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我坚持日更的第八天,虽然时间还很短,但我一直在学习,不光学习知识和经验,也在简书看了很多日更的文章。
首先,在我看的很多日更文章里面,大部分是对日常的不满,或像写流水日记一样,平铺直叙的写了很多事情,却没有一件是重点,就像一个人平静的在述说一天是怎么过的。
这种文章在我看来,是没有营养的,虽然也是文字记录,但没有任何意义,无论是现在看,还是以后看,或很多人看,都毫无意义,既不能学到什么,也体会不到任何美感。
写的意义不在于写,而在于写了什么。为了日更而日更,是一种无意义的折磨,何必苦心孤诣的去凑那几百个字。
当然,也有人说,我就是为了这份坚持,只要坚持日更,一直持续下去,终究是一种积极的态度。可如此这般的写,即便最终坚持了很久,又有什么用?除非,一边写一边学习,刚开始可能像记流水账,到后来慢慢进步,终于有了思想和美感,那也不错。
不要觉得,只要坚持下去,就会进步,进步不仅仅在于坚持,还需要持续学习。一万小时理论也是有前提的,前提在于不断的挑战,而不是一直原地踏步。
这就说到了第二点:持续学习,只有当持续坚持加持了持续学习,写作能力才能慢慢进步。
持续学习该如何做呢?我觉得看名著,读优美的作品,同时持续写,就是很好的办法。读了《红楼梦》之后,对奢华的感受有了新的体会,我就像书中的刘姥姥,走进了一座繁花似锦的大观园,被园里的景观和故事震撼,有一种大开眼界的宽敞感,思路也被随之拓宽。
当然,并不是别的书就不用读了,一些非名著,但在生活中很有用的书,或非常有趣的书,都是值得一读的。这些书我偏向于一些心理学和国际关系方面的书籍,它们既有趣又有用,心理学让我了解人,并在此基础上理解人;国际关系之类的书籍,很大的扩展了我的眼界,让我眼里不但有眼前的琐碎,还有远处的大局,让我知道自己仅仅是这个世界上一粒渺小的沙子,不需要自卑,自大也无意义,尽力活好自己便好,于是就不那么纠结于牛角尖。
第三个,写任何东西,都应该有个灵魂,搞清楚为什么写,想要表达什么。
很多优秀的作者都说,当他们写一个人物的时候,一旦开始,结局就注定了,即使作者本人也无法更改。俄国就有一个大作家,把自己最偏爱的角色写死的时候放声大哭,别人不理解他,说你自己是作者,想怎么写就怎么写,何必一定要把他写死。作者哭着说,他性格使然,社会使然,无法改变了,说完继续接着哭。
这种作品,就是有灵魂的作品,作品中的人物有自己的灵魂,而不是附庸在作者身上,故事的环境,人物的性格,早已决定最后的结局,即使作者想改也改不了,如果不顾事实去篡改,作品就会变得牛头不对马嘴。
搞清楚想表达什么非常重要,当你知道自己想表达什么的时候,你写的每一个字,每一个词,每一条句子,都是为了表达这个,于是中心思想就出来了。
路漫漫其修远兮,一边写,一边学习,一边进步,日积月累,最后才能得到胜利的果实。加油吧!
网友评论