四壁”。
家中出了这种丑事,卓王孙也很生气:“女至不材,我不忍杀,不分一钱也”,表示一分钱都不会分给女儿。
没有父母的祝福和支持,两人的生活更艰难了。
爱情终要落实到柴米油盐,有爱也不能饮水饱。有一天,卓文君对相如说眼下的日子太困苦了,不如去临邛,就算向人借钱也能为生。于是司马相如同卓文君来到临邛,卖掉车马,买下一家酒店卖酒,于是昔日“才貌双全、文德兼之”的卓文君,就开始站在垆前卖酒了。
司马相如通过开设酒馆,“以耻王孙”,果然把有钱的老丈人气个半死,闭门不出。
卓王孙的座上宾劝他:
“今文君已失身于司马长卿,长卿故倦游,虽贫,其人材足依也。”
大意是你女儿已经是司马相如的人了,他人虽穷,也还是个人材,不可辱没了他。卓王孙不得已,只好“分予文君僮百人,钱百万,及其嫁时衣被财物。”
于是卓文君和司马相如这才关掉酒馆、回到成都,“买田宅,为富人”,两人开始了只羡鸳鸯不羡仙的生活,把日子过得活色生香、好不惬意。
不多久,司马相如的《子虚赋》得到汉武帝的赏识,并被封了官,久居京城。
04
大约是京城物资格外丰饶、美人也格外出众,春风得意的司马相如,流连温柔乡中寻花问柳,早已经忘了家中日夜等他归来的卓文君。
他写了一封分手信给她:“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百千万。”
无亿,意即司马相如对她已无忆、无意。
聪明的卓文君读后肝肠寸断,但她还是强忍着内心的背痛,回了一首书信给昔日的爱人,诉尽了她的殷殷情意。
“一别之后,两地相思,只说是三四月,又谁知五六年,七弦琴无心抚弹,八行书无信可传,九连环从中折断,十里长亭望眼欲穿,百相思,千系念,万般无奈把郎怨。万言千语说不完,百无聊赖十依栏,重九登高看孤雁,八月中秋月圆人不圆,七月半,烧香秉烛问苍天,六月三伏天,人人摇扇我心寒,五月石榴如火,偏遇冷雨浇花端,四月枇杷未黄,我欲对镜心意乱,三月桃花随水转,二月风筝线儿断,噫!郎呀郎,巴不得下一世你做女我做男。”
司马相如看了信,回想起往日夫妻间的恩爱,不由愧疚难当,于是把卓文君接到长安,两人又开始了幸福的生活。
好景不长,因被举报收受贿赂,司马相丢了官。大约是比较闲,他想纳妾。《西京杂记》写:“司马相如将聘茂陵人女为妾”。
这一次卓文君忍无可忍,她一直都不愿意和其他女人来分享丈夫的爱,于是她“作《白头吟》以自绝。”
司马相如读完信后,再次被卓文君的书信所打动,于是断绝了纳妾的念头,“夫妇和好如初”,至此成为一段佳话。
05
蒋勋赞卓文君是“真正活出了自我的女性”,她知道自己想要什么。
她执着地追寻自己的爱情,为与司马相如长相厮守她不惜私奔,婚后纵使他清贫仍不离不弃,甚至为了生活放下身段当街卖酒;
她又用出众的文采、深厚的情意几度挽回丈夫的心,真正地做到了她在《白头吟》中写的名句,“愿得一人心,白首不相离”。
反观司马相如,虽有满腹才华,但在对爱情这件事上却没有卓文君坚守。他踌躇几顾,忘却了当日他吟唱《凤求凰》时的初心,几次有了新欢忘了旧爱,欲为其他女子要与妻子决裂。
真真是“娶妻当娶卓文君,嫁人别嫁司马相如”啊。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